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美黑族”当心晒黑诱发皮肤癌

    在“中国好声音”中走红的歌手吉克隽逸以“古铜色”、“小麦色”、“黝黑”的皮肤给观众留下“健康”的印象,由此带动一股“美黑”潮流。然而,近日娱乐界又爆出消息称,香港演员谢霆锋剃头拍电影时发现头皮黑痣变异,竟是皮肤癌的一种——黑色素瘤。晒太阳能令人体合成必需的维生素D,但也增加了皮肤癌的风险,权衡利弊是否健康?防晒霜能预防皮肤癌,还是会致癌?医学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皮肤癌:赶在转移前根除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占不小的比例,主要有几种类型:基底细胞瘤、鳞状细胞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网状系统肿瘤,谢霆锋患的就是黑色素瘤。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专家介绍称,皮肤癌的病因除了遗传、环境污染、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外,主要与反复晒太阳引起皮肤细胞DNA突变有关。例如,南非人、农民等群体由于长期暴晒,皮肤癌发病率就比较高。有人担心,文身或者被墨水笔扎到皮肤留下痕迹也会引起癌变,专家称可能性不大。

  皮肤癌比较容易通过肉眼看到,人们应注意身上的痣、老年疣等——专家认为,这其实是良性的皮肤肿瘤,有潜在的恶变风险,到医院切掉是最保险的。一旦发现皮肤上某个肿物出现红肿、疼痛、溃烂、增大、出血,附近淋巴结肿大,就要及时到医院专科进行检查,医生做活检便能确诊。

  皮肤癌只要及早发现,大部分可以通过做手术切除而治愈。但是专家李其林指出,皮肤癌恶性度高,容易通过血液、淋巴转移到肝、肺、骨骼等,需要做手术和放化疗,相当棘手。

  晒黑皮肤有利还是有害?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把皮肤晒成古铜色是健康的标志,主要依据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会合成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D,它能够促进骨骼健康,预防免疫病和一些癌症。缺乏维生素D是很危险的,与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和癌症都有关系

  然而在美容的角度,晒黑是紫外线损伤皮肤细胞后生成黑色素,令皮肤未老先衰,出现皱纹、色素缺失、弹性下降、色泽灰暗等。紫外线还会诱发眼部癌症等眼疾,还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除了晒太阳,一些美容机构还动用日光浴床和太阳灯帮你晒黑,宣称“比晒太阳更安全,不容易诱发癌变”。但是已经有多个研究发现,使用日光浴床和太阳灯的人皮肤癌发生率显著增加。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宣布:来自人工光源的紫外线辐射会致癌。

  晒太阳的利弊如何权衡?专家称,单纯为了获得古铜色的皮肤而晒太阳是没有必要的,原则上应减少暴晒。中午时紫外线最强,建议出门要搽防晒霜,特别身上有色素痣者更要注意。在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要适当接触阳光,晒多长时间可自己把握。

  防晒霜比太阳还毒?非也

  在皮肤癌的预防上,防晒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也招来不少非议。一些人称防晒霜“有毒”、“致癌”、“实际上没有效果”,甚至认为防晒霜的化学成分比阳光更可怕。例如有报道称,防晒霜所含的防晒成分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颗粒成分会被皮肤吸收,与太阳的紫外光相互作用后会损伤细胞而致癌;防晒霜还会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维生素D缺乏症。

  其实,研究发现二氧化钛、氧化锌对婴儿和皮肤过敏者都没有刺激性,这两种成分甚至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纳米颗粒也不会穿透皮肤,只留在皮肤角质层外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为,只要不是吞到肚子里,而是按照说明使用,防晒霜是无毒的。

  防晒霜的确会影响身体产生维生素D,但也有研究指出,人们涂防晒霜往往不足,或者涂抹后晒太阳时间过长,身体也会产生不少维生素D。而且,维生素D能从食物中摄取,例如吃三文鱼、吞拿鱼以及一些强化食品。因此,防晒霜不至于造成维生素D缺乏。

  有网上信息称,吃番茄、菠菜、黄豆、黑巧克力、冷水鱼、枸杞、绿茶、西兰花等的防晒效果比防晒霜更好。李其林称,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或许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好处。然而,目前饮食对于皮肤癌的预防作用尚未有定论。

  防晒霜指南:SPF是防护时长

  很多人在选择防晒霜的时候,会认为SPF值(防晒系数)越高,保护效果越好。但据资料显示,SPF代表涂抹后能在太阳底下待多长时间而不会晒伤,数值越大时间越长:如果一个肤色较白者在没有保护措施之下晒20分钟就会皮肤发红,那么在涂抹了SPF 30的防晒霜就能提供10小时的保护(20分钟×30=600分钟=10小时)。同理,SPF 110的防晒霜能提供约36小时的保护——除非你到南北极晒极昼,地球上再没别的地方会有这么长的日照时间。因此,SPF 30就足够了,SPF 70或以上者可能含有刺激皮肤的成分。

