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牛皮癣七种方法有效止痒

  牛皮癣止痒方法之一:外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止痒药膏。

  不含激素的牛皮癣止痒药膏有:尿素霜(有的尿素软膏里也有激素)、尿囊素软膏、0.025%辣椒素软膏、无极膏、绿药膏、复方达可罗宁软膏、冰黄肤乐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含激素的牛皮癣止痒药膏有:如皮炎平、皮康霜、恩肤霜、复方酮康唑霜、复方酮纳乐霜、去炎松软膏、乐肤液皮康王艾洛松、优卓尔,哈西奈德肤疾宁等。对于激素类止痒药膏,牛皮癣一定要慎用。

  牛皮癣止痒方法二:内服抗组胺剂

  抗组胺药是牛皮癣止痒的首选药物。因为痒感的产生与体内的一些炎性介质,主要是组织胺的媒介有关,所以用一些抗组织胺的药可止痒或减轻症状。此类药品种甚多,如扑尔敏(睡前1小时服用2-4)、息斯敏开瑞坦敏迪、可他敏、赛庚啶、酮替酚、甲氰咪呱(每次两片,每天三次)等等,可任选一两种服用。由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此类药也不例外,在止痒的同时副作用也不可避免。因此,在选择用药时,应注意:肝肾功能异常者应慎重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新生儿不宜服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严重心脏病、甲亢患者忌用。因此类药多有思睡、眩晕头昏等副作用,故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操作机器等工作者应谨慎选择服用。镇静安眠药如溴化剂、安定等,因皮肤奇痒导致严重失眠者可酌情服用。麻醉剂用“普罗卡因”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进封闭治疗,适合一些因精神因素诱发痒感的患者,此药可阻断恶性刺激,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但在用药前要先做皮肤试验,过敏者及心、肝、肾等内脏有病者忌用。

  牛皮癣止痒方法三: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以稳定细胞膜

  服用“葡萄糖酸钙”、“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1”、叶酸等药可以稳定细胞膜,抑制过敏反应物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达到牛皮癣止痒的功能。

  牛皮癣止痒方法四:局部麻醉剂

  局部麻醉剂可以使局部的皮肤神经末梢暂时失活,达到牛皮癣止痒目的。局麻药有丁卡因、麝香草酚、达可罗宁、薄荷、樟脑等。

  樟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及油类,常用浓度为1%~5%。溶于酒精制成酊剂,因酒精去脂,易使皮肤干燥,冬天宜少用。口腔黏膜处、皮肤破损处忌用。

  薄荷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能止痒和导致凉爽感觉,常用浓度为0.5%~2%,本药在炎热天气最宜使用,但近黏膜及破皮处不可用,也不宜大面积应用。

  石碳酸能溶于水、酒精及甘油。浓度不一,所起作用也不一样。低浓度1%~2%有止痒作用,兼防护作用;高浓度有消毒、杀菌、防腐,甚至腐蚀作用。

  煤焦油溶液原为黑褐色的黏稠液体,溶于酒精,精制后为色或淡黄色的含20%煤焦油的酒精溶液,有止痒消炎作用,常用浓度为10%,高浓度则会产生角质剥离作用,引起皮肤脱皮。所以在瘙痒且有皮损增厚的情况下可增加浓度;但如果只是单纯的皮肤瘙痒而皮损增厚,10%浓度的药剂最为适宜。

  苯唑卡因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脂肪油。常用浓度为3%~5%,能麻痹感觉神经末梢,达到止痒作用。适合于小面积应用。

  达克罗宁溶于水和酒精,可配置成1%的溶液,小面积应用,能用于黏膜部位,但有一定的刺激性,能抑制感觉神经冲动传导,易起到表面麻醉作用。

  牛皮癣止痒方法五:注意皮肤的保护

  牛皮癣患者在洗浴时尽量不用碱性大的香皂、洗衣粉等,洗浴后可以使用一些保护性的软膏或护肤品。有条件时,居住工作地方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贴身的内衣穿用轻薄柔软的棉制品等。

