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过敏绝对不能蒸桑拿

  夏天因为海鲜、阳光、流汗多等因素,皮肤过敏的人增多。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应忌用过烫的水洗脸,且洗脸应和洗澡分开,吃的时候要避开烧烤食物,煎炸的也要少吃,不要蒸桑拿,应少按摩……小编提醒大家呵护健康肌肤应多吃水果蔬菜,注意皮肤保湿,慎用化妆品牌。

  敏感性皮肤是指容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皮肤。当外在环境出现变化,肌肤法调适,而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以及过敏现象。敏感性皮肤可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三种。敏感性皮肤对面部护理产品应当谨慎选用,选用前最好先做皮肤测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过敏现象。

  成为敏感性肌肤,皮肤会变得非常脆弱,外界轻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肌肤过敏,因此在平常的养护中一定要注意小心呵护。如何呵护呢?这里小编告诉你应该避开的八个点。

  一、洗脸水忌过烫。洗脸时最好用流水,且用温水。洗过后,可以用冷毛巾冷敷一下。忌用很热的水。

  二、洗澡和洗脸分开。洗澡水过烫,根本不适宜用来洗脸,其他皮肤一样,更别说敏感性肌肤了。所以一定要分开来洗。

  三、忌食。吃的方面一样要多加注意。烧烤一定不能吃,再好吃都不要吃,对敏感肌肤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使肌肤严重缺水。煎炸的要少吃,当然最好也是不要吃,不管是主食还是零食。辛辣的也要少碰为妙。同时也要少酒。

  四、忌蒸桑拿。敏感性肌肤要绝对禁止蒸桑拿。不管是干蒸还是湿蒸。

  五、忌长久待在干燥环境中。比如空调的干燥程度是沙漠的十倍,长期处于如此干燥的环境中,对于敏感性肌肤的恢复十分不利。因此要尽量想办法增加空气中的湿润度。

  此外,保持健康皮肤,还要做到四点:

  1、保持皮肤清洁。多风沙,这些灰尘与分泌旺盛的皮脂相混合,易造成皮肤粗糙,故应时刻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和的洗面奶柔肤水,帮助杀菌、清洁、柔软肌肤。

  2、不要随意更改往日用惯的化妆品品牌,因为皮肤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正处于一种抵御、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为薄弱的时候,随意更改品牌的话,很容易出现过敏。

  3、随时注意皮肤的保湿,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可选用清爽型、亲水性护肤品,原来冬季使用, 的含油多的护肤品应尽量少用。

  4、注意风沙对皮肤的影响,平时皮肤较敏感的人外出时尤其要注意用纱巾、口罩等遮挡,避免风吹。

  5、饮食上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刺激性强、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笋类等。

相关阅读推荐:

  夏季穿紧身连裤袜当心致皮肤过敏

  冰镇纸膜敷脸可治皮肤过敏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韩欢)

