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物理性皮肤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皮肤病 > 其他物理性皮肤病

寒冷季节积极防治冻疮攻略

举报/反馈
2010-11-03 07:23:0039健康网

  “一年生冻疮冻疮年年有”,冻疮是很多人在寒冷季节的噩梦,由于天气寒冷而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会使受冻皮肤苍白变淡紫,出现发硬并有水肿。开春遇暖后皮肤又会由苍白转为紫红,发热发痒,严重者甚至出现皮肤末端或敏感处溃破,而且冻疮病程缓慢,容易复发。但有心人士也有绝招:“我从不会得冻疮的,但治疗冻疮我很有经验,让人平时多击打沙袋,使毛细血管扩张通畅,男人用粗沙子,女人用细沙子,坚持一冬,终身不再患疾。”冻疮究竟为何方神圣?让人深感恐惧,却也让人淡然处之呢?它的发病原因是怎样?病发后有何有效痊愈方法么?又该如何在发病之初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杜绝冻疮呢?

  其实在同样低温条件下,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是安然无恙的,这是因为,除了寒冷之外,生冻疮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

寒冷季节积极防治冻疮攻略

  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二、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

  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三、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

  患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四、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

  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

  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小、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只有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才能采取有效预防冻疮的措施。

  对于冻疮的具体治疗,医生建议:

  一、对于轻微冻疮,可每天用30--40℃温水浸浴患部12次,无水者,可同时在患部用手按摩20分钟,以促进血液流通,使受冻部位的组织恢复正常。有水泡时,可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敷以樟脑膏,希涅夫斯革软膏或桑寄生软膏。

  二、已有明显深部坏死时,用50%酒精或高渗盐水湿敷,加速局部干燥和促进分界线形成,以便考虑切除坏死组织。给予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抗感染。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马上要进入寒冷冬季,我们首先应注意预防保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营养不良贫血及易患冻疮者应加强营养;入冬后注意保暖,特别要关注四肢末端,耳廓等好发部位;外出时皮肤宜涂油脂,避免长久接触寒冷潮湿,保持皮肤干燥;对好发部位可经常进按摩及温水浴,改善血液循环。

  还有更方便的预防冻疮的方法:

  一、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二、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三、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四、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自我防护,也可有效防止冻疮的发生,要做到“六勤”、“五不要”。“六勤”即:

  一、勤进行体能活动,锻炼耐寒能力。

  二、勤准备防寒物品,保持身体暖和。

  三、勤换鞋、袜和鞋垫。

  四、勤用热水洗脚,保证脚部血液畅流。

  五、勤活动手脚和揉搓面部。

  六、勤互相督促,互相关爱,共同防治冻伤

  “五不要”,即:不要穿潮湿、过小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防冻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金属;不要在冻伤后用火烤、雪擦、冷水泡和捶打患处。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