  最好选择能同时防UVA和UVB这两种紫外线的防晒霜,在晒太阳前的15分钟~20分钟涂抹,晒数小时之后以及出汗、游泳后都要重新涂抹。为了保持功效,防晒霜每年都应更换。

2012-11-06 01:22:50浏览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小孩子双眼皮几岁定型好
小孩子双眼皮定型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临床平均是在4-8个月定型好,但也有到5-6岁以后才能定型好的情况。双眼皮的形成与眼睑解剖结构、遗传因素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定型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眼部的软组织包括眼睑皮肤等处于快速生长和调整阶段。在这期间,眼睑的皮下脂肪会逐渐减少,眼轮匝肌等肌肉结构也开始逐渐发育完善。一般在4-8个月时,眼部软组织的生长变化相对稳定下来,此时若具备双眼皮的遗传因素,眼皮形态便会逐渐显现并趋于稳定,形成较为明显且固定的双眼皮。然而,部分孩子到 5-6 岁以后才定型好,这是因为个体发育存在差异。有些孩子的眼部发育相对缓慢,尤其是眼脸部位的脂肪代谢和肌肉发育速度较慢,使得双眼皮形成的时间推迟。小孩子双眼皮定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双眼皮,孩子遗传到双眼皮基因的概率较大,并且双眼皮的形成时间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遗传基因的调控。此外,眼部的健康状况也很重要,若孩子眼部频繁发生炎症,如结膜炎、睑腺炎等,可能会导致眼皮组织肿胀,影响双眼皮的正常形成和定型时间。若关注小孩子双眼皮的定型情况,建议保持孩子眼部清洁卫生,预防眼部感染。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尽量减少孩子长时间哭闹,避免因眼皮水肿影响双眼皮发育。若孩子眼部出现异常症状,如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就医。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恐惧怎么克服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和恐惧,可采取建立积极沟通、鼓励参与活动、设定合理目标、培养特长技能等方法来克服。1、建立积极沟通:营造一个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应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2、鼓励参与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交、体育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孩子能结识更多伙伴,拓展社交圈子,锻炼社交能力。在活动中,孩子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3、设定合理目标:为孩子设定明确、具体且可实现的目标。目标不宜过高,以免孩子因无法达成而产生挫败感;也不宜过低,要具有一定挑战性,让孩子在努力后能够成功。每一次成功完成目标,都能给予孩子成就感,逐步积累自信。4、培养特长技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学习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当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拥有一技之长时,会极大地提升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同时,特长培养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也能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避免过度比较,不要将孩子与他人进行不恰当的对比,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情绪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生完孩子可以吃水果吗
生完孩子是可以吃水果的,水果能为产后女性提供必要营养,助力身体恢复,但食用时需注意选择新鲜的水果,并且适量食用。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对产后女性至关重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产后身体组织的修复。像橙子、猕猴桃等水果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而水果中含有的矿物质,如钾元素,产后女性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易出现钾元素流失,适量食用香蕉等富含钾的水果,可补充钾元素,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有益。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效辅助预防和缓解产后常见的便秘问题,苹果、梨等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能帮助产后女性顺畅排便,减轻身体不适。部分水果还对乳汁分泌有积极作用。例如木瓜,其含有的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能够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增加乳汁产量,为母乳喂养提供保障。此外,水果的摄入还能丰富乳汁的营养成分,进而提升乳汁质量。当产妇摄入多种水果后,水果中的营养成分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有助于婴儿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促进婴儿健康成长。若产后女性打算食用水果,要注意水果的选择。应挑选新鲜、应季的水果,避免食用变质或不新鲜的水果,以防引起胃肠道不适。若担心水果过凉刺激胃肠道,可将水果切成小块后用温水温热再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热,以免破坏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另外,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水果虽好,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应根据自身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摄入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小孩子忧郁症如何治疗好
忧郁症一般指抑郁症,小孩子抑郁症可通过家庭支持系统建设、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建议家长在察觉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后,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1、家庭支持系统建设:家庭环境对孩子康复至关重要。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耐心倾听孩子心声,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调整教养方式,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恢复。2、药物治疗:舍曲林和氟西汀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舍曲林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从而改善孩子的情绪状态,缓解抑郁症状。部分孩子使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氟西汀同样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提升5-羟色胺在大脑中的水平,可重塑神经回路,改善孩子低落情绪,增强其对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少数使用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头痛等症状。3、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游戏疗法能有效帮助患病儿童。认知行为疗法引导孩子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纠正对自身、周围环境的歪曲认知,通过设定具体行为目标,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感,改善情绪状态。游戏疗法借助游戏这一儿童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表达内心感受,释放负面情绪,修复心理创伤,提升社交与情绪管理能力。治疗期间,建议家长严格遵医嘱给孩子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另外,密切观察孩子情绪、行为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定期带孩子复诊,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鼓励孩子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社交,接触自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