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防治夏季“热”出的三大皮肤病

  --广州军区总医院开展国际护肤护足周

  随着温度升高,夏季皮炎、日光性皮炎、足癣多形性日光疹痱子皮肤病患者日渐增多。皮肤病在夏天尤为“猖獗”,瘙痒难耐、病情反复让人法安心工作,更法安心入眠。“特别是在夏季,青春痘、皮炎、足癣,这些皮肤病在皮肤科门诊中最常见,对于患者来说如何掌握正确的护肤非常重要,且是能够及时预防皮肤病的关键所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杨慧兰教授在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起的“关注皮肤健康--第五届'5.25'护肤公益宣传活动”中说道。

  日光性皮炎患者误用激素十年漫长求医路

防治夏季“热”出的三大皮肤病

  山东50多岁的刘女士十年前因为日光性皮炎去到当地医院就诊,为了求效果医生竟然在药方中加入了含有激素的软膏,从此刘女士的病情就在急速好转与再次发生来回变换,一次次的用药让刘女士的皮肤变得更薄,脸上的毛细血管也变得更脆,导致每次复发的病情比上次更为厉害,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脸部浮肿,一说话就流出黄色渗液。十年的漫长求医从山东到安徽在到北京,最来到了广州军区总医院。

  “其实这位患者属于敏感性肌肤,在夏季特别容易招惹皮肤病,但是她先是寻求护肤品的帮助,再到后来长时间使用了含有激素的软膏,导致病情变得更为严重。”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杨慧兰教授提醒道;“夏季最易发生皮肤炎症,许多患者这些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容易使皮肤损伤加重,出现皮肤糜烂、破溃、流黄水,严重的还会继发感染。得了夏季皮炎后,不要自己买药涂擦,应该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止痒的药膏或口服药治疗。治疗时间一般要半个月,用药3天后,症状就可以得到控制,7天后病情差不多稳定,半个月后红疹就基本消退了。如果发作期不尽快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有的还可能转变成湿疹等其它慢性皮肤病。”

  夏季青春痘高发看病患者青年占到八成

  炎炎夏季,大量出汗,油脂分泌旺盛,易造成毛孔堵塞,皮肤长痘,而且夏季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痘痘更容易感染,所以夏季进入了痤疮的高发期。令人烦恼的青春痘不仅影响面容,更会挫败自信,严重影响病人的各种人际交往。“在我们皮肤科,大概有70%-80%的青年患者是来看青春痘的,对于青春痘的治疗,除了严重的需要采取一些医学手段外,正确的日常脸部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杨慧兰教授阐述道。

  “对于比较容易长青春痘的年轻人来说要避免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放平心态,保持愉快的情绪。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温水洗脸,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更不能用多油脂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免皮肤毛孔受阻。在食方面,应控制食用脂肪糖类,少吃奶油蛋糕、冰激凌、巧克力,少吃、蒜、辣椒、少饮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切记不要吸烟、不要酗酒,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保持大便通畅。另外,对于青春期痤疮,不管轻重程度都不要用手挤压搔抓,以免挠破造成细菌感染,愈后留下难以消退的疤痕或色素沉着,影响面部美观。”

  足癣来临患者应尽量保持脚底干燥

  家住广州的林先生,今年30多岁,双脚患有足癣多年,一直都没有正规治疗过。这段时间,天气太潮湿了,他的脚趾很痒,他忍不住用手挠,结果把脚抓破了,此后,脚趾缝中有脓液渗出。林先生到药店买了治疗足癣的软膏涂上。涂了几天,不见足癣好转,脚反而更烂了。他只好向医生求助。

  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慧兰教授说,林先生的足癣是浸渍糜烂型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林先生错误地使用膏状的软膏,把脚“捂”得更烂了。已经“出水”的足癣,要保持皮肤的干燥,要用干爽的粉剂抗真菌药物来治疗。

  “对于足癣患者来说,一定要首先清楚自己属于哪一型,不同型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记住一定不要用带激素的软膏,一般来说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最有效,在护理上面要时刻保持鞋的干燥,清洁,不要和别人共用一双鞋,避免交叉感染。”

  “中国护足护肤周”

  “5.25护肤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倡议并设立,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历时五届,其中“5.25”为“我爱我”谐音,活动旨在通过义诊和普及宣传让人们深刻理解皮肤健康的重要性。让大众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建立起向专业皮肤科医生进护肤咨询的正确认识,以此应对我国民众在皮肤健康方面的严峻问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通讯员:曾顺香)

