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湿疹 适度用激素和抗生素

  湿疹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有很复杂的发病原因,与个人情绪、压力关联度高,其实专业医生的治疗往往用药很少。最好不要自己买药,治疗效果不好,再找医生,治疗起来也会很麻烦。

  冬末春初,空气干燥,是湿疹的高发期。

  轻度湿疹不要过度用药

  患者母亲:我的孩子7岁了,3岁开始腿上就有湿疹,时轻时重的。重的时候痒得厉害,不抹药就睡不了觉,轻的时候没事人一样。有的人说轻的时候治疗能除根,是这样吗?

  专家答疑:应该是在重的时候治疗。湿疹的发作与病因有关,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其中内因与遗传、体质等有关,而消化不良、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感染、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内部环境的不稳定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外在因素如天气变化、食、吸入物等,其中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湿疹最常见的诱因。由于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湿疹很容易反复发作。

  正确的治疗方式是在病情比较严重时治疗,可以用一些敏的药物内服,外用一些药膏缓解症状,而在病情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护皮肤,可以适当使用润肤露,另外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导致再次发作。原则上轻的时候不主张过度治疗,以免过度刺激皮肤。

  儿童大面积皮损别用激素

  问:我的孩子4岁了,医生给开了一些药膏,叫一天三次涂在患处。可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其中一种药膏是激素。我想请问专家,湿疹的治疗是不是必须用激素?小孩子用激素的话会不会出危险?

  专家答疑:外用的激素是要用的。

  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在成人的急性期大面积湿疹时才会用到口服激素,而孩子和局限性发作的患者都不宜口服激素,使用外用的激素药膏就可以了。当湿疹的面积太大时外用的激素药膏也是禁止使用的,以免大量吸收发生危险。

  少量外用的激素不会产生危险,但是由于孩子皮肤娇嫩,要用弱效的激素,不能长时间,也不能大面积使用。配合润肤露的使用,会使激素药膏的效果更好。

  湿疹是皮炎的一种

  问:我今年50岁了,腿上有一块皮损,有的医生说是皮炎,有的医生说是湿疹,开的药都差不多。湿疹和皮炎一样吗?

  专家答疑:皮炎是一个病理诊断,是所有皮肤炎性反应的总称,有神经性皮炎化妆品皮炎、虫咬性皮炎等很多种;湿疹则是皮炎的一种。所以说,湿疹是一种皮炎,皮炎不完全是湿疹。它们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共性。

  湿疹是能治好的,很多孩子的湿疹随着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还可能自愈。湿疹本身的致病因素相当复杂,多是由于局部的体质变化引起的,局部用药是最常见的方式。不疼不痒没皮疹就是好了。
  治湿疹 适度用抗生素

  问:我得湿疹很多年了,以前总是用一些复方药膏,最近医生给我开了一种抗生素。湿疹怎么还用抗生素?

  专家答疑:急性湿疹往往在使用激素的同时会配合抗感染药物,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湿疹的发生与某些微生物感染有关,如胆囊炎会诱发湿疹;2.湿疹的皮损出现了继发感染。有一点很重要,慢性湿疹往往伴有感染,因为炎症会影响皮肤的生理屏障。许多感染性湿疹的发生可能与皮肤局部原发的微生物寄生有关,也叫做感染性湿疹。

  这时就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了。不过在使用中要注意减少过敏现象,外用的制剂多为复方制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最不希望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出现影响美观的表皮和真皮萎缩、激素所致的真菌或细菌感染等。

  不同部位不同用药

  问:我前年开始经常皮肤瘙痒,尤其是阴囊部位,每到夏天都特别难受,医生说是湿疹。去看病时医生给我开了3种药膏,说是在不同地方使用的。有必要这么复杂吗?

  专家答疑:完全有必要。面部和外阴就不能用激素来治疗,以免出现色素沉积。医生在用药时要根据不同部位的皮肤特点、药物的强度、浓度、性质等做出判断,所以用药细分很有必要。

  阴囊湿疹不容易好的原因是因痛苦难耐的“痒”而抓,越抓皮肤就越受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部位敏感,大家忌讳就医,许多人自己用热水清洗患部,或者用万金油、薄荷药膏等刺激性药物擦拭,初期状况有所改善,过后还会反复。还有一些患者自己随意买些这种激素类的药膏,这些药的使用有严格要求,用不好很容易产生副作用和抗药性。没有医生指导的错误外用,可能给治疗造成困难。

  不要私自用秘方

  问: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介绍验方、秘方什么的,比如我孩子小的时候有尿布疹,一直不见好,听邻居介绍说用菜籽油点中药紫草,用紫草油一抹没几天就好了。这些秘方我能不能照着用?

