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皮肤瘙痒不要走入止痒误区

  误区一:热水烫洗患处

  这是皮肤瘙痒患者比较常用的止痒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时解痒的痛快, 但是热水烫洗易烫伤患处皮肤, 导致渗出变重,继发感染后,可形成糜烂面,后果很严重。此外,热水烫洗还易导致瘙痒加剧,致使病情加重。

  误区二:乱涂止痒药膏

  许多患者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病,只要涂用止痒药膏就会缓解瘙痒。虽然涂用止痒药膏后,当时止痒效果良好,但是不一会儿功夫,瘙痒又会重新发作,甚至比之前还痒。而且,止痒药膏含有不少激素成分,长期使用,会有很多副作用。

  误区三:盐水消炎

  有的人认为兑点盐水擦拭能够止痒,其实这里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是盐水浓度的问题,如果浓度高了对皮肤有刺激,浓度低了也没有太大作用,而且,有的市民会选择用温水将盐化开,如果水温偏高容易让患处病情加重,所以这种方法不推荐使用。

  误区四:冰块消肿

  通过降温的方法可以止痒,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选择冰块来冷敷,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在神经被麻木的瞬间也许皮肤不痒了,但是低温会让敏感皮肤更加脆弱,肿胀变得厉害。选用冰块,还不如使用凉开水毛巾冷敷,对于叮咬后肿胀的患者来说,能够起到湿敷收敛的作用。

2013-10-01 02:36:44浏览2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名钊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痛怎么回事
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出现的疼痛,其病因复杂,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引起。非疾病因素包括生理性刺激;疾病因素则涉及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具体疾病。一、非疾病因素:长时间憋尿或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盐分含量增加,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痛。二、疾病因素:1、尿道炎:尿道炎是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道分泌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2、膀胱炎:膀胱炎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部疼痛,甚至血尿。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喹诺酮类药物,并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3、前列腺炎:多见于成年男性,常因不规律性生活、久坐等诱发,表现为尿频、尿痛、会阴部坠胀等。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α1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并建议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4、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剧烈疼痛、血尿和尿痛。小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自行排出,较大结石则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建议在出现尿痛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多饮水、避免憋尿、保持外阴清洁等,有助于预防尿痛的发生。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癌前病变的症状有哪些,会尿急尿痛吗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发展为宫颈癌的潜能。其症状主要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会尿急尿痛的情况。1、阴道分泌物异常: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应为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宫颈癌前病变时,宫颈组织受病变影响,分泌物会增多,可呈白色或血性,质地可能变得黏稠,还可能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病变导致宫颈腺体分泌功能紊乱,同时可能有局部组织的坏死、感染,从而引起分泌物性状改变。2、接触性出血:主要表现为在性生活、妇科检查等接触宫颈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这是由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使宫颈组织变得脆弱,受到外力刺激后,病变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一般量不多,颜色鲜红,有时仅表现为白带中带有血丝。3、阴道不规则出血: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在非经期出现阴道出血现象,出血量多少不一,可表现为点滴状出血,也可能是少量出血持续较长时间。绝经后的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更应引起重视。这是因为病变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周期,导致其异常脱落出血。4、尿急尿痛:当宫颈发生癌前病变,随着病情进展,病变组织可能向周围蔓延。若累及膀胱三角区,此处黏膜较为敏感,受到病变刺激后,膀胱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敏感性增高,进而引发尿急,让患者频繁产生尿意,难以自控。同时,在排尿过程中,尿液流经充血、水肿的黏膜,就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即尿痛。不过,尿急、尿痛并非宫颈癌前病变的典型特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疾病也常引发此类症状,所以出现尿急尿痛需综合检查诊断,以明确病因。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若发现异常,应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若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应遵循医生建议,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宫颈锥切术等。
罗洪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53岁女性尿频尿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3岁女性尿频尿急可能与饮水过多有关,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比如膀胱炎、尿道炎、膀胱过度活动症等。若女性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尿痛、血尿、发热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尿培养、血糖检测、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肾脏生成的尿液增多,会导致尿频尿急。调整饮水习惯,合理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缓解症状。正常情况下,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较为适宜,且应分多次饮用。二、疾病因素:1、膀胱炎:细菌感染膀胱引发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以杀灭细菌,消除炎症。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排尿,冲刷尿道,促进病情恢复。2、尿道炎:尿道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出现炎症,表现为尿频尿急。治疗同样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行为,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尿道炎。3、膀胱过度活动症:该症的患者膀胱逼尿肌不稳定,频繁收缩,引起尿频尿急。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缓解症状。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膀胱训练,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也有助于改善病情。女性应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裤子,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刺激。定期体检,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炎症引起的尿频尿急怎么办
当妇科炎症引起尿频尿急时,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炎症恢复情况及尿频尿急症状改善情况。1、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至关重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和尿道,防止加重感染。清洗时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保持外阴干燥,不给细菌滋生创造有利环境。2、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妇科炎症,需选用相应药物治疗。若是细菌性阴道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可使用甲硝唑。甲硝唑对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从根源上减轻炎症对尿道的刺激。对于霉菌性阴道炎,克霉唑栓是常用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真菌的效果,改善霉菌性阴道炎症状,缓解因炎症蔓延导致的尿道不适。在使用药物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3、物理治疗:如热敷下腹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下腹部,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减轻盆腔充血,缓解因炎症刺激引起的尿频尿急。此外,对于一些慢性妇科炎症,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组织营养状态,促进炎症消散,帮助缓解泌尿系统症状。但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参数。若因妇科炎症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炎症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根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无论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要严格遵循医嘱。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尿痛、血尿等新症状,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彻底治愈疾病,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