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瘙痒 试试艾灸拔罐疗法

  瘙痒皮肤病是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多数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全身性瘙痒皮肤病有内因和外因等因素。常见的内因有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病、妊娠、神经性及神经精神性瘙痒、药物食物过敏、自身中毒、酗酒等。外因包括环境因素(季节、气温、湿度、工作场地等)、生活习惯(使用碱性强的肥皂、穿着毛衣或化纤物)、皮肤情况(皮肤干燥、皮肤萎缩)等。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一处、多处呈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的瘙痒,有时还可有烧灼、蚁等感觉。瘙痒的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不一,与季节关系明显,用酒类、浓、吃海鲜、情绪刺激、衣服摩擦,甚至某些暗示等均可使瘙痒发作或加重。

  瘙痒性皮肤病与中医“风瘙痒”“痒风”相类似。病因多因风邪所致,即诸痒皆属于风和虚。“血虚生风,风盛则痒”。治宜养血(凉血)润燥,祛风(疏风)止痒,利湿、寒、清热,止痒。治疗时令患者先取仰卧位,充分暴出肚脐,将火罐拔于肚脐(神阙穴)处,留罐5分钟(视之皮肤潮红充血为度)。起罐后随即将麝香风湿膏外贴于肚脐处,防止拔罐后外受风寒导致肚痛、腹胀。接着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瘙痒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1寸左右),以患者自觉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根据瘙痒面积大小每处施温和灸10~20分钟。肚脐眼处拔罐每周2次,瘙痒处温和灸每日1次,连续施术15天为1疗程

  中医认为,无论是虚实寒热哪种邪气所致的瘙痒性皮肤病,皆可用温和灸治之,利用艾灸时热力渗透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再配以神阙穴拔罐,由于该处联系全身经脉,通过经气循行可以交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在此拔火罐刺激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

  患者平时还要注意穿柔软宽松的内衣,宜穿棉制、丝织品,不宜穿毛制品。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限制饮用酒类、浓茶、咖啡及辛辣食品,少吃鱼蟹等动风发物,多吃蔬菜水果,即可在拔罐艾灸消除症状之后慢慢达到治愈目的。顺便提醒一下,长期顽固性全身性瘙痒或老年性瘙痒患者要特别注意有无内脏疾患或恶性肿瘤存在。外用的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12-08 00:25:00浏览2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医疗CV是什么意思
医疗上,CV一般是指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将导联线连接到身体不同部位的心脏和血管上,并通过仪器采集数据并绘制出图形。该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此外,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以及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则可能是由于患有上述疾病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方式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疾病的患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控制病情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对症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