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食物是小儿荨麻疹的主诱因

  根据资料显示,有将近80%~90%的病患儿找不到病因,这给荨麻疹的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那么,引发儿童荨麻疹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专家表示,小儿荨麻疹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

  1、食物。无论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羊肉、奶制品等,还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萝、蘑菇、蚕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荨麻疹,但以动物性食物和奶制品诱发荨麻疹为多。食物中的添加剂,如孩子们常爱吃的冷饮、汽水、雪糕、糕点、巧克力等食品,因其广泛含有食物添加剂,常是慢性荨麻疹的不可忽视的诱因。

  2、感染。各种感染,尤其小儿患各种感染常合并荨麻疹,如化脓性扁桃腺炎、中耳炎、脓皮病、牙疼、齿槽脓肿,上感、咽炎肝炎寄生虫病,胃肠炎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3、药物。约有14%的药物性皮炎表现为荨麻疹,可见药物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原因。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及青霉素类,其次为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痢特灵、阿司匹林等退烧药,镇静安眠药,无论内服还是静脉或肌肉注射,均可诱发荨麻疹。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均能引起荨麻疹的发生。比如有的大家知道的荨麻疹里面的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和压迫性荨麻疹都是由物理因素引起的。

  5、精神神经因素。这种因素也是很易患上荨麻疹的,因为精神紧张,可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渗出而形成荨麻疹。比如此前一考生在考前因紧张而出现荨麻疹的事情就有发生。

  6、遗传因素。儿童遗传得荨麻疹的也有。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如在春秋季是花粉飘荡的季节,花粉过敏者容易在此时出现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防治禁忌

  不要去抓

  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不要热敷

  有些妈咪会给宝贝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不那么敏感,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浸泡在过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里保暖过度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责任编辑:林柳媚)

