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科专家谈青春痘七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有在青春期才会长痘痘

  很多人误以为青春痘顾名思义是在青春期易患的疾病,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杨雅骊医生介绍到,其实青春痘会发生在患者的任何年龄段,85%的年轻人在12—24岁时容易长痘,并且或多或少会留有疤痕,但也有12%的女性和3%的男性会持续到44岁。临床上有很多三十六七岁才长痘痘的案例,这种需要进一步寻找病因,可能是一些内分泌或者免疫的失调异常所致。

  误区二:痘痘是小病,一两次治疗便可痊愈

  杨医生介绍到,痤疮发病病因复杂,导致治疗会很复杂,除了青春期的痘痘属于青春期皮脂功能分泌紊乱再加上激素水平异常以外,超过青春期长痘的患者大部分是跟患者体内的一些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同时也跟患者本身的社会心理、生活习惯以及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青春痘发病原因是具有个体性的,长期的皮疹的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病人青春痘反复发作,甚至会产生一些严重后果。

  “经常有病人问我,医生,我看一次可以断根吗?“杨医生回忆,但青春痘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不是一个可以断根的病,因为它跟人体体内的微环境密切相关,它可能此起彼伏,反复发作,但是一般意义上不会产生危及生命类的严重后果。

  误区三:激素类药膏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当发生轻中度痤疮的时候,脸上会出现粉刺和丘疹,很多患者就会随便涂一些药膏,比如皮炎平、皮康王,抹上后会发现效果特别好,但这些药是不是真的效果就这么好呢?

  据杨医生介绍,激素类的药膏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皮层形态,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不用,就会导致病情的复发,激素类的药膏长期应用于面部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激素依赖性皮炎,包括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起来非常麻烦,因为皮肤长期用这种对皮肤没有任何保健作用,产生一种巨大的依赖,这种依赖需要花很长时间慢慢减下来,这个过程也很痛苦,因为一旦习惯上用激素药膏,一用就好,皮肤非常好,又白又嫩,但是一停药,发病就会更加严重,所以,年轻女性要慎用激素类药膏。

  怎么区别激素类药膏和非激素类药膏?

  患者去买药膏的时候往往看到的商品名,皮炎平、皮康王,尤卓尔,并不知道它是不是激素类药膏,那么怎么区别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药膏呢?杨医生介绍了3种方法。

  1、看药膏的化学名,比如说,皮炎平的化学名叫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凡是在化学名中看到有“松“字的,基本上都是激素类的药膏,不管是低效的、中效的或者是高效的,”松字辈“的药膏基本上都是激素类的,要避免使用。

  2、看作用,如果药膏主要是治疗湿疹皮炎的,这一类药膏基本上也是含有“松字辈“的,也是激素类药膏,不能往脸上涂的,相反,如果有些药膏是治脚气的,没有治疗作用,也不会产生很严重的副作用,

  3、如果药膏名字前面上有“复方”二字,那说明它不是单纯的药物成分,可能掺有激素成分,也应慎重使用。

  误区四:吃避孕药可以治疗痘痘

  在痤疮的治疗过程中,民间曾有一种传法,传说痤疮的发生是因为体内雄激素比较发达,所以要吃避孕药,用雌激素去对抗雄激素。

  杨医生建议,这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首先你不一定是女性,第二,你不一定是月经前加重的痤疮,只有是月经前加重的痤疮才有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相关,才需要使用避孕药,而且是中重度以上的痤疮,避孕药是治疗痤疮的一个二线药物。同时,使用了这些药物以后可能会出现女性的月经周期紊乱,胃肠不适等问题,可能痤疮没治好又出现其他的副作用。

  误区五:用化妆品可以遮瑕

  很多人长了痘痘以后,觉得人特别难看,因为不管是在激进期有很多红疹子还是消退期有很多色素沉积,所以都想尽可能遮点瑕漂亮一点。

  对此,杨医生提醒痤疮患者,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要特别慎重,因为遮瑕的化妆品很多都是粉剂,粉剂的化妆品涂在脸上后会暂时性的美白,但是往往会堵塞毛孔,这其实会加重痤疮的反映,所以在使用遮瑕品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要看一下化妆品、遮瑕品的机制是什么,一般不推荐粉剂和油剂,可以使用霜剂比较轻薄的剂型。

  误区六:油性皮肤应该勤洗脸

  痤疮患者大多数为油性皮肤,很多人以为要勤洗脸保证面部的清洁,杨医生认为,这种做法都是不对的。勤洗脸对于油性皮肤痤疮患者是很重要的,但也要保持一个度,不应当拼命洗脸,多次洗脸,洗脸次数多,反而刺激面部皮脂分泌,加重病情。