2011-05-30 01:21: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冻疮化脓溃烂怎么办
冻疮发展到化脓溃烂阶段,情况较为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恶化,包括清洁伤口、消毒处理、保持干燥、药物治疗等。1、清洁伤口:这是处理冻疮化脓溃烂的首要步骤。使用生理盐水缓慢且轻柔地冲洗伤口。生理盐水性质温和,能有效清除伤口表面堆积的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以及其他杂质,为伤口营造一个清洁的愈合环境。2、消毒处理:完成伤口清洁后,需用碘伏进行消毒。碘伏具有高效的杀菌能力,且对皮肤的刺激性极小。以化脓溃烂的伤口为中心,采用从内向外环形涂抹的方式,涂抹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1-2厘米,确保伤口及其周边可能受感染的区域都能得到充分消毒。3、保持干燥:应尽量让冻疮化脓溃烂部位处于干燥通风的状态,避免沾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沾到水,必须立刻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棉球轻轻蘸干水分,切不可来回擦拭,以免导致伤口破裂加重损伤。必要时,可使用风扇等工具帮助伤口加速干燥,但要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风力过大对伤口造成刺激。4、药物治疗: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将药膏均匀涂抹在伤口表面,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当发现冻疮出现化脓溃烂时,患者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外科就诊。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保暖措施,尤其是冻疮好发部位,可佩戴手套、穿厚袜子等,防止冻疮部位再次受寒,加重病情。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长冻疮是气血不足吗
长冻疮并不是代表气血不足。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群,建议加强保暖措施。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厚的衣物、手套、帽子等,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冻疮主要是由于皮肤在低温、潮湿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引发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体表血管会强烈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核心体温。但持续的寒冷会使血管麻痹而扩张,血液瘀滞,组织液渗出,形成冻疮。这一过程主要与寒冷刺激直接导致的血管功能异常有关,并非直接由气血不足引起。即使是身体健康、气血充足的人,若长时间处于低温潮湿环境,且保暖措施不到位,同样容易长冻疮。其次,长冻疮的人群分布广泛,并非仅局限于气血不足者。在寒冷地区的户外工作者,如边防战士、野外勘探人员等,通常身体素质良好,气血状态正常,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长时间受寒冷侵袭,冻疮发生率很高。另外,儿童也是冻疮的高发群体,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逐渐完善,多数不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但这类人群皮肤相对娇嫩,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弱,且活动量大易出汗,若未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在低温环境下就容易长冻疮。这表明冻疮的发生更多取决于外部寒冷环境以及个人防护情况,而非气血状况。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肉类、蛋类等,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上有冻疮用什么药好
脸上有冻疮用冻疮膏、维生素E乳、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问题,脸部出现冻疮会影响外观,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及时遵医嘱用药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恢复。1、冻疮膏:其主要成分有樟脑、硼酸、甘油等。樟脑可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硼酸有一定抗菌消炎功效,能预防冻疮部位继发感染;甘油能滋润肌肤,防止皮肤干裂。使用时,清洁脸部冻疮部位后,取适量药膏轻轻涂抹。适用于未破溃的冻疮,能缓解红肿、瘙痒,帮助冻疮消退。2、维生素E乳:其富含维生素E,这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改善皮肤微循环,增强皮肤细胞活力,促进受损皮肤修复。对于脸部冻疮,可在清洁后涂抹,轻轻按摩至吸收,每日可多次使用。尤其适用于冻疮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情况,可滋养肌肤,减轻因寒冷导致的皮肤损伤,助力冻疮恢复。3、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此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还具有抗炎、抗渗出等作用。用于脸部冻疮,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肿胀、疼痛,对已形成的冻疮硬结有软化作用。涂抹时要避开眼周等敏感部位,在冻疮初期使用效果更佳。脸部用药需谨慎,用药应清洁双手与脸部。若冻疮破溃,不建议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加重。用药期间,注意脸部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尽量少用冷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围巾等,给脸部皮肤营造温暖环境,利于冻疮痊愈。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次氯酸消毒液和酒精消毒液哪个好
在消毒效果方面,次氯酸消毒液表现出更强的杀菌能力,尤其对于病毒的杀灭效果更佳;而在安全性方面,酒精消毒液则相对更为温和,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较小。因此,在选择消毒液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消毒需求和场景进行权衡。次氯酸消毒液能够直接穿透细菌或病毒细胞,破坏其细胞组织的蛋白质以及核酸等生命物质,从而迅速使病毒和细菌在短时间内死亡,达到高效消毒及杀菌的效果。这种杀菌能力使得次氯酸消毒液在应对多种微生物感染时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病毒的杀灭能力优于酒精。相比之下,酒精消毒液虽然也具备消毒灭菌的作用,但其杀菌速度相对较慢,且对病毒的杀灭能力有限,通常无法达到完全杀灭病毒的效果。然而,次氯酸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氯气,这种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经呼吸道吸入后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甚至具有致癌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次氯酸消毒液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其见光分解产生氯气,并确保使用环境的通风良好。而酒精消毒液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相较于次氯酸产生的氯气,其危害相对较小。此外,酒精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较弱,对人体呼吸道的刺激也较小。对于需要高效杀菌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次氯酸消毒液;而对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或者对病毒杀灭效果要求不高的日常消毒,可以选择使用酒精消毒液。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消毒液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