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荨麻疹不能忙着“消炎”

  孩子身上莫名其妙地开始瘙痒难忍,并伴有大片大片的红色扁平疙瘩。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孩子是急性荨麻疹发作。为啥发病?皮肤科专家表示,除了和难以查清楚的过敏原有关之外,孩子突发急性荨麻疹,还和内热大等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

  1、急性荨麻疹奇痒难忍

  “难受,痒死了。”1月24日晚,杨先生7岁多的孩子嚷着身上痒,小手到处乱挠,一脸痛苦,家人掀开孩子的衣服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孩子的背上、屁股上、腿上到处被抓得通红,还冒出大大小小好多红色的扁平疙瘩。

  咋回事?杨先生觉得很纳闷儿,会不会是皮肤过敏?他说,之前孩子也出现过身上起疙瘩痒的情况,没去看病症状就消失了。于是,家人找来消炎的药膏给孩子抹,可是济于事,第二天早上,一些原本消退的疙瘩“卷土重来”,他们赶忙带孩子去看医生。

  医师诊断后说,孩子患了急性荨麻疹。至于发病原因,大夫也表示很难说,因为过敏原太多很难查清,给孩子开了口服药物和抹的药膏,并特别提醒要清淡饮食,症状消失前,鸡蛋、羊肉、牛肉等都要忌口。

  “我这都半月多了还没消,难受得想跳楼。”诊室外,一位因为同样症状来看病的年轻妈妈说,又痒又红的疙瘩已经蔓延到她的脸上。

  据大夫介绍,荨麻疹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根据发病时间长短,荨麻疹又有急性、慢性之分,其中,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来无影去无踪,经治疗或脱离诱因,便可痊愈,通常病程在30天之内,最多不超过45天;而慢性荨麻疹病程通常大于6周,风团反复发作,治疗比较困难。

  2、慎用激素类药膏

  说到孩子突发急性荨麻疹,人们习惯说查过敏原,医师表示,孩子容易遭急性荨麻疹侵扰,还和个人体质尤其是内热大有关。

  据介绍,荨麻疹的过敏原繁多,比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吸入物、接触物等,都可能是诱发因素,很难避开。同样接触这些因素,有的人安然无事,有的人却会发病,就和个人体质有关,对于孩子来说,容易积食、平时喝水少、内热大的孩子,危险系数较高。

  “孩子一旦发作急性荨麻疹,尽快清热,对缓解症状也很有帮助。”专家说,门诊上经常遇到此类病例,他的经验是根据孩子体质,让其适量服用解毒颗粒、消积颗粒、清导颗粒之类的药物,帮助“泻下”去内火,效果很明显。

  孩子发作急性荨麻疹后,情急之下,一些家长会找消炎的药膏给孩子用,因为孩子皮肤嫩,吸收快,容易产生副作用,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给孩子抹,慎用激素类的药膏。

2013-02-27 01:08:56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左下腹疼痛吃什么药
儿童出现左下腹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1.乳酸菌素片首先,乳酸菌素片是一种活性菌药物,不仅能够调节肠道菌群,还能在肠道黏膜形成保护层来抵御外界病原菌的侵入。如果儿童出现的左下腹疼痛,与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的肠道内气体积存有关,常可遵医嘱使用该药进行治疗。由于铋剂、酊剂等药物能够吸附该药,因此不建议同时使用。2.阿莫西林胶囊其次,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如果儿童左下腹疼痛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疾病有关,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进行抗感染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早产儿以及3月龄以内的患儿,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最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属于益生菌制剂,含有枯草杆菌和肠球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该药对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常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但需要注意用药时的水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患儿还可通过饮用温开水、热水袋热敷左下腹等方式,来辅助缓解上述不适症状。同时,建议患儿恢复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避免受凉加重原有症状。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儿童流鼻涕、嗓子哑怎么办
儿童流鼻涕、嗓子哑时,常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优化生活环境、合理服用药物等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 1.调整饮食习惯 首先,多喝温水可以使咽喉部位保持湿润,对嗓子哑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并适当增加雪梨、橙子、菠菜、胡萝卜等新鲜果蔬摄入量,不仅可以缓解不适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优化生活环境 其次,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注意室内清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也可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使用空调和加湿器,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或空气干燥等因素,加重原有症状。 3.合理服用药物 最后,如果流鼻涕、嗓子哑的症状较重或经过上述处理措施后无明显改善,家长也可在明确导致儿童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后,遵医嘱给儿童使用头孢克肟、奥司他韦、阿奇霉素、氯雷他定等药物对因治疗。 此外,家长还应给儿童做好防护措施及保暖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或身体受凉,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加重。同时,家长平时还应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情况和精神状态,若出现体温升高或精神萎靡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