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

  1.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中成药六神

  【制用法】 六神丸5~20粒以米醋2~3滴化开,涂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另以六神丸8~10粒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

  【效 用】 均可在1周内治愈。

  2.柿子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 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效 用】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鲜马齿苋适量。

  【制用法】 将马齿苋洗净后,用刀切碎放入蒜臼内,捣烂成糊为止,涂敷患处,日换2次。

  【效 用】 消炎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4.蜈蚣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蜈蚣3条。

  【制用法】 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

  【效 用】 治疗带状疱疹。

  5.醋半夏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陈醋10份,生半夏2份。

  【制用法】 先将生半夏研末,纳入醋液浸泡12小时后,取棉棒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次。

  【效 用】 治疗带状疱疹。

  6.雄黄醋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雄黄、醋各适量。

  【制用法】 将雄黄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

  【效 用】 祛风湿,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7.番薯叶冰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 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患处。

  【效 用】 解毒消炎。用治带状疱疹。

  8.蚯蚓韭菜根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鲜韭菜根30克,活蚯蚓20克。

  【制用法】 将两味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均匀,置瓶内放阴凉处备用。用时外涂患处,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药液外溢。每天涂2次。

  【效 用】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9.醋调地锦草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鲜地锦草、醋各适量。

  【制用法】 将鲜地锦草洗净,加入醋少许,捣烂敷于患处。

  【效 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带状疱疹。

  10.醋调海螵蛸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海螵蛸、醋各适量。

  【制用法】 将海螵蛸研为细末,与醋调匀,敷于患处。

  【效 用】 解毒收敛。适用于带状疱疹。11.蜂胶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蜂15克,95%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 将蜂胶加入95%酒精内,浸泡7天,不时振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即得蜂胶酊。使用时用棉签蘸蜂胶酊涂患处,每日1次。涂药期间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效 用】 解毒,燥湿,止痛。主治带状疱疹。

  12.浓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老茶树叶适量。

  【制用法】 研细末,以浓茶汁调涂,1天2~3次,治好为止。

  【效 用】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13.空心菜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鲜空心菜适量。

  【制用法】 将空心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成细末,用茶籽油搅成油膏状,在患处以浓茶汁洗涤,拭干后,涂搽此油膏,1天2~3次。

  【效 用】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约3~5天后痊愈。

  14.蜈蚣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蜈蚣适量。【制用法】 将蜈蚣置于瓦片上,以文火焙干,研为细粉,加少许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涂搽患处,一般每日3~5次。

  【效 用】 解毒,镇痛。用治带状疱疹。

  15.菊花叶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菊花叶适量。

  【制用法】 将菊花叶洗净,捣汁,调白酒抹患处。

  【效 用】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16.青蒿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青蒿草半斤(1次量)。

  【制用法】 将青蒿草煎汤洗患处,每日洗3次。

  【效 用】 清热凉血。治疗带状疱疹。

  17.金樱子叶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金樱子嫩叶1把。

  【制用法】 将金樱子叶捣烂,米泔水浸1夜,搽患处。

  【效 用】 治疗带状疱疹。

  18.半边莲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半边莲1把。

  【制用法】 捣烂敷患处,或取汁抹患处。

  【效 用】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19.高锰酸钾治疗带状疱疹

  【药 方】 高粉末适量。

  【制用法】 用高锰酸钾粉末或颗粒,按1克高锰酸钾加50毫升水的比例配制成2%的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用此溶液反复搽洗患处,每日2次,连用3天。

  【效 用】 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可释放出,有杀菌及腐蚀病变组织作用,使皮损结痂而愈。治愈率89%。

(实习编辑:杨淳)