  牛皮癣止痒方法六: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止痒汤治疗牛皮癣瘙痒症

  组成:夜交藤200克,苦参100克,苍子100克,白蒺藜100克,白藓皮50克,蛇床子50克,蝉蜕50克,防风50克、荆芥50克、椒50克、蜂房50克,艾叶100克。

  用法:上药浸后煎水薰洗,一日四次,每次30—60分钟。

  其实一些常见的食物也有止痒作用的,比如绿豆、梨、红枣和黄豆等。

  此外,一些清凉的蔬菜,比如薄荷,对于风热所导致的皮肤瘙痒则很有疗效。薄荷可用于外敷或泡水用。

  用一些普通的草药像丁香、艾叶、苦参、金钱草外洗都能达到止痒的效果。

  中药乌蛇止痒丸、肤痒冲剂等,在应用西药有禁忌症时,服用此类药物可获一定止痒效果。

  牛皮癣止痒方法七:日常注意事项

  牛皮癣患者瘙痒比较剧烈时,不能以热水烫洗、搔抓等方式图一时之快来止痒,因为这样做虽暂时能够麻痹神经末梢使瘙痒缓解,但烫洗更加重和恶化了皮肤的浸润炎症,使皮肤毛细血管更加扩张、糜烂渗出加重;而搔抓使皮肤容易浸润肥厚,只会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一些感染性的皮肤病如脓疱疮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还可因搔抓而蔓延发展;牛皮癣还可因搔抓发生同形反应,使疾病发生扩大。

  除了药物止痒外,牛皮癣患者的情绪也会对痒产生作用,对于牛皮癣患者来说,安定情绪,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止痒也有效。情绪不定,紧张焦虑都是引发瘙痒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推荐:

  牛皮癣可怎么有效预防

  银屑病如何做好自我护理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韩晶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1-08-03 03:19: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母亲轻度地贫父亲正常
地贫一般指地中海贫血,母亲轻度地中海贫血父亲正常,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导致的。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地中海贫血,可能会导致子女患病的概率增加。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染色体异常:地中海贫血是由染色体上珠蛋白基因的突变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涉及珠蛋白基因突变种类多,呈现高度异质性。地中海贫血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多吃一些含铁食物。 3.环境因素: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远离污染的环境,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饮食因素: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引起地中海贫血的情况。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 5.药物因素: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地中海贫血的情况。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胆汁酸高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胆汁酸高临床上一般没有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的说法,胆汁酸高一般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小,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肝炎、胆管炎、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从而出现胆汁酸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过多上述食物。 2、肝炎 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比较低,肝脏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发肝炎,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皮肤瘙痒、黄染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胆汁酸偏高。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胆管炎 如果存在胆管炎的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使炎症反应刺激胆管黏膜组织,从而出现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甚至会伴有胆汁酸升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 4、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胆囊功能障碍,使胆汁中的胆汁酸含量升高,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 5、脂肪肝 若是患者长期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使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脏细胞内,使肝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身体乏力、右上腹不适等情况,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现象,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姜发纲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斜视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斜视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但并无明确的遗传规律,因此通常无法确定斜视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斜视可能是由先天性因素、眼外肌发育不全、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机械力阻碍以及眼部疾病等原因导致的。1.先天性因素:如家族遗传,可能造成儿童出现斜视的情况。此外,如果在出生后存在颅内出血、脑损伤等情况,也可能引起斜视。2.眼外肌发育不全:由于眼外肌附着点异常,使眼球不能集合到正中位置而产生偏斜,常见于麻痹性斜视。3.神经肌肉发育不良:可能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受到抑制,或者眼外肌本身的发育缺陷所致,多为双侧受累且程度相似,可表现为垂直性共同性斜视。4.机械力阻碍:由于解剖结构异常,比如上睑下垂遮盖了部分瞳孔区,从而影响光线进入眼睛,可能会形成弱视,继而导致双眼视觉功能障碍,会出现斜视的症状。5.眼部疾病:包括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以及眼底病等,因未及时矫正视力,可能导致视物模糊,长时间用眼会导致调节与集合不对称,进而引发斜视。若患者的直觉怀疑自己存在斜视的情况,建议前往医院眼科就诊,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使用手术的方式矫正眼球位置,从而改善斜视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