  误区七 :把痘痘挤出来能够好的快

  很多患者当痘痘长出来的时候,喜欢把它挤出来,以为这样能使它好的更快。

  杨医生也不赞同这种做法,挤压以后会留下疤痕,痤疮有各种各样的皮损形态,有粉刺,有炎性丘疹,有囊肿结节。在所有的痤疮的皮损中只有黑头粉刺可以进行外援性处理,也就是用通常意义上的粉刺针来挑,因为它里面有脂质沉积,如果不把这个脏东西弄出来的话,皮损是很难治疗的。

  其他痤疮类型不建议这种挤挑处理,就算需要处理,也应去医院让医生来弄,自己弄不好的话反而会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林柳媚)

2012-09-07 01:59:39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灯笼果妊娠糖尿病孕妇能不能吃
妊娠糖尿病孕妇能吃灯笼果。妊娠糖尿病孕妇食用灯笼果时,需注意选择新鲜、成熟度适中的果实,避免食用过熟或加工后的制品(如果酱、果脯等),因其可能添加大量糖分。首先,灯笼果的升糖指数(GI)相对较低,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这意味着妊娠糖尿病孕妇食用后,其在肠道内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平稳,不会引起血糖的急剧升高,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此外,灯笼果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幅度。同时,灯笼果的含糖量适中,与其他高糖水果相比,同等食用量下为孕妇带来的糖分负担较小,只要控制好食用量,在血糖监测下食用,不会对血糖控制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其次,灯笼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以及钾、铁等矿物质。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胎儿视力和上皮组织发育至关重要;钾元素能帮助维持孕妇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促进水分代谢,预防孕期水肿;而铁元素则有助于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妊娠糖尿病孕妇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具有积极意义。食用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若发现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调整食用量或咨询医生、营养师,制定更合理的饮食方案。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吃鸭血和鸭内脏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鸭血,但应谨慎食用鸭内脏。鸭血富含优质蛋白且升糖影响小,鸭内脏虽有营养但胆固醇、嘌呤高,过量食用不利血糖和并发症控制。食用前需结合自身情况权衡。糖尿病患者能适量吃鸭血,主要因其营养成分利于病情控制。鸭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为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且其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此外,鸭血还含有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辅助糖尿病患者补充铁元素。适量食用鸭血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蛋白质补充来源。而鸭内脏对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风险。鸭肝、鸭肠等鸭内脏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嘌呤,糖尿病患者本身代谢功能较弱,过量摄入胆固醇,易引发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嘌呤食物则可能导致尿酸升高,诱发痛风,而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痛风等代谢性疾病。虽然鸭内脏也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但综合其对血糖及并发症的潜在影响,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格外谨慎,严格控制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食用鸭血时,建议采用清蒸、煮汤等清淡烹饪方式,避免加入过多油脂、盐分和糖。每次食用可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帮助稳定餐后血糖。对于鸭内脏,若非必要尽量少吃,若食用,每次不超过30克,且避免频繁食用。同时,食用后密切监测血糖、血脂和尿酸水平,若发现指标异常波动,应减少或停止食用。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褥疮最怕的三种药膏,有糖尿病能用吗
通常没有褥疮最怕的三种药膏这一说法,一些药膏对褥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康复新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磺胺嘧啶银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但使用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糖尿病患者通常可以使用,但需谨慎,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若有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1、康复新液:康复新液可促进创面愈合,能修复受损组织。对于糖尿病患者,只要对其成分不过敏,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会影响创面愈合。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加速创面修复。糖尿病患者使用时要确保局部创面清洁,同时严格控制血糖,以创造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的环境。3、磺胺嘧啶银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有抗菌消炎作用,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糖尿病患者若有褥疮合并感染,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4、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等不适,若有不适需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对于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患者,首先要积极控制血糖,这是促进褥疮愈合的关键。同时要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在选择药膏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褥疮的具体情况,如创面大小、有无感染等,合理选用,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能吃青口贝吗
糖尿病人一般可以适量吃青口贝,青口贝富含优质蛋白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一般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食用前应结合自身血糖情况,并观察进食后的血糖反应。青口贝的营养构成适合糖尿病人适量食用。青口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够为糖尿病人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其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因此食用青口贝不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此外,青口贝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然而,糖尿病人食用青口贝也需谨慎。一方面,青口贝属于海鲜,若烹饪时加入大量油、盐、糖等调料,做成油炸、糖醋等口味,会增加油脂和钠的摄入,不利于血糖和血压控制,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另一方面,过量食用青口贝会增加胃肠消化负担,还可能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增加痛风风险,可能加重病情。糖尿病人食用青口贝,建议采用清蒸、白灼等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重口味做法,减少额外油脂和糖分摄入。另外,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6个,不要一次吃太多。同时,食用时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既能增加饱腹感,又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