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气温骤降 小心皮肤病高发

  天气变凉,注意防病

  秋风起,人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因而肌肤也开始呈现“紧张状态”。近日,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采访时了解到,因皮肤变得紧绷、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刺痛等症状来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专家提醒:近来气温明显降低,由于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皮肤敏感性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带状疱疹秋季“倾巢出动”

  王女士最近心情不太爽。前不久,感觉自己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还稍稍有些发热。原以为没什么大事,可是没想到,过了几天,腰上开始出现一些丘疹,后来又变成水疱,水疱壁还明亮亮地吓人。王女士被这些水疱吓坏了,赶紧到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咨询专家。专家解释,她所患的病是带状疱疹,是一种秋季常见皮肤病。

  据该院皮肤科许惠娟主任介绍,带状疱疹俗称“串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发疹前数日往往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大,患处感觉过敏神经痛,皮肤会出现局部潮红,之后会出现密集性丘疹。这些丘疹会迅速变为水疱,水疱沿身体一侧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其特点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病毒一旦侵犯脊神经或脑神经节,使患者疼痛难忍。它可长期潜伏于神经组织内而不发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即可发病。愈后极少复发。

  专家提醒说,要预防带状疱疹,换季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诱发该病毒发作。同时,要注意合理休息,不要熬夜。在食上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平时也要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可对症使用一些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以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皮肤瘙痒惹人烦

  刘老师是某高校的教授,曾有过全身过敏,以前表现为湿疹,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后痊愈。但是从9月中旬开始,他的双小腿前边的皮肤变得粗糙、干裂,痒得厉害。白天工作时忍不住两腿互相搓,夜晚更是不停地用手抓。擦了治皮肤病的药,可是效果一般;用热水烫,当时感觉很舒服,可一旦不烫,痒又来了。晚上盖上被子,痒得更厉害。实在撑不下去了,他才来到该院皮肤科求治。专家确诊他患的是皮肤瘙痒症

  许主任介绍,皮肤瘙痒症是秋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因为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同时,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如洗衣粉等,这就极易引起瘙痒。如果患者在瘙痒时抓挠,就会引起继发性皮炎。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瘙痒剧烈,长期不得安眠,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专家提醒说:对于患有这种瘙痒症,且每逢换季时节病情就较重的患者,建议注意“忌嘴”。对于鱼、、酒、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其次尽量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如洗衣粉等;当皮肤瘙痒时,切忌抓挠或用开水烫,可搽一些药膏或服用抗过敏药物。

  水痘患儿猛增

  张女士的孩子近几日前胸后背皮肤出现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子,有的疹子有水疱,有的水疱抓破后变成结痂,同时瘙痒,经小孩一抓,浑身血肉模糊。去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为水痘。

  据许主任介绍,近期门诊患水痘的患儿比往期多了不少。病毒入侵后,先在患儿的呼吸道繁殖,继而侵入血液,大约经过2周的潜伏期开始发病。一般起病较急,有发烧、头痛咽痛、四肢酸痛不适。之后不久就会自头面部和躯干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变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圆形小水疱。

  专家特别提醒家长,小儿出水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水痘,以免痘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细菌,由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引起败血症

