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福雄主任:哺乳期妈妈要正确饮食 预防婴儿湿疹

 陈福雄主任

    专家简介:陈福雄,男,主任医师,儿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硕士。1991_1993年赴美留学。专长于小儿血液、肿瘤的诊断治疗,对儿科危重疾病的监护、抢救及新生儿疾病诊治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宝宝长湿疹 哺乳期妈妈要忌口

  刚满2个月的东东突然脸上长了好多红色的疹子,瘙痒难受的直哭,把东东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急的团团转。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妈妈。原来东东妈妈近段时间由于口馋就吃了几只大螃蟹,而这些过敏物质通过乳汁进入了宝宝体内,从而导致婴儿湿疹。

  对此,陈福雄主任解析,导致宝宝湿疹的过敏原有很多,其中吃母乳也能引起宝宝过敏。若父母有过敏体质,妈妈在哺乳期吃了某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虾蟹等。那么就很有可能通过乳汁诱发婴儿得湿疹。“另外,妈妈吃了含脂肪较高的食物也会通过乳汁引起婴儿肠道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红疹的出现。”陈主任补充道。

  因此在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陈主任建议,若婴儿出现红疹症状,妈妈就得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不要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若婴儿对吃母乳有很大的过敏反应,出现便秘呕吐,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那么可以给孩子吃些含水解蛋白的奶粉。

  对付婴儿湿疹 家长该怎么做?

  陈主任表示,对付婴儿湿疹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外,家长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1.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在清洗时要用温水洗脸、洗澡,选用较温和和碱性小的洗涤用品,因为频繁的清洗尤其用碱性皂剂清洁皮肤会过多的去除皮脂膜,破坏皮肤的屏障,从而引起湿疹。

  2. 要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如衣服应选用纯棉、柔软的,最好不要使用化纤和羊毛织物。另外不要用粗糙的布给婴儿擦脸。

  3. 要避免宝宝搔抓患处。因为搔抓会刺激原有的皮肤炎症,还会增加感染的机会。若发现宝宝有搔抓的行为,家长可将其指甲修短或给宝宝戴上手套。

  4. 不要过多的包裹婴儿,环境过热,婴儿皮肤处在汗液的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湿疹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3-06-25 01:19:59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哺乳期妈妈喝碳酸饮料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哺乳期妈妈喝碳酸饮料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等。 1、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一般碳酸饮料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入碳酸水、磷酸盐、碳酸氢钠、咖啡因、人工色素、香料等成分,当哺乳期妈妈过多摄入碳酸饮料后,碳酸饮料中的成分就会间接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可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出现问题。碳酸饮料中比较容易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还会引起宝宝腹胀,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出现食欲减退等问题。碳酸饮料会阻碍哺乳期妈妈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会间接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2、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 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等成分,在进入人体内后和钙发生反应,可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哺乳期妈妈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哺乳期妈妈体内的钙、磷比例失调,使得哺乳期妈妈出现骨质疏松、小腿抽筋的现象,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严重时会影响宝宝的骨骼生长,出现生长异常现象。 建议哺乳期妈妈喝鲜奶、酸奶等奶制品比较好。鲜奶比较新鲜,一般没有任何加工过程,在经过巴氏杀菌消毒后即可饮用。哺乳期妈妈喝鲜奶可以有效地补充钙质,避免宝宝出现骨骼发育不良的表现。酸奶是经过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起发酵后的奶制品,一般不会太酸,也没有很甜,比较适合哺乳期妈妈饮用。奶制品的摄入一般不宜过多,适量即可。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哺乳期妈妈新冠阳了怎么办
新冠阳了是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哺乳期妈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居家隔离、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1、居家隔离 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居家隔离的方式等待自愈,不必过分担心。 2、一般治疗 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了发热的情况,但是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通过多喝温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湿毛巾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善。 3、物理治疗 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了肌肉酸疼的情况,可以通过按摩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4、药物治疗 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了咳嗽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川贝枇杷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理护理 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了精神萎靡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此时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建议哺乳期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哺乳期妈妈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哺乳期妈妈需要吃D3吗
哺乳期妈妈是否需要吃维生素D3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哺乳期妈妈日常饮食丰富、能保证充足日晒且身体检查无维生素D缺乏表现,那么可能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3;反之,如果妈妈日晒不足、饮食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且身体有缺乏症状或处于特定风险中,那么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3。如果妈妈生活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维生素D。其次,如果妈妈的饮食结构合理,包含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也可能无需额外补充。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身体的需要。然而,如果妈妈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或者冬季阳光稀少的时候,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会大大减少。比如在北方的冬季,妈妈户外活动时间少,阳光强度也不足,就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其次,对于一些素食妈妈或者饮食较为单一的妈妈,可能难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此外,如果妈妈在孕期就有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哺乳期继续缺乏会影响自身骨骼健康以及宝宝的发育,因为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妈妈缺乏可能导致宝宝也缺乏。在这些情况下哺乳期妈妈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3。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如骨骼疼痛、肌肉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哺乳期妈妈应关注自身的营养状况,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的户外活动。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婴儿出疹子哺乳期妈妈应该注意什么
婴儿出疹子哺乳期妈妈应该注意饮食清淡、注意休息、避免用手抓挠、注意情绪、避免服用药物等。1、饮食清淡如果婴儿在哺乳期内出现疹子,可能是接触过敏原,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使皮肤出现丘疹、红斑等症状。妈妈在哺乳期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刺激婴儿皮肤,导致病情加重。2、注意休息如果婴儿在哺乳期内出现疹子,妈妈要注意婴儿的休息,以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3、避免用手抓挠如果婴儿在哺乳期内出现疹子,妈妈在此期间要避免婴儿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的情况。4、注意情绪如果婴儿有出疹子的情况,妈妈在哺乳期内需要注意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以免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出现症状,通过母乳从而加重病情。妈妈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5、避免服用药物如果妈妈在哺乳期内出现疹子,需要避免服用药物,以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婴儿在哺乳期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妈妈及时带婴儿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