2011-06-26 01:20: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脚痒脚丫烂用什么药治疗中医
脚气通常是指足癣。中医常用苦参、黄柏、蛇床子、土槿皮等药物治疗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及具体菌种。1、苦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其含有的苦参碱等成分,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苦参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脚痒症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汤外洗,能有效改善脚丫烂的情况。2、黄柏:黄柏同样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抗菌谱较广,对引起足癣的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黄柏可减轻脚部因真菌感染导致的红肿、瘙痒和溃烂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常将黄柏制成药膏外用,以增强疗效,促进脚部皮肤的修复。3、蛇床子:蛇床子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作用,对于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蛇床子可改善局部症状,缓解瘙痒感,促进皮肤愈合。常被用于中药泡脚方中,让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治疗作用。4、土槿皮:土槿皮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土槿皮能直接作用于真菌,破坏其结构,阻止其生长繁殖,从而减轻脚痒和脚丫烂的症状。常制成酊剂外用,可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抗菌作用。日常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不给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性强的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脚部出汗较多,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吸汗功能的鞋垫。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病什么症状,用什么药好
脚气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水疱、脱皮等,常用的药物有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建议患者注意脚部卫生,保持脚部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一、症状:1、皮肤瘙痒: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后,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患者会感觉脚部皮肤有明显的瘙痒感,尤其是在脚趾缝、脚底等部位。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只是偶尔感到轻微瘙痒,有的则瘙痒难忍,甚至会因搔抓而导致皮肤破损。2、水疱:真菌在皮肤内繁殖,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这些水疱通常出现在脚底、脚趾侧面等部位。水疱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大的可能直径数毫米。水疱内含有澄清的液体,周围皮肤可能会发红。3、脱皮:患者脚部皮肤可能还会出现脱皮现象,通常从脚趾开始,逐渐蔓延至脚底和脚跟。脱皮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轻者只是轻微的片状脱皮,重者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脱落。这是因为真菌破坏了皮肤的角质层,使角质层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从而导致皮肤脱落。二、药物:1、硝酸咪康唑乳膏: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多种引起脚气病的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使用时,需先将脚部清洗干净并擦干,然后将乳膏均匀涂抹在患处,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2、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本品能特异性地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干燥、发痒,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伊曲康唑胶囊:对于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干扰真菌的代谢和生长,达到治疗脚气病的目的。建议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在治疗期间,要坚持按时用药,不要症状一缓解就停药,以免真菌未被彻底杀灭而导致复发。同时,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有助于减少脚部出汗,为脚部创造一个不利于真菌生长的环境。如果脚部出现破损、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与脚气病一样吗
脚气与脚气病不一样。脚气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病,医学上称为足癣;而脚气病则是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也被称为维生素B1缺乏病。足癣的病因明确为真菌感染,常见的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在温暖潮湿的足部环境中大量繁殖。该疾病的症状表现多样,水疱型可见足部出现米粒大小水疱;糜烂型多发生于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露出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脱屑。而维生素B1缺乏病主要是因为长期摄入维生素B1不足,如长期食用精白米面,或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B1吸收等。干性维生素B1缺乏病以周围神经炎症状为主,患者会感觉下肢无力、肌肉酸痛、行走困难;湿性维生素B1缺乏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气促、水肿等。治疗足癣以抗真菌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药物硝酸咪康唑乳膏,能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真菌的作用;也可以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形成,发挥抗真菌功效。对于症状严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胶囊。维生素B1缺乏病则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治疗。通常情况下可口服维生素B1片,对于病情较重或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肌肉注射甲硫氨酸维B1的方式。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B1食物的摄入,如糙米、全麦制品、豆类等。如果出现足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需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引起足癣。。合理饮食,避免过度依赖精白米面,保证营养均衡,预防维生素B1缺乏病发生。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足癣和脚气是一样的吗
足癣和脚气本质上是同一类疾病,均由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发。在医学范畴内指代相同病症,“脚气”只是更为通俗的叫法。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从而采取恰当应对措施。足癣(脚气)的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而足部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尤其在炎热夏季,或是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袜时,足部大量出汗,局部湿度增加,皮肤表面温度升高,为真菌生长繁殖创造了理想温床。真菌凭借自身分泌的角蛋白酶,能够分解皮肤角质层,得以深入皮肤内部扎根生长。并且,真菌细胞壁含有特殊多糖成分,可抵御人体免疫细胞攻击,使得免疫系统难以将其彻底清除,进而在足部持续感染、扩散,引发一系列病变。足癣(脚气)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足部瘙痒,瘙痒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严重时会对日常生活和睡眠造成极大干扰。足部皮肤常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伴有渗出液。若处理不当,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脓疱。随着病程进展,足部皮肤会逐渐变得粗糙、增厚、角化,外观上呈现明显的病变特征,不仅影响足部美观,还会对正常行走等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一旦确诊足癣(脚气),需及时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均匀涂抹于患处,务必坚持按疗程用药。若症状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日常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选择透气性良好的鞋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