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养宠物易致5种小儿皮肤过敏

  宝宝皮肤过敏以红、肿、瘙痒结痂脱屑为特征的发炎皮肤疾病。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宝宝一旦皮肤过敏就会反复抓挠、哭闹、不能安睡、严重的还会造成食欲不振,进而影响精神状态。

  尘螨引起幼儿皮肤过敏

  尘螨:尘螨是中国人群最常见的过敏原,几乎八成的过敏来自尘螨。但与它的普遍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甚至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幼儿有很多时间待在卧室里,因此卧室环境控制非常重要。床垫、枕头和被子可以用防螨套包裹,每周以70℃以上的热水清洗寝具外套;不要使用地毯、填充式家具和填充式玩具;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以控制尘螨和霉菌的生长。除此之外,尘螨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其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它们对人们特别是成长中的儿童所构成的危害十分巨大,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智健康,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宠物身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容易引起过敏

  避免饲养有毛宠物:例如:猫、狗等带毛的宠物,因为动物皮屑和排泄物不但非常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而且还极益引起病变。

  日本医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1岁前生活在饲养猫和兔子等动物的家庭,可明显增加罹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但饲养犬类并不会导致患病几率的上升。从事该项研究的专家介绍说,促使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并不是宠物毛导致的虱子增殖,而是与宠物的种类有着某种关联。

  为了调查过敏性疾病与家庭饲养宠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以广岛市内的大约1.1万名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就1岁前家庭内是否饲养宠物以及有无过敏疾病进了调查,共有9974人完成了答卷。结果显示,1岁前家庭饲养犬类的儿童为585人,饲养猫为352人,饲养兔子以及仓鼠等啮齿类动物为132人。

  在上述儿童中,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为15.3%,哮喘为16.7%,均高于没有饲养经历的儿童。有趣的是,在室外饲养猫的过敏性皮炎发病几率,与没有饲养经历的儿童基本相同。如果在室内饲养,几率则高约1.6倍。在室内饲养兔子和仓鼠,发病几率将高达3.1倍。此外,哮喘在8岁前的治愈率,曾经饲养猫和兔子等宠物的儿童,也低于没有饲养经历的儿童。

  目前,尚未搞清宠物种类与发病几率及治愈难度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一旦停止饲养猫和兔子等,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发病几率。不过,为了避免发生过敏性疾病,有不满1岁儿童的家庭,最好不要在室内饲养猫、兔子等宠物。

  环境卫生关系着宝宝皮肤的健康

  家庭卫生:宝宝的皮夫非常娇嫩,如果家庭环境卫生不过关,首先就会给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减少蟑螂等有害物种的繁殖,勤洗勤晒被褥,保持地面窗帘等物的清洁干净,定期给宝宝的餐具、玩具、衣物进行消毒,都可有效抑制过敏源。帮助宝宝拥有健康细嫩的皮肤。

  潮湿霉变易导致皮肤过敏

  潮湿霉变易过敏:霉菌易生长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浴室和地下室。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可减少霉菌和花粉的暴机会;冷气机滤网也需常清洗。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1-03-11 00:45:00浏览1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产前诊断检查什么
孕妇产前诊断主要检查胎儿染色体、胎儿结构畸形、遗传疾病以及孕妇自身健康状况等方面。建议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产检,按时完成各项检查,不要错过最佳检查时机。1、胎儿染色体:包括羊水穿刺、绒毛取样、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脐血穿刺等。通过分析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或检测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可诊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兹综合征等和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2、胎儿结构畸形:主要通过超声检查来实现,包括早孕期的NT检查、中孕期的系统超声筛查和晚孕期的超声检查。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情况,如头颅、脊柱、心脏、四肢、腹部脏器等,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结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缺陷、肢体发育异常等。3、遗传疾病:对于有特定遗传疾病家族史的孕妇,可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例如,血友病、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4、孕妇自身健康状况:包括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等。这些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孕期的顺利和胎儿的健康。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做流产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进行流产手术前,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流产前的基础检查之一。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数值,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2、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旨在评估患者的血液凝固能力。流产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因此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若检查结果显示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来控制出血。3、妇科检查:通过对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等生殖器官的观察和触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生殖道是否存在炎症、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流产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同时,妇科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从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4、B超检查:B超检查是流产前确定孕囊位置和大小的重要手段。通过B超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孕囊在子宫内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从而判断流产手术的可行性。此外,B超检查还可以排除异位妊娠等异常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建议患者在进行流产手术前,务必遵医嘱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以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术后也应注意休息和调养,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等风险。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性产前检查挂什么科室
男性产前检查可挂泌尿外科、男科、生殖医学科等科室。若计划备孕,男性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一般需进行精液分析、生殖激素检测、染色体检查、传染病筛查等,以评估生育能力和排除影响胎儿健康的潜在因素。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主要针对男性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产前检查中,泌尿外科医生可通过检查,评估男性生殖器官的健康状况,如睾丸、附睾、精索等是否存在病变。例如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和数量,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如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善睾丸血液循环,提高精子质量。2、男科:男科专注于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在这里,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生殖器官。同时,会进行精液分析,检测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指标,判断男性生育能力。若发现精子质量异常,可能进一步排查原因,如是否存在生殖系统感染,若是附睾炎等感染引起,可能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生殖医学科:该科室致力于解决男女生殖相关问题,在男性产前检查方面,除了常规的精液检查,还会开展更深入的生殖功能评估。如进行生殖激素检测,了解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判断内分泌是否正常,因为激素失衡可能影响精子生成和性功能。若激素水平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如补充激素等。日常男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久坐,减少高温环境暴露,如泡温泉、蒸桑拿等,以免影响精子质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为备孕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产前胎心过高怎么回事
产前胎心过高是指胎儿心率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主要有孕妇情绪、运动等影响;疾病因素则涉及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心脏疾病等多种情况。孕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这也有助于胎儿的健康。一、非疾病因素:1、孕妇情绪:孕妇在孕期如果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激动,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可能会引起胎儿心率加快。一般通过孕妇自我情绪调节,如听舒缓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情绪,胎心可逐渐恢复正常。2、运动:孕妇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会使胎儿的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从而导致胎心升高。此时孕妇需要适当休息,再进行胎心监测,观察胎心是否恢复正常。二、疾病因素:1、胎儿宫内缺氧:这是导致胎心过高常见的原因之一。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当胎儿缺氧时,会出现代偿性心跳加快,以增加氧气的输送。2、胎儿心脏疾病:胎儿本身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出现胎心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通过胎儿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出生后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当产前出现胎心过高的情况时,孕妇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胎儿超声、胎心监护、孕妇自身的身体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