2012-09-28 01:24:43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伤寒杆菌感染吃什么药
伤寒杆菌感染可使用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氯霉素、阿奇霉素等。对于伤寒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反复。1、环丙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阻碍DNA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环丙沙星对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控制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是治疗伤寒的常用药物之一。2、氯霉素:为氯霉素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曾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之一,虽然现在由于其不良反应等原因使用相对减少,但对于一些对其他药物耐药的伤寒杆菌感染,氯霉素仍可能有效。3、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可作为治疗伤寒的替代药物,尤其适用于对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的菌株感染。患者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青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烧烤、炸鸡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再次感染。另外,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体温、腹痛、腹泻等症状是否缓解,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伤寒杆菌感染症状吃什么好
伤寒杆菌感染后,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主要包括高热量食物、高蛋白质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但食物不能代替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1、高热量食物:伤寒杆菌感染患者由于持续发热,身体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补充足够热量。可选择谷类食物,如大米、小麦等,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机体提供充足能量。以大米为例,煮成米粥、米饭,方便患者食用,易于消化吸收。土豆、红薯等根茎类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热量高,还含有一定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2、高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易于吸收,可煮成鸡蛋羹,适合患者消化功能较弱时食用。牛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天饮用适量牛奶,能为患者补充蛋白质,但要注意避免空腹饮用,以防乳糖不耐受引起不适。3、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有重要作用。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缓解感染症状。蔬菜方面,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K以及多种B族维生素,对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促进新陈代谢有积极意义。可将蔬菜烹饪成清淡的蔬菜汤或清炒,便于患者食用。伤寒杆菌感染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食物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蒸、煮、炖等,减少油炸、油煎、辛辣等刺激性烹饪方法。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防止再次感染或加重病情。若患者食欲严重减退、恶心呕吐明显,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营养需求,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考虑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以保证身体恢复所需营养。
巩尧瑶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和治疗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定义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胃的幽门(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若是感染螺旋杆菌,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癌等疾病的发生。二、幽门螺杆菌常见吗?全球大约三分之二的人身上带有幽门螺杆菌,但多数人却不会因此有胃溃疡或其他症状,若是发现自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患者可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杀菌治疗。由于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愈合,因此若是存在上消化道溃疡较严重或复发情况的人可前往医院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必要时患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杀菌治疗。不过大家不必过度担心,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主要为粪传播、口传播,在相对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家人互相传染的几率低。大家只要维持良好饮食卫生习惯:饭前及如厕后用肥皂洗手、采行公筷分食、尽量避免食用路边不干净的食物等,就可以避免吃下受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终身都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这种无症状感染可能与宿主个体差异相关,部分人群可能先天携带针对该菌的较强抵抗力。需注意的是,当感染引发临床症状时,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典型表现:a、腹部疼痛或有烧灼感b、空腹时腹部伴有剧烈疼痛c、恶心d、食欲不振e、频繁打嗝f、胀气g、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每个人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若有任何上述症状或征兆,或有其他问题,建议前往医院就医。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虽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明晰,但是目前研究表明这种与人类共存数千年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日常卫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密切相关:如厕后未彻底清洁的双手可能形成传播媒介,该传播媒介可能会对水源或者食物造成污染,若是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则会大大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在致病机制方面,当幽门螺杆菌穿透胃黏膜时,其会分泌特定酶类中和胃酸环境,该过程不仅会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在长期作用下,病原体与胃酸的协同刺激可能会引发胃部及十二指肠(小肠的最前段)黏膜损伤,最终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以下建议可帮助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进行简单的诊断,但不能替代专业诊疗建议。若患者存在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咨询医生建议。1、如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医生怀疑你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建议进行健康检查和一些测验。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a、血液检查:分析血液样本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在体内活化或潜伏的迹象,不过呼吸检测和粪便检查比血液检查更能看出活化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现象。b、碳13呼气试验:碳13呼气试验中,需要先吞服带有碳13同位素的药片或溶液等试剂。若有感染幽门螺杆菌,试剂在胃中分解时就会释放出碳。身体会吸收碳并在呼气时排出。把气体呼入集气袋中,医生会使用特殊仪器检测碳13。c、粪便检查:可以通过称为粪便抗原检测的检查,来看粪便中是否含有和幽门螺杆菌有关的外来蛋白质,也就是抗原。不过,质子泵抑制剂会影响碳13呼气试验和粪检结果,所以接受检验前2周医生会暂停用药。d、内视镜检查:也称为胃镜,进行胃镜检查时需要接受轻度的镇静麻醉,医生会把一个很长且带有微小摄影机的管子,从喉咙和食管伸入胃和十二指肠,可以让医生看到你上消化道中任何异常的地方,也能组织采样。2、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会同时通过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这是为了预防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医生也会开立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帮助胃壁痊愈。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包括:a、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使胃部停止分泌酸液,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泮托拉唑。b、H2受体阻断剂:阻断胃壁细胞的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同时对胃泌素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这类药物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c、铋剂:作用是覆盖溃疡,保护患处不被胃酸伤害。六、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下列几个要点能帮助患者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a、如厕后、准备食物前后和饭前都要使用肥皂洗手。b、避免不干净的食物或饮食。c、不吃没有完全煮熟的食物。d、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吃饭建议若有胃肠不适症状(例如长期胃痛、胃胀、消化不良、食欲差等)应及早就医,若为胃癌高危险群的人群(例如有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可与医生讨论是否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测,感染者须接受抗菌治疗并建议定期检查。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最佳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包含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习惯改善等措施,一般疗效较好,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严格遵循各项要求,以实现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1、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的四联疗法。以奥美拉唑为例,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其能抑制胃壁细胞中质子泵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使胃内pH值升高,同时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活性。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而死亡。抗生素还有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侵袭,还可干扰幽门螺杆菌的代谢,抑制其生长。2、饮食管理:建议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等,这些食物对胃黏膜刺激小,能减轻胃部负担,有利于受损胃黏膜的修复。另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炸鸡等,其可能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3、生活习惯改善:建议患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让胃部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正常修复和更新功能,利于对抗幽门螺杆菌。同时,要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害胃黏膜,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患者需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另外,建议保持餐具清洁,定期消毒,以避免再次感染。同时,治疗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