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冬季风大 预防宝宝荨麻疹

  伴随大风和大幅度的降温,许多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趁机而来,其中,风疹荨麻疹会传播的非常严重。这两种疾病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不过,每当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得非常明显。

  什么是风疹、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同时,常见的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出现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

  风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大风降温之后,就开始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

  预防风疹和荨麻疹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卫生:荨麻疹的发生由于与过敏原有关,所以,应该经常清洁常住环境,不要让过敏原有机可乘;

  休息:如果发现不幸“中招”,那么就应该注意休息,多喝水,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和食物。同时,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加强营养。还可以就近到医院去注射疫苗,打好预防针;

  居家:对于可以不用外出的人群,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尽量减少外出量,以免被他人传染。同时,由于这两种疾病会引起身体的一些非常敏感的反应,因此,应穿着宽松、棉质、柔软的衣服。谨防衣服过紧,导致皮肤更严重的反应;

  忌口:对于已经发病的人群,由于这两种疾病来得快,进程猛,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忌口,一些常见的“发物”,例如:海鲜、羊肉、巧克力、花生等等都不要再吃了;

  保暖:大风降温时期,千万不可再穿着单薄的衣服,爱美的女孩也一定要穿上保暖的厚衣服,不要有裸的皮肤在外,以免因为不小心,最后引得全身起包或者发烧,得不偿失。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12-01 00:51:00浏览2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罗雯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中国卫健委推荐新冠用药
新冠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国卫健委推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药的种类有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等药物。 1、退热药物 主要是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由于患者大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因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 2、止咳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二氧丙嗪等。很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可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金刚烷胺、奥司他韦、连花清瘟等。这些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而控制病情发展。使用抗病毒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同时要注意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禁用。 4、抗菌药物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免疫力通常比较低,可能会伴随细菌感染的发生,通常需要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例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除以上药物外,还可以有免疫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新冠肺炎目前尚无确切药物,需积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监测。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民姜片的功效
通常情况下,民姜片可能指姜片。姜片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辅助治疗风寒感冒等功效,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解表散寒 姜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寒痰咳嗽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姜片进行治疗。 2、温中止呕 姜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胃寒呕吐的情况,可以适当遵医嘱使用姜片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温中止呕的效果。 3、温肺止咳 姜具有温肺止咳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肺寒咳嗽,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姜片进行缓解,可以达到温肺止咳的效果。 4、解鱼蟹毒 姜具有解鱼蟹毒的功效。如果患者食用了鱼蟹之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姜片进行缓解,可以达到解鱼蟹毒的效果。 5、辅助治疗风寒感冒 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风寒感冒等疾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姜片进行缓解,可以达到辅助治疗风寒感冒的效果。 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姜片,避免盲目使用,诱发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