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接触性皮炎 中医辨证治疗

  接触性皮炎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皮炎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因素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有致敏性,在高浓度时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3类,1、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2、植物性: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3、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香料等。

  1、原发性刺激: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

  2、变态反应: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常见症状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此外还有一些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临床类型。 

  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如内裤染料过敏者皮损可呈裤形分布;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者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后者疱壁紧张,内容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常自觉瘙痒灼痛,搔抓后可将致病物质带到远隔部位并产生类似皮损。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去除接触物后经积极处理,一般1~2周内可痊愈,一流暂时性色素沉着。交叉过敏、多价过敏及治疗不当易导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转化为亚急性和慢性。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如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长期反复接触可导致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

  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的范围规定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并且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诊断原则是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进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不是在工作期间有接触性皮炎的出现就可以被判定为是职业性的,大家不要有这种误区。它的诊断标准有两种:

  1、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急性皮炎呈红斑、水肿、丘疹,或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密布丘疹、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呈现糜烂、渗液、结痂。自觉灼痛或瘙痒。慢性改变者,呈现不同程度浸润、增厚、脱屑或皲裂。

  2、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损表现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表现。自觉瘙痒。

  接触性皮炎中医辨证疗法

  风热型【证见】 皮疹发生于上部,并可见发热恶寒疲乏不适,自觉瘙痒。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1、主方消风(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各9克,苦参、牛蒡子、黄芩各12克,生地黄25克,金银花15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l剂。

  热象较重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夹湿者,加木通、苍术各9克。

  2、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下部,并可见发热,口苦,口渴,疲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肝胆,利湿热。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各12克,木通9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5克,鱼腥草、土茯苓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瘙痒较明显者,加蝉蜕9克、白鲜皮12克。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气血两燔型【证见】 皮疹泛发全身,并见畏寒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渴。舌质红绛,苔黄干焦,脉数

  【治法】 气血两清,泻火解毒。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

  处方:水牛角30~6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黄、土茯苓各3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黄芩、赤芍、栀子、玄参各12克,知母、牡丹皮各9克,黄连、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紫雪丹或新雪丹,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12-23 00:33:00浏览1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喝粥对糖尿病人的影响
喝粥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饥饿感增加、营养不良、胃肠不适、便秘等,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1、血糖升高 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体内后会引发血糖升高。如果患有糖尿病,是不建议经常喝粥的,容易导致血糖持续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2、饥饿感增加 粥的排空速度比较快,给机体带来饱腹感的时间比较短,出现容易饿的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进食,长时间下去会导致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3、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喝粥,可能会使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诱发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 4、胃肠不适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一次性喝太多粥,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5、便秘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喝粥,而且喝的粥比较多,可能会使胃肠器官加重负担,从而出现便秘的情况。建议患者多喝水,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香蕉、火龙果等,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建议患者平时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粥类等含糖量过高的食物,避免过量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炸鸡、奶油蛋糕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持续低烧怎么回事
低烧一般指低热。糖尿病人持续低热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导致的。1、生理因素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下。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由于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如果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如果患者感染了肺结核,可能会出现持续低热、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机体代谢亢进的病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出汗、体重减少等症状,部分糖尿病人也可能会出现该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常见于糖尿病后期,可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芥末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能吃锌硒铬片吗
锌硒铬片通常是一种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剂,旨在通过补充这些元素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糖尿病人能否吃锌硒铬片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缺乏相关微量元素且医生认为需要补充时,可以适量服用;但如果已经摄入足够或存在过量风险时,则应避免服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服用。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铬元素尤为重要,因为其能增强胰岛素的活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如果糖尿病人存在铬元素缺乏的情况,适量补充锌硒铬片可能对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患者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的锌硒铬片,确保产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符合标准。在服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了解适合自己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但如果糖尿病人本身并不缺乏锌、硒、铬等微量元素,或者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如饮食、其他补充剂等摄入了足够的这些元素,那么再额外补充锌硒铬片可能会导致微量元素过量,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该情况下,患者应避免盲目服用锌硒铬片。 此外,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同时还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过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