2011-05-07 00:00: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神经衰弱主要有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调理方法可从一般调理、药物调理、药物治疗、物理调理等方面入手。一、症状:1、精神易兴奋: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弱刺激就可能引发患者联想和回忆增多,且难以自控。其机制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异常,导致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高。2、易疲劳:易疲劳是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即使从事的是轻度脑力或体力劳动,也容易感到疲劳,且休息后难以缓解。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大脑神经细胞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能量过度消耗,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失调。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在神经衰弱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长时间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可能与大脑持续兴奋,难以平静有关。睡眠中多梦、易惊醒,睡眠浅且不连续,这是因为大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影响了正常的睡眠周期。二、调理:1、一般调理:基础性调理措施着重于生活方式优化。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2、药物调理:在症状显著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药物辅助。对于睡眠障碍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阿普唑仑,焦虑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长期依赖。3、物理调理:非药物性干预手段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症状。水疗和温泉疗法可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定期监测症状变化,建立症状日记,就医时提供完整病史资料。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加强原发病管理,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药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维生素B1、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若老年人长期失眠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睡眠监测、心理评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查病因并指导治疗。1、谷维素:对于老年人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谷维素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恢复平衡状态,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该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需要遵医嘱进行。2、维生素B1:当老年人因神经衰弱失眠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可促进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营养神经细胞,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失眠症状。该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其他治疗失眠的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3、艾司唑仑:在治疗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时,艾司唑仑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深度。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副作用,次日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所以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一般建议短期应用,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4、佐匹克隆:相比一些传统安眠药,佐匹克隆的成瘾性相对较低,对老年人常见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失眠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不过,使用时同样需要按照医嘱,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口苦、口干等。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晚上睡眠不好,早上也不要赖床。减少白天午睡时间,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影视节目或大量进食,可营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如果失眠问题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食物最佳调理
神经衰弱失眠可通过多种食物进行调理,主要包括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富含镁的食物等。但需注意,食物不能代替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1、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转化为5-羟色胺,进而转化为褪黑素,这两种物质对调节睡眠至关重要。牛奶是常见的富含色氨酸食物,睡前饮用一杯温热牛奶,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此外,火鸡肉、燕麦、香蕉等也含有丰富色氨酸。2、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意义重大,可参与神经递质合成,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全麦面包、糙米、豆类等富含此类维生素。全麦面包相较于普通白面包含有更多营养成分,日常可作为主食选择;糙米保留了米糠等营养部分,熬粥食用利于吸收。3、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莲子、百合、酸枣仁等食物具有安神功效。莲子可煲汤或煮粥,其含有的莲子碱等成分能宁心安神,缓解心烦意乱,帮助入眠;百合常用于烹饪菜肴或制作甜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对神经衰弱失眠者有辅助调理效果;酸枣仁可研磨成粉冲服,或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药膳。4、富含镁的食物:镁元素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改善睡眠。坚果类食物如杏仁、腰果,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镁。杏仁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入菜肴、烘焙食品中;腰果口感香脆,适量食用可补充镁;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菜,日常烹饪方式多样,常食用有助于补充镁。对于神经衰弱失眠者,除选择上述食物调理外,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以建立稳定生物钟。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若失眠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把神经衰弱叫什么
中医没有神经衰弱这一确切病名,通常将其归属于不寐、郁证、心悸、健忘等范畴。神经衰弱的多种症状在这些中医病症中能找到对应描述,中医会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角度来认识与治疗。不寐主要对应神经衰弱中的睡眠障碍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等,中医认为这多由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等原因所致。心脾两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心肾不交致水火不济,扰动心神;肝郁化火则邪火扰心,均会引起睡眠问题。郁证与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症状相关。神经衰弱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中医认为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就会出现情绪方面的异常,还可能伴有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此外,心悸、健忘也与神经衰弱有关。神经衰弱患者可能有心慌、心跳加快等心悸症状,以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忘表现。心主神明,心气血不足或心阴亏虚,虚火扰心,都可能导致心悸、健忘,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对于疑似神经衰弱的人群,建议尝试中医调理。可通过中药辨证论治,根据具体证型选用合适方剂。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调节气血经络。还应注意生活调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志刺激,适当运动锻炼,以促进身心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