39健康

暗疮针祛“痘痘”有风险 治痘不能急

  现在很多美容院都使用暗疮针除痘痘,而个人也可以在药店买到暗疮针。但使用暗疮针要有严格的要求,对皮肤和针都要进行消毒,用针刺完后还要用手指挤压;除痘痘的时机也很关键,黑头和初期发炎的暗疮都不能使用针除掉,必须等到痘痘“熟了”。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下针必须准确。

  即使如此,使用暗疮针除痘仍然是不科学的,因为皮肤有很多皮脂腺出口,如果用针挤压暗疮,不一定能完全挤出里面的脓,而暗疮针刮挤的过程还会伤害到暗疮旁边的毛孔,造成新的堵塞。这样,暗疮可能就会没完没了。而不断地用针挤压,皮肤就会溃烂,形成疤痕。尤其在鼻子、嘴等三角区更容易造成感染,甚至导致脑膜炎。

  如果痘痘不是很严重的话,只需要在平时的清洁、饮食、休息上注意就可以了。比如,平时用硫磺香皂、温水洗脸,枕巾也要经常更换。饮食上要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再通过适当的口服和外敷药物,比如口服药物有复方珍珠、维生素B6。

  真要治严重的痘痘,例如已经到了泛滥和囊肿的地步了,还是得去医院。医院一般通过药物、激光来治疗,激光祛痘和去痘坑痘印的治疗效果都相当不错,见效也快。

  治疗痘痘不能急 适度清洁才是关键

  对于如何祛痘,专家表示这是急不来的。皮脂分泌过度,又排不出来,就容易产生黑头,所以首先还是以控油为主。这是针对长痘的部位或肤质来讲。痘痘肌肤是否需要保湿,需看当时的皮肤性状来决定,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不是绝对对立的。溶脂栓或去油产品太多会导致皮肤干燥,过度去油、清洗也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继而适得其反。皮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如果完全清掉会形成一个信号促进皮脂分泌,因此适度清洁才是关键。

  有的人内分泌失调所以痘痘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就不能随便吃调节内分泌的药物,除非是医生处方。

  如果痘痘炎症不严重、无痛感、发展缓慢、数量较少,长时间肌肤自身可恢复,也可以使用局部膏药涂敷;若处理不当发生炎症,或数量较多,可吃药物或进行激光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护,避免精神紧张,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及糖类,少饮酒及浓咖啡,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出现痤疮不要自行用手挤压,以防继发感染。

2013-08-30 01:11:14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无力怎么办
发烧即发热,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无力,通常需要根据具体致病原因,如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等,遵医嘱进行不同的针对性治疗。 1. 食物中毒 首先,食用被致病菌及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患者常有上吐下泻、头晕发热、浑身无力等症状。如果怀疑上述症状与食物中毒有关,建议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也可遵医嘱通过催吐、导泻、洗胃等方式进行治疗。 2. 急性胃肠炎 其次,急性胃肠炎常与不洁饮食、病原体感染等原因有关,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等。建议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因呕吐、腹泻而导致脱水,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药物进行治疗。 3. 胃肠型感冒 此外,胃肠型感冒也可能会导致头晕发热、恶心想吐、全身乏力、拉水样便等症状。该病多因患者存在受凉、淋雨等情况,引起身体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的,患者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尼美舒利、利巴韦林、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患者恢复期间,建议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做好日常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症状。同时,若患者体温未到38.5℃,可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若体温升高到38.5℃及以上时,则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