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婴儿湿疹护理中的饮食原则

  湿疹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俗称“奶癣”,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这种病病因复杂,内因主要与婴儿时期皮肤角质层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化物比较丰富、皮肤对各种刺激因素敏感的特性有关,因此肥胖或过敏性体质的婴儿更易患病。当婴儿受到毛织物品的机械性摩擦,吸入灰尘及进食牛奶、蛋、鱼、、牛羊肉等致敏物质,或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等洗剂洗皮肤时就会发病。

  婴儿多在出生1~2个月开始出疹,湿疹多长在面颊、颧部、眉间和额头,严重时四肢躯干都会出现。最初为两个面颊发痒和潮红,小儿常常转动头部摩擦或用手抓搔,很快出现红斑、小米粒样丘疹,熟后变为疱疹,水疱破损后流出黄色液体,变干后形成黄痂皮;湿疹也有干燥型,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白色糠皮样脱屑论哪种湿疹,都有剧烈的瘙痒,因此,小儿常常烦躁和哭闹不安,影响食欲和睡眠。如果过分抓挠还会引起皮肤感染和局部淋巴结肿大,这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若继发感染,湿疹没有什么危险,但常因日光、紫外线、湿热等物理诱发因素,使病情加重。由于症状时轻时重,常常复发,父母常十分担心,其实婴儿湿疹大多数可自愈,只有少数迟迟不愈而迁延到幼儿期或儿童期。因此,家长对婴儿湿疹不必过度紧张,只要学会如何进家庭护理,帮助患儿度过这段时期即可。

  1.尽量查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首先观察小儿是不是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清等动物蛋白;观察母乳喂养时母亲吃鱼、虾、蟹等动物食品后婴儿 湿疹会不会加重,如果是,则要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品。

  2.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不用碱性肥皂洗皮肤,不用各类 化妆品、 香水,不用过烫水洗患处,洗澡不宜过频。

  3.室温不宜过高,外出时不要让太阳直晒有湿疹的部位,否则会加重湿疹痒感。勤给婴儿换衣服,衣服宽松些,不能太厚太紧,细布全棉织品的衣服最好。

  4.房间保持空气畅通,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灰尘刺激皮肤。

  5.婴儿湿疹的治疗应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切不可滥用抗生素,不要随便使用单方、偏方。可以口服扑尔敏和葡萄糖酸钙药物来降低皮肤的过敏性。

  6.湿疹发病期间不要做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避免接触单纯性疱疹患者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食不当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当孩子出现了湿疹后,除到医院就诊外,还应检查饮食喂养是否得当,尽可能找出致病因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为了防治湿疹,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量采用母乳喂养,一般来讲,人奶容易引起湿疹,极个别者也可由母乳引起。

  2.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也便于家长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

  3.如系某些食物过敏,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儿逐渐适应。吃鸡蛋时,试着单吃蛋黄,不吃蛋白,必要时可选用植物蛋白质食物。

  4.已患了湿疹的孩子,应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5.给患儿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6.避免孩子过胖,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总之,在合理安排小儿饮食及科学护理基础上,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湿疹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即使一时控制不满意,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湿疹也会逐渐消失。

(责任编辑:杨娟)

2011-03-28 02:13: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脾胃虚挂中医院什么科
脾胃虚一般可以挂中医院的中医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 1.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主要是治疗内科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如果患者出现脾胃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消化内科:消化内科主要治疗胃肠道疾病,包括胃炎、肠炎、胃溃疡等。如果患者出现脾胃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内分泌科:脾胃虚也可能是长期情绪不佳、思虑过多等因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针灸科: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的情况,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5.推拿科:推拿科主要是通过手法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如揉按腹部、按揉足三里穴等。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到推拿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肌炎中医能治好吗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对中医治疗敏感的肌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肌炎病情严重、已造成严重肌肉损伤,或对中医治疗反应不佳,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情早期,当肌炎仅表现为肌肉轻度疼痛、乏力,尚未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及严重脏器受累时,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将肌炎归为痿证、痹证范畴,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若为湿热浸淫型,以清热利湿中药组方,如苍术、黄柏、薏苡仁等配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缓解肌肉酸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代谢。这类患者多数能在数月内症状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对于中晚期肌炎患者,肌肉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肌肉萎缩,甚至累及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引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时,中医治疗难度较大。此时,单纯中药调理难以快速修复已受损的肌肉纤维,逆转脏器功能损害。另外,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对中药吸收不佳,或者病情复杂,证型不典型,中医辨证困难,可能导致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制定,在这些情况下,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肌炎。如果怀疑患有肌炎,如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疼痛、乏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病情较轻者,可尝试中医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及时联合西医治疗。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结缔组织病中医能治好吗
结缔组织病通常无法仅依靠中医治好。这类疾病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中医难以达成彻底治愈的效果,多需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结缔组织病本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不仅侵犯皮肤、关节,还可能影响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发病涉及基因易感性,特定基因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感染)触发下,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身体。中医理论虽从整体辩证论治,但面对如此精细且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难以从根源上纠正免疫紊乱,阻止疾病进展。中医治疗以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为主。中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来改善症状,像雷公藤等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难以精准对应结缔组织病的免疫发病环节。针灸推拿主要针对关节肌肉症状,对于内脏器官受累的严重情况,如狼疮性肾炎、皮肌炎累及心肌,难以发挥实质性治疗效果,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器官功能,无法实现对结缔组织病的彻底治愈。确诊结缔组织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复诊。目前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为主,能有效控制免疫反应,延缓病情进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患者可辅助中医调理,改善体质、缓解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