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出汗多易致皮肤病 流汗多伤身

  三伏天还远着呢,天气已经热得不。上班挤公交挤出一身汗,下班在球场和跑步机上又是一身汗。

  事实上,每天24小时,人身上的300万个汗腺都在不停出汗。大多数夏季皮肤病都和出汗相关。如果工作忙起来忽视了补充水分,还可能去医院泌尿科“报到”。出汗多少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提醒1:“出汗排毒”没有科学依据

  从西医的角度解释,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

  湘雅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向亚平说,人需要一个恒定的体温,不管夏季冬季,300万个汗腺都在不停出汗。一般气温超过30℃,汗往外冒,这是显性出汗,体温随之下降。而在30℃以下,看起来没有汗珠,但是体表一直在挥发汗液,也就是非显性出汗。科学统计,人每天在不知不觉中挥发的汗液达到600毫升。

  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资深专家解发良提出的是中医观点。人体出汗,是为了协调阴阳平衡。不出汗,可能是阴液亏虚,也可能是阳气匮乏。适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侵袭。

  不少美容院和健身中心打出了“出汗排毒”的招牌。汗里难道还有毒?事实上,汗液的成分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不到1%是尿素乳酸等成分。两位专家都认为,这跟“毒”是两码事。夏天,有的人身体长子、痱子,这是中医理论中的“毒”,而出汗是把闭阻在体内的“邪气”排出。而西医中,汗腺不是代谢器官,只起到平衡体液的作用。

  提醒2:锻炼身体只需微汗

  向亚平介绍,大多数夏季皮肤病都和出汗相关,比如汗疱疹子、手足癣等等。夏天还是尿结石的高发期。炎热让身体出汗过多而脱水,尿液浓度升高,结晶的几率也就高了。高温作业者易患上结石,脑力劳动者尤其是没有按时喝水习惯的人,也得小心。

  那么体育锻炼大汗淋漓,是不是也对健康有害呢?解发良说,中医有“汗血同源”的说法,流太多汗耗损阳气,是伤身体的。他举例说,专业运动员经常高强度锻炼,所以长寿者不多。夏天最好在室内运动,以微微出汗为极限,皮肤摸起来感觉潮湿时就应该休息会儿。汗如雨下,没必要,中医里“过度就是病”。

  当然,即便在三伏天,也还是要让皮肤感受到大自然的温度。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在户外活动一下,对健康是有益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曾少粧)

2011-05-16 00:00: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身体出汗多是大病征兆吗
一般情况下,身体出汗多不一定是大病征兆。身体出汗多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发热、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征兆。 1、正常现象 如果天气比较炎热,或者患者进行了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出汗多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衣物,或者适当饮水的方式进行改善。 2、发热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出汗、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3、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异常多汗。可能与精神因素、用药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铝溶液、明矾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出汗多、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放射碘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范围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就会有出虚汗的表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患者出汗多容易造成脱水现象,需适当饮水、喝淡盐水等来调整水电铁质平衡。出汗后要做好自身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凉受寒引起寒气入侵,容易产生上呼吸道感染、身体冰凉等不良症状。
贾金靖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出汗多是不是病
通常情况下,出汗多是不是病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免对病人自身健康产生影响。其一般分为可能不是病、可能是病两种情况。 1、可能不是病 如果病人长期从事疾跑或踢足球等剧烈运动,人体基础代谢功能运转速度较快,可能会有自身热量过高现象,需要通过汗液排出,降低体内热量,从而引起患者皮肤表面汗液分泌上升。如果未伴随自身体型过于消瘦、手部异常抖动等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此时,一般属于正常状态,通常不是病,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注意适当休息以及饮食即可。 2、可能是病 如果病人长期处于碘元素摄入过高、情绪变化幅度过大、激素分泌紊乱、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状态,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刺激,可能会有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高,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此时患者出现皮肤表面汗液分泌上升、手部异常抖动、身材过于消瘦等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异常,此时便有可能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缓解。 患者出现皮肤表面汗液分泌过多,建议适量补充淡盐水,以免造成自身电解质紊乱。另外,平时不可频繁食用碘元素含量过高的食物,以免对甲状腺组织造成影响。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出汗多什么原因
糖尿病出汗多可能是生理因素、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所致,但也可能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造成的。 1、生理因素 室内环境温度高、剧烈运动、被子厚、通风差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患者汗液增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体温中枢调节降温的一种表现,不用进行特殊治疗。通过房间开窗通风、更换被子后,适当休息后可改善症状。建议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洗澡。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因为体内血糖水平长期偏高,从而使体内神经出现损伤,发生病变,引起植物神经病变,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出汗异常增多的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注意营养充足,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相关激素过多导致的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感染、精神因素、碘摄入过多等有关。会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出现怕热、出汗、多食消瘦、食欲亢进、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入睡、心慌、手抖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用药治疗期间应该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 糖尿病出汗多,除以上原因以外,还可能是神经病变、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徐洁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新冠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发生出汗多,一般是体表温度上升导致,但也不排除是自身免疫过于低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发作程度加重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上述发作因素选择合适方法改善以上症状。 1、体表温度上升 如果病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刺激,上述病原体可能会对病人自身颅脑神经系统产生影响,造成颅脑神经调节机体温度功能受损,出现体表温度上升。出现体表温度上升后,可能会影响自身正常基础代谢功能,出现皮肤汗液分泌量过大的症状。如果体表温度上升后,但未达到发高热范围,需要使用温毛巾擦拭病人身体表面辅助改善以上症状,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缓解不适。 2、自身免疫力过于低下 如果病人经常处于不爱运动或频繁吸烟喝酒等不良状态,对自身免疫器官产生影响,发生自身免疫器官反应速度下降,可能会有自身免疫力低下等现象。如果病人此时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对自身健康产生的影响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皮肤汗液分泌过多、干咳等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六神丸、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缓解以上症状造成的影响。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发作程度加重 如果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未采取合适方法治疗疾病,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发作加重,对病人进行正常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出现汗液分泌量上升、呼吸较为急促、胸部发闷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内的呼吸内科开展肺部CT扫描等检查,医生会根据上述检测结果,使用川贝枇杷膏、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改善。必要时也可以呼吸机维持人体血氧饱和度。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疾病发作后病人使用退热药物等因素有关,建议病人根据上述发作因素选择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不好,夏季出汗多可能是身体在呼救吗
心脏不好在夏季出汗多可能是身体在呼救,但也可能是生理因素、气血不足、气虚、阴虚等原因导致的。1、身体在呼救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等,可能会导致体液排出障碍,从而引起身体水肿、盗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等强心剂药物进行治疗。2、生理因素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缓解不适症状。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主要是由于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气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疲倦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红枣、枸杞等食物进行调理。4、气虚气虚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久病不愈等因素引起的。由于气虚,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虚弱、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提高抵抗力。5、阴虚阴虚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久病不愈等因素引起的。由于阴虚,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滋阴的食物,如桑葚、银耳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