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天脚气高发 脚气治疗误区逐个数

顾昕 传染病与皮肤病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一级丙等

  脚气治疗误区逐个数

  脚气治疗误区一 :脚气患者提前停脚气药。例如脚气患者用唑类外用抗真菌药需一天涂抹两次脚气药脚气患者每次涂抹脚气药花费十几分钟,连续治疗脚气4~6周,而调查得知大部分脚气患者在使用外用脚气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脚气

  脚气治疗误区二 :脚气患者遗漏盲点脚气患者在涂抹脚气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脚气有明显症状的脚气病灶处,而一些脚气潜在无症状的脚气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脚气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脚气,外用脚气药不易渗透脚气,在治疗脚气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治脚气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脚气治疗误区三 :脚气患者错用外用脚气药。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脚气药,局部刺激性大,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脚气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脚气,也不适合用外用脚气药。

  脚气治疗误区四:脚气症状缓解,不再用脚气药。引起“脚气”的真菌相当顽固,抗真菌治疗脚气一定要合理、足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脚气治疗的时间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有一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脚气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脚气药一周,以免“脚气”死灰复燃。

  脚气治疗误区五:脚气患者只顾止痒,不找脚气病根。“脚气”发作时,脚气患者往往瘙痒难忍,脚气患者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脚气患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脚气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脚气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脚气药物或脚气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脚气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脚气治疗误区六:脚气患者只治“脚气”,不顾甲癣。部分“脚气”患者,很有可能同时患甲癣,即俗称的“灰指(趾)甲”。同时患了“脚气”和甲癣的人,由于某些原因,如经济不允许或认识上不到位,往往只治“脚气”,对甲癣不管不顾。这种“顾此失彼”的治疗方法,实不可取。患了甲癣的指(趾)甲相当于一个“种子库”,即使治好了“脚气”,甲癣这个“种子库”仍会随时将真菌重新“播种”到足部皮肤上,因此,只治“脚气”而不管甲癣,是没法彻底治愈“脚气”的。

  脚气治疗误区七 :脚气患者的家庭成员不同时治疗脚气。一个人治愈了脚气,但其他家庭成员没治愈脚气,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脚气脚气反复发作。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脚气。最好的治疗脚气方法是口服脚气药、外用脚气药物联合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彻底地杀灭脚气真菌。

  远离脚气 注意四方面生活细节

  脚气虽然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但只要了解脚气的传染途径,脚气患者平时注意卫生,细节上多留意,还是可以预防脚气的。

  脚气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脚上的皮肤,角质层相对较厚,表皮细胞更新的时间较长,而且经常被鞋袜包裹,天气一热,会使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表皮常常被浸渍变软并有酸碱度改变,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以,在夏季,要尽量少穿不透气的鞋和袜子。特别是喜欢穿运动鞋的年轻人,最好能准备两双鞋子交替着穿,闲置的那双鞋可以放在阳光下晾晒,保持鞋子干爽。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要勤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尽量避免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要注意趾间的清洁。在洗完脚之后,需用毛巾把脚擦干再穿鞋和袜子。

  脚气患者生活用品定期消毒

  脚气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染的,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容易相互感染。所以,在家中的个人物品最好能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洗脸、洗脚盆、拖鞋等物品,和脚气患者的物品更要分离,减少相互感染的几率。家中有脚气的人可用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鞋内。其实,像毛巾、浴巾等物品的定期清洁、消毒很重要,最简单的消毒方式是把毛巾放在搪瓷盆中,用开水煮10分钟,然后在阳光下暴晒。

  脚气患者减少公共物品的使用

  公共浴池的地板、公共拖鞋上有大量的真菌寄生。所以,尽量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减少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共用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

  脚气患者忌辛辣饮食

  脚气患者在饮食上并不需要特别忌讳,毕竟这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但如果患者在这段时间瘙痒特别厉害,就应该少吃辛辣刺激,如辣椒、生葱、生蒜等的食物,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2013-05-16 01:25:31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葆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开颅手术后45天认人混乱怎么回事,怎么办
开颅手术后45天认人混乱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脑组织损伤、术后焦虑症、抑郁症、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1、正常现象开颅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认人不清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开颅手术后的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患者在开颅手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2、脑组织损伤如果患者在开颅手术时,出现脑组织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认人不清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3、术后焦虑症患者在开颅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引起开颅手术后45天认人混乱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4、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开颅手术后认人混乱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脑梗死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言语不利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认人不清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除此之外,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蔬菜粥、鸡蛋羹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建议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峰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开颅手术后局部脑膜脑膨出
开颅手术后局部脑膜脑膨出,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脑脊液漏、颅骨缺损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1、先天发育异常如果患者在胚胎时期,脑部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脑膜脑膨出,从而引起开颅手术后局部脑膜脑膨出的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免头部受到外伤,以免引起脑膜脑膨出的情况。2、外伤如果患者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脑部组织损伤,从而引起脑膜脑膨出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颅骨修补术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6等。3、感染如果患者在开颅手术后,不注意伤口部位的护理,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脑膨出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脑脊液漏如果患者在开颅手术后,脑脊液从颅骨缺损部位流出,可能会引起脑膜脑膨出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颅骨缺损如果患者颅骨缺损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脑组织、脑膜等从缺损部位向外突出,出现开颅手术后局部脑膜脑膨出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颅骨修补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植入颅骨修补材料,如钛合金、钛网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