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毛发红糠疹并发红皮病2例中医诊断治疗

  毛发红糠疹为临床少见病,与中医文献论述的“狐尿刺”相似。皮肤损害特点:头皮出现灰白色糠秕屑,面颊、颈部、四肢伸侧出现淡红斑、毛囊角化丘疹,如“鸡皮状”,糠秕状鳞屑抚之棘手,掌跖过度角化,甲厚失去光泽,自觉瘙痒,不易痊愈,一旦由于用药不当,病情急剧恶化,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坚实粗糙,异常瘙痒,大量脱屑,掌跖角化皲裂,并发红皮病。笔者收治2例毛发红糠疹并发红皮病,均经沈阳、北京多家医院诊断、治疗,无好转,后辗转来我院接受中医治疗,并取得痊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48岁,某医院行政干部,否认内外科疾病,否认家族史,病史两年,自觉感冒后发病,开始头皮屑多,面部出红斑,干燥,第一、二指节背面干燥脱屑,掌跖角化,后来四肢伸侧出红斑、丘疹,瘙痒。曾经本单位医院治疗无效,又经北京几家医院确诊为毛发红糠疹,予维甲酸制剂治疗,亦未见明显疗效,因出现血脂增高而停用。后因应用水杨酸软膏涂擦,病情突然加重,周身出现潮红斑,肿胀,大量脱屑,异常瘙痒,来诊。经过系统检查,未发现内外科疾病,血、尿常规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皮肤科所见:头皮灰白色糠状鳞屑,面颊部红斑,毛囊角化,丘疹成片,干燥,胸背、四肢伸侧大片潮红斑,大量糠秕屑,关节红斑细小皲裂,掌跖明显角化,甲厚失去光泽,伴阵发瘙痒,心烦不宁,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证属风热血燥,蕴阻肌肤

  例2,患者,男,14岁,学生,患病3年,无家族遗传史,未发现内外科疾病。头身出现红斑,簇集毛囊角化丘疹,轻度脱糠屑,手足干燥,掌跖角化,经诊断符合毛发红糠疹,曾用中西药治疗,时轻时重,2个月前,口服某种保健品,上症突然加重,头皮大量脱屑,面颈部红斑干燥,面颊针头大丘疹坚实,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干燥,毛囊角化丘疹状如“鸡皮”,覆有糠秕状鳞屑,双小腿暗红斑,肿胀,瘙痒难忍,掌跖部明显角化皲裂,甲凸凹不平,失去光泽,舌质红无苔,脉数,伴口干渴,心烦不宁,证属风热血燥证。

  2 治疗及转归

  以上2例患者均为毛发红糠疹并发红皮病。既往健康,无家族史,喜食辛辣食物,病例1患者嗜烟酒,量较大。2例患者均因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继发红皮病,经中医辨证为脏腑积热,生风化燥,阻于肌肤,肌肤失于濡养所致,治宜凉血解毒、祛风润燥。(1)方选凉血解毒祛风汤加减(地榆炭30g,丹皮20g,白茅根20g,双花30g,连翘20g,知母20g,生石膏20g,荆芥20g,防风20g,麦冬20g,紫草15g),便结加酒军15g,心烦不宁加钩藤20g,夜交藤30g,下肢浮肿加茯苓、泽泻各20g,水煎服,一剂煎3次,3次/d口服,一次100ml。(2)中药针剂炎琥宁注射液,400mg每日一次静点。(3)中药浸浴,每天1~2次,防风、荆芥、公英、丹皮、白鲜皮、土茯苓、桃仁等煎水温洗浴,每次20~30min。(4)浴后外涂三黄膏(院内中药制剂)。经过1个月治疗,红斑、丘疹减轻,糠秕屑明显减少,肿胀消退,掌跖角化减轻,无皲裂,有时痒,头面部见汗液,舌质淡红,脉缓,二便正常。第2个月,口服方加黄芪、玉竹益气养阴之品,减去紫草、生石膏,停用静点,其他药物继续应用。又一个月后,头身皮肤恢复正常,告愈。病例1仅掌跖仍有轻度角化,甲无好转,继续坚持洗浴、涂膏,半年后亦恢复正常。追踪观察2~3年无复发。

  3 讨论

  中医文献称本病为“狐尿刺”。此病名出自唐代《千金翼方》,宋代《圣济总论・狐尿刺》中对皮疹特点、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都有记述。毛发红糠疹并发红皮病,多因用药不当引起病情加重,迅速恶化,进展快,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大痛苦。若再拖延治疗可并发肺内感染,危及生命。

  本病约有50%患者常在3年内获得自行缓解,儿童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往往持久存在,终身不愈。目前西药治疗毛发红糠疹方法很多,如维生素A、维甲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不可久用。服药时忌烟酒、辛辣性食物。

  中医治疗本病,必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才能收效快。本文病例所用药物均为中药制剂,临床验证疗效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实习编辑:吴晓薇)

