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皮肤病 > 皮肤病

着色芽生菌病:巴西亚马逊地区325例的回顾性研究

举报/反馈
2008-03-27 11:58:0039健康网社区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病原菌由一组密切相关的黑霉所致,各菌在培养中的显微镜下表现各异,但其组织相只有一种:硬壳小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裴氏外瓶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而水喙枝孢霉罕见。该研究分析了亚马逊地区在过去55年(1942~1997)中发生的325例着色芽生菌病病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职业等分类,更新了Silva于1968年在Pará州进行的有关该病的系列研究,并探讨与当地的生态-流行病学的联系。结果显示病例主要分布在亚马逊主河河口的41个城市中。其中农民占86·1%,男性患者为主(93·2%);年龄主要在41~70岁;损害主要见于下肢,足部和腿部占80·74%,而躯干部仅占2·46%。大多数着色芽生菌病的诊断依据其特征性组织相:硬壳小体。仅有78例真菌培养阳性。其中77例为裴氏外瓶霉、另1例为疣状瓶霉。

  讨论:本病以男性与农业职业为主,与既往报道一致;女性患病率低,可能与雌激素可干扰这种双相真菌从霉菌相转为酵母相,从而降低其致病性有关;而损害部位在下肢多则系劳动中易受损又未做适当防护所致。其致病菌主要为裴氏外瓶霉,这点与在热带地区进行的其它流行病学分析一致。病例主要分布在Pará州的西部,是人口聚集区,因此可推断Pará州是亚马逊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重点,可能也是巴西的重点。

(实习编辑:王京鑫)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