  秋季也别忘抹防晒霜

  专家还指出,到了秋天,往往容易让人忽略了紫外线的存在。原本比较活泼的皮脂和汗水的分泌会慢慢减少,皮肤也较易干燥,在夏季为了预防紫外线侵入而变厚的皮肤,在秋天已逐渐变薄,因此更应该留意紫外线,外出最好也和夏天一样擦上防晒面霜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让表皮保持充足的水分。不要让皮肤长时间地暴在紫外线之下。饮食中,每天都不可以缺少蔬菜、水果、海藻、鱼、牛奶,尤应摄取足够的质和矿物质,它们可以抑制皮肤发炎,并具有增白肌肤的功用。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10-21 00:35:00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热的出汗吹风扇又觉得冷
发生热的出汗吹风扇又觉得冷,可能与脾胃阳虚、自身饮食不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等因素有关。 1、脾胃阳虚 若长期处于暴饮暴食、经常处于寒冷环境、氧气含量过少等因素影响,影响脾胃气体运行功能,出现脾胃内阳气下降,诱发脾胃阳虚,出现热的出汗、吹风扇时又感觉身体发冷、食欲下降等症状。若处于气温偏高的环境会热的出汗,但又怕冷,吹风扇会觉得冷。需要遵医嘱使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治疗。也可选择艾灸治疗,可选用中脘、胃俞通过艾灸等物理疗法改善。 2、自身饮食不当 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常常不按时吃饭等行为,对胃内阳气阴气等成分产生影响,造成胃内阳气阴气失调,诱发胃气虚,引起发热出汗,但吹风扇后又易觉得冷、饭后腹部发胀、舌苔发白等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四君子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治疗。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注意避免食用辣条、麻辣烫等油腻、辛辣的食物,保持规律健康的饮食。 3、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若长期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对自身温度会产生影响,易导致自身体表温度过高。为降低人体体表温度,可促进汗液分泌,从而降低热量。吹风扇后会加快皮肤表面汗液蒸发速度,此时可能会有吹风扇人体感觉发凉、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担心。可以通过调整风扇转动强度,缓解身体发冷等症状。也可以适当添加衣物,提高抵御寒冷能力改善以上现象。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伤风感冒等疾病有关,建议根据上述发作原因选择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不觉得冷但是打喷嚏流鼻涕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不觉得冷但是打喷嚏流鼻涕多考虑是室内环境干燥导致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室内环境干燥 可能是由于室内的空气比较干燥,从而导致鼻腔黏膜出现干燥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来改善室内空气。 2、上呼吸道感染 可能是由于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外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4、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反应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急性鼻炎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促进病情恢复。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为什么有人特别怕冷
有人特别怕冷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阳虚、脾虚等原因导致。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当中,不注意自身保暖,就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特别怕冷的症状。建议患者平时要做好保暖工作,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2、身体虚弱如果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体内的气血运行也会比较缓慢,当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身体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平时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虚弱的情况。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可能是因为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会出现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疲倦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阳虚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可能是因为长期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久病不愈、先天体质差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手足温度低、精神疲倦、怕冷、身体浮肿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脾虚脾虚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当患者脾虚时,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怕冷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增强自身的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什么病特别怕冷
通常情况下,比较怕冷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 1、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自身保暖,导致身体受凉,可能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出现怕冷、头痛、鼻塞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感冒灵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治疗。 2、贫血 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的血液疾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导致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怕冷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低血糖 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导致身体的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怕冷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或者是机体代谢降低等原因引起的。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怕冷、乏力、心率减慢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受限的症状。同时,由于心脏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四肢供血不足而出现四肢冰凉和怕冷的症状发生。建议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心态。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身体特别怕冷是怎么回事
身体特别怕冷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阳气不足、气血两虚、体内湿气重以及外感风寒等因素所导致。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辨证论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则可能会出现畏寒的情况发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移动到温暖的环境中后症状即可缓解。2.阳气不足:通常是由于先天体质差或者饮食不当所致,比如经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阳气温煦能力下降,从而会出现身体发凉的症状。通常可以遵医嘱通过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3.气血两虚:多是由于长期久病不愈或者是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所致,容易耗损大量的气血,所以会影响到四肢末端正常温养,也会造成肢体寒冷的情况发生。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阿胶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等药物来进行治疗。4.体内湿气重: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下,就很容易引起体内的湿气过盛,当大量湿气聚集于脾胃时就会形成困脾纳运失职的现象,使患者出现手脚冰凉以及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此时可配合医生通过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外感风寒:若因天气变化未及时增添衣物,受到风邪侵袭机体而外感风寒,也可导致上述情况,还可伴有头痛、恶寒、无汗等症状。此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荆防败毒散、午时茶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能与肝郁气滞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中医科就诊,完善望诊、问诊等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特别怕冷怎么调理
通常情况下, 女性特别怕冷可以通过日常调理、服用药物、艾灸等方式进行调理,女性特别怕冷多考虑是穿衣不当、缺乏运动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气血不足、肝气郁结、肾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穿衣不当 若是天气比较寒冷,患者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身体出现怕冷的情况。建议患者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桂圆等。 2、缺乏运动 如果患者平时长期久坐不动,可能会使体内的血液循环流动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发冷的现象。建议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跑步、瑜伽等,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3、气血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过度劳累,可能会耗损体内大量气血,使身体过度消耗造成气血不足。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吃补益气血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还可遵医嘱服用驴胶补血颗粒、阿胶补血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气郁结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不佳,可能会使肝疏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气机运行不畅造成肝气郁结,便可能会出现情志抑郁、易怒、肢体怕冷、胸闷等症状。患者可以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也可遵医嘱口服柴胡舒肝丸、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改善。 5、肾虚 如果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损伤肾气导致肾气虚,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身体怕冷、盗汗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后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