2008-05-08 20:05:00浏览1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麻醉治疗失眠效果怎么样
麻醉治疗失眠效果通常较好。在面对顽固性失眠等常规方法难以有效改善的睡眠障碍时,麻醉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且效果显著的解决方案,帮助众多患者重新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麻醉治疗能够对大脑的神经传导和调节机制产生积极影响。失眠的发生往往与神经系统的紊乱密切相关,尤其是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以及神经递质的失衡。在麻醉过程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其兴奋性,使过度紧张的神经系统得到深度放松。长期失眠会导致患者身心疲惫,进一步加重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失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麻醉治疗则可以通过人为地诱导长时间、高质量的睡眠,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在接受麻醉治疗后,患者能够获得一段平时难以达到的深度睡眠,使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这种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随着身心状态的逐渐好转,失眠的诱发因素得到有效缓解,患者对睡眠的信心也得以恢复,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若考虑采用麻醉治疗失眠,建议先到正规医院的睡眠医学科或相关专科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身体检查、睡眠监测以及心理测评等,以确定失眠的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适合麻醉治疗。同时,结合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巩固麻醉治疗的效果。若在治疗后出现异常情况,如头痛、恶心、睡眠异常等,及时告知医生。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焦虑吗
天王补心丹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使用。其主要功效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心悸、焦虑等症状。不过,天王补心丹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失眠和焦虑,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盲目用药。天王补心丹是一种传统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当归、茯苓、远志、桔梗、朱砂等。这些成分共同作用,能够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适用于治疗阴虚血少、心神不安的症状,如心悸怔忡、虚烦失眠、健忘、梦遗、大便干燥等。在现代医学中,天王补心丹也被用于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尤其是对于那些符合心肾阴虚血少证型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天王补心丹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其成分中含有较多滋阴之品,对于脾胃虚弱、纳食欠佳、大便不实者,不宜长期服用。此外,患者在服用期间应忌食大蒜、胡荽、萝卜、鱼腥、烧酒等。若患者存在其他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于考虑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和焦虑的患者,建议首先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史,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天王补心丹,并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饮食均衡等,也有助于改善失眠和焦虑症状。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五味果治疗失眠吗
五味果通常不能治疗失眠。若长期受失眠困扰,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失眠原因。五味果是一种植物果实,目前并无确凿的科学研究表明其含有能直接作用于失眠的有效成分。而失眠是一种复杂的睡眠障碍,通常由心理、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从心理因素看,长期的焦虑、压力、抑郁等情绪问题,会扰乱大脑的神经调节,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生理因素方面,像疼痛、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睡眠质量。而五味果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虽对身体健康有益,但无法针对性地调节这些导致失眠的因素,与失眠的改善之间缺乏直接联系。此外,人体的睡眠机制涉及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和脑区的协同作用。例如,血清素在调节情绪和睡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可以转化为褪黑素,而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其分泌量的下降会导致睡眠紊乱。同时,大脑中的下丘脑、脑干等区域也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五味果在进入人体后,无法有效调节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也难以对大脑的睡眠调节区域产生影响。所以,从人体睡眠的生理机制角度来看,五味果在治疗失眠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患者可寻求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睡眠认知和行为习惯,缓解焦虑情绪。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另外,晚上睡前可以泡脚十分钟或饮用一杯温牛奶,有助于改善失眠。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失眠看什么科
失眠是一种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需根据病因选择神经内科、心理科、呼吸科或中医科等科室进行针对性诊疗。1、神经内科:失眠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调控的昼夜节律紊乱。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或晨间早醒,部分伴随日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神经内科医生会通过睡眠监测评估脑电活动来诊断具体的失眠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措施。2、心理科:心理因素也是失眠的重要诱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干扰睡眠结构。患者多表现为入睡时思绪纷扰、噩梦频繁、易惊醒,并伴有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若是心理疾病导致的失眠,心理科医生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睡眠认知,必要时开具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调节情绪,或短期使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唑吡坦改善急性失眠。3、呼吸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器质性疾病,因上气道阻塞引发夜间反复觉醒。患者典型表现为打鼾突然中断、日间嗜睡、晨起口干头痛。就诊于呼吸科可以检查是否患有该疾病,若患有该疾病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后,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改善通气,或手术纠正腺样体肥大等解剖异常,改善疾病症状后有助于改善睡眠情况。4、中医科:中医认为失眠多由气血阴阳失衡所致,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若确诊为心脾两虚导致,可遵医嘱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若为阴虚火旺导致,可遵医嘱用天王补心丹滋阴降火。中医科通过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并配合针灸调节经络气血,常用穴位包括神门、三阴交、百会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睡前泡脚、冥想等养生方法。针对失眠问题,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在就诊前,可以记录自己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次数、梦境等,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放松心情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若医生开具药物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