  专家答疑:最好是不要用,非常想用的话,先咨询一下有关的医生。因为在皮肤病的治疗药物中,以往的验方、秘方中往往含有汞、砷等成分,一开始用的时候往往显得非常有效,但是时间一长,这些有害的成分吸收到身体里,会造成肝、肾损害等严重的后果。

  紫草是一种有收敛作用的中药,它对修复皮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自使用有2个问题,一是有些人会对紫草过敏,二是浓度不好掌握。而尿布疹是条件致病的疾病,当不用尿布的时候自然也就好了。所以每次换尿布的时候注意清洁,晾干小屁股,再涂上润肤露保护皮肤,尿布疹也就好了。

  中医的调理主要是指辨证施治,所以药方是一个人一个样子的,买现成的药物很难适合每一个人。在中医的体系里,有些湿疹是要“发”的,所以有时吃了药会显得更重了,目前不主张这么用。

  专家特别提醒

  从预防角度,下面几个方面要重视:

  1.洗澡:不要天天洗澡;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洗澡。

  2.使用润肤,湿疹最怕的是干燥。

  3.对得湿疹的人要特别强调休息,目前很多患者重视不够,休息能够缓解压力,调节生活规律,促进皮损恢复。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2-09 01:49:00浏览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脸起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脸起皮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水分流失过多导致的常见问题,可能由干燥、过敏、皮肤病或不当护肤引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湿修复、抗炎治疗、调整护肤习惯和饮食调理。1、保湿修复:保湿是治疗脸起皮的基础措施。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能够修复皮肤屏障并锁住水分。对于严重干燥的皮肤,可使用含有尿素或乳酸的保湿霜,软化角质并促进修复。保湿产品需每日多次使用,尤其在洗脸后立即涂抹,以增强效果。2、抗炎治疗:若脸起皮伴有红肿、瘙痒等炎症症状,需进行抗炎治疗。局部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药膏,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过敏引起的起皮,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抗炎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导致皮肤依赖。3、调整护肤习惯:不当护肤是脸起皮的常见诱因。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或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减少去角质频率,避免过度清洁或摩擦皮肤。使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损伤,选择物理防晒剂减少刺激。护肤步骤应简化,避免过多产品叠加使用。4、饮食调理:饮食对皮肤健康有重要影响。增加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坚果、深海鱼等,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和抗氧化。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补充胶原蛋白或口服保湿剂,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对于面部皮肤干燥起皮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以免加重皮肤负担。若起皮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加重,或者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皮肤科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手肘干燥起皮、粗糙正常吗
手肘干燥起皮、粗糙可能不正常,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问题,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可能的原因包括营养缺乏、皮肤屏障受损、长期摩擦或某些皮肤疾病等。手肘干燥起皮可能与维生素缺乏有关,尤其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缺乏。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其缺乏可能导致皮肤水分丢失过快,从而引起干燥、脱屑。维生素A对皮肤角质化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角质层代谢异常,出现干燥、起皮现象。此外,手肘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布较少,本身保湿能力较弱,容易因干燥而出现粗糙和脱皮。手肘干燥起皮还可能与长期的物理摩擦有关。例如,工作时手肘频繁与桌面接触,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进而变得粗糙。此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过度清洁或接触刺激性物质,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起皮。某些皮肤疾病如鱼鳞病、银屑病、慢性湿疹等也可能导致手肘皮肤出现类似症状。处理手肘干燥起皮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营养、保持皮肤湿润和减少摩擦。对于维生素缺乏,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食物进行改善,如坚果、胡萝卜、菠菜等。对于皮肤干燥,建议使用含有透明质酸、尿素、维生素E等成分的保湿乳液,以增强皮肤的保湿能力。同时,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减少手肘与粗糙物体的摩擦。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龟裂起皮怎么回事
皮肤龟裂起皮主要由气候干燥等非疾病因素,以及手足癣、鱼鳞病等疾病因素引起。如果皮肤龟裂起皮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一、非疾病因素:皮肤缺乏足够的水分和油脂,角质层水分含量降低,就会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出现龟裂起皮的现象。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流失快,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二、疾病因素:1、手足癣: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其中角化型手足癣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龟裂、脱屑,这是因为皮肤癣菌感染后,引起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和龟裂。治疗可遵医嘱外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2、鱼鳞病: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脱落异常,使角质层增厚,形成鳞屑,同时皮肤的保湿功能受损,导致皮肤干燥和龟裂。目前无法根治,主要是对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等药物,以改善皮肤角化,减少鳞屑。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和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水,有助于皮肤健康。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臭起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脚臭起皮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非疾病原因如鞋袜不透气、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皮肤干燥等和疾病原因如足癣、湿疹、掌跖脓疱病等。一、非疾病原因:1、鞋袜不透气:穿着不透气的鞋袜,如胶底鞋、尼龙袜等,会加剧脚部出汗,为细菌和真菌提供滋生环境。这种潮湿、闷热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导致脚臭和起皮。2、不良卫生习惯:不定期清洗双脚、不更换袜子或鞋子等不良习惯,会导致细菌和真菌在脚部大量繁殖。此外,长期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物品,如水泥、油漆等,也可能导致脚部皮肤干燥、起皮。3、皮肤干燥:尤其在冬季,空气湿度低,脚部皮肤水分蒸发快,容易变得干燥、起皮。皮肤干燥不仅会导致起皮,还可能使皮肤出现裂纹,进一步加重脚臭。二、疾病原因:1、足癣: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真菌分解角质蛋白和汗液中的尿素、乳酸等成分,会产生含有臭味的代谢物。足癣患者常伴有瘙痒、水疱、脱屑等症状。2、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可能由过敏、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足部湿疹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皮,同时伴有瘙痒、红斑、水疱等症状。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真菌的感染,从而加重脚臭。3、掌跖脓疱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感染、吸烟等因素有关。患者脚底等部位会出现无菌性脓疱,消退后可能出现皮肤起皮、脱屑等症状。对于脚臭起皮问题,建议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子。定期清洗和更换鞋袜,使用抗菌肥皂或洗剂清洗双脚。对于因疾病引起的脚臭起皮,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