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介绍体癣治疗方法及用药

  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人皮肤上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股癣则为体癣在外生殖器、肛门及股部的特殊型。

  癣菌病多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和生癣动物(狗、猫、兔等)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手、足、甲癣)而发病。卫生营养状况差,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发病率高,皮疹大而分布广。

  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四肢等处。原发皮疹为丘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小水疱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部分患者在环状皮疹的中央又可发生新的皮疹,形成多环状或重叠的环状。体癣的皮疹数目为一个或多个,直径大小不等。自觉瘙痒,剧烈搔抓可引起局部继发细菌感染或皮肤增厚粗糙。

  体癣的预防主要是衣着宜宽松、透气,注意个人卫生,勤清洗,尤其在运动大量出汗之,避免接触癣病患者或患癣动物,避免接触癣病患者的卫生清洁用品。治疗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霜剂为主,也可在擦霜剂之后再用一些粉剂(如达克宁),以保持局部干燥,严重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彻底治疗大约需要2周的时间,不要因为瘙痒减轻,皮疹好转而停药。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激素类软膏,虽然它们可以暂时止痒,但它们不杀真菌,反而会使皮疹扩大,治疗困难。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体、股癣治疗多以外用药为主,主要是酸类药物,这些药物若同时具有角质解离作用,则更能增加治愈的机会,但对局部也有刺激的弊病。近年来,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有很大的发展,这是一组抗真菌谱广、作用较快的药物。丙烯胺类药物的杀真菌作用,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复发率低的特点。

  1.酸类药物水杨酸苯甲酸冰醋酸(10%)、十一烯酸和过氧乙酸(3%)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皮肤娇嫩处慎用。

  2.咪唑类药物硝酸咪康唑霜(达克宁霜),1%~2%酮康唑霜,1%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每天外用1~2次,一般坚持治疗2~4周,可获痊愈。

  3.丙烯胺类药物1%特比萘芬软膏或溶液,每天外用2次,坚持治疗1~2周,可获痊愈。

  4.吗啉类0.5%阿莫洛芬乳膏,每日1次,疗程2周左右可获痊愈。

  5.其它环吡酮胺软膏及复方制剂,如派瑞松霜(内含抗细菌制剂及激素)也可应用,尤其适合炎症明显、瘙痒剧烈的患者

  (二)全身治疗

  对于广泛性体股癣,也可并用内服药物治疗,但不作为首选治疗。

  1.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口服100mg/d,连服15日,或200mg/d,连服7日,进餐时服药,伊曲康唑可达最佳的生物利用度。

  2.酮康唑口服0.2g/d,进餐时服药,疗程2~4周。因其严重的肝脏毒性及内分泌影响已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已为伊曲康唑等毒性作用小,疗效好的药物所取代。但该药价格相对便宜,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仍可用于短程治疗。

  3.灰黄霉素成人0.6~0.8g/d,分2~3次口服。饭后服,疗程4周左右。因其疗程较长,疗效欠佳,目前临床已很少应用灰黄霉素治疗体股癣,仅用于头癣治疗。

  4.氟康唑每周服药1次,每次150mg,疗程3周。

  5.特比萘芬口服250mg/d,疗程2周;或第1周口服250mg/d,以后隔日服250mg,总疗程3周。

  (三)中医药治疗

  本病中医称为“圆癣”、“钱癣”。以外治为主。

  1.土槿皮30g、百部30g、蛇床子15g,50%酒精240ml,浸3~7日,去渣,外擦患处,每日2~3次。

  2.青木香60g、50%酒精240ml,浸泡3~7日,去渣,外擦患处,每日2~3次。

  3.鲜羊蹄跟(土大黄)捣烂,或用醋磨汁,涂搽患处,每日2~3次。

  4.鲜大蒜汁涂搽患处,每日2~3次。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1-06-06 06:14: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寿命多少年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病情较轻,且控制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预期寿命可能仅减少5-10年;但如果病情严重,频繁急性发作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寿命可能会缩短10-20年甚至更多。如果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当慢性支气管炎处于病情较轻阶段,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较轻,每年发作次数较少,且肺功能基本正常,通过积极治疗与日常良好管理,对寿命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能严格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坚持规范治疗,在疾病稳定期按医嘱使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像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其寿命可能接近正常预期寿命,减少的时长可能在5年左右。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频繁出现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下降,如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此时寿命缩短可能较为明显,可达10-20年甚至更多。除病情本身严重程度外,治疗依从性对寿命影响显著。若患者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使用药物,可延缓疾病进展,对寿命的不良影响就会减小。在急性发作期可按医生指示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控制感染,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喘息症状,病情能得到较好控制。但如果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减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加速肺功能恶化,缩短寿命。另外,并发症也会影响寿命,若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进一步缩短寿命。对于并发肺源性心脏病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手术,但需严格评估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与肺功能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雾霾等有害气体。加强锻炼,如进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寿命。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慢性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慢性支气管炎通过积极治疗,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难以实现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其发病主要是长期受到有害气体、感染等因素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倒伏、杯状细胞增生,气管、支气管软骨变形、萎缩,管腔逐渐狭窄等症状。这些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就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此外,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广泛且难以完全避免。吸烟是主要诱因之一,然而在生活中,除了主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环境普遍存在。即使患者本人戒烟,仍可能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持续刺激呼吸道。同时,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雾霾等充斥在生活环境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隔绝这些有害颗粒。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普通感冒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很难保证患者不被感染。这些诱发因素持续作用于呼吸道,可能不断加重支气管的炎症,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容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患者及时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另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较大程度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专用药阿斯美是什么药
阿斯美即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并非慢性支气管炎的专用药,其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可用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考虑使用阿斯美时,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阿斯美由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四种成分组成。盐酸甲氧那明可抑制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症状。那可丁是一种外周性止咳药,能抑制咳嗽反射。氨茶碱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还有一定的强心、利尿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是抗过敏药,能减轻气道高反应和过敏症状,缓解因过敏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和咳嗽。四种成分协同作用,可有效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存在喘息、频繁咳嗽且伴有气道高反应或过敏因素时,阿斯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但使用时需注意,阿斯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偶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眩晕、心悸等。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8岁以下儿童以及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用药过程中,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什么是慢性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特征是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这些症状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活动后更为明显。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首先,环境因素在慢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处于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环境中,支气管黏膜会受到慢性刺激,从而引发炎症反应。此外,吸烟也是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降低其防御功能,使得支气管更容易受到感染。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和吸烟量的增加,患病率也相应上升。除了环境因素和吸烟,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肺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和损伤。在临床表现上,慢性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除了长期咳嗽、咳痰和喘息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时,肺部可能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引发其他并发症。针对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和管理,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药物治疗是慢性支气管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左氧氟沙星、右美沙芬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其次,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戒烟、避免吸入烟尘和雾霾等刺激性物质、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锻炼等,均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病情恶化。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