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再次提醒:3种食物少碰,肾会感激你

63岁的郭大爷,退休后一直没停下来过。他就是个勤快人,在家忙完农活,也会去附近找找散工打打。

郭大爷身体底子一直不错,能吃能睡,平时喜欢吃咸鱼和红烧肉,经常蒸上一碟咸鱼,一条鱼就能吃好几天;一顿红烧肉就能吃好几碗饭,喜欢腌制食品的他,偏好重口味,有时候煮面条吃,也得往里面加上一块腐乳……

今年3月,郭大爷感觉到浑身瘙痒,一开始以为是工地粉尘过敏了,没有在意,在卫生院配了点止痒膏,涂抹在身上。

然而痒症并无缓解,一周不到,郭大爷全身痒得厉害,为了止痒甚至把皮肤都抓破了,身上到处都是抓痕。

老伴担心再这么挠下去,很可能全身感染,于是拉着郭大爷到县城的医院检查,结果体检报告显示:郭大爷的血磷脂偏低,皮肤瘙痒很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初步怀疑是尿毒症的可能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一、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多半是“”出来的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高达10.8%,更可怕的是,其中有100万例为尿毒症患者。

尿毒症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进入终末期,从而引起人体“中毒”的一系列表现。

尿毒症并不是尿液存在毒素,一旦发生,它的“毒性”可游走全身,引起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脑病

尿毒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根据美国公布的尿毒症四大病因,分别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此外,不少人的尿毒症都是“作”出来的:

1、吸烟:研究表明,吸烟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作用,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结构,引起尿蛋白排泄率增高,进而损害肾功能。

2、熬夜:肾脏基因有13%跟昼夜节律睡眠有关。肾脏虽然24小时维持着人体运作,但肾脏的运作也有“生物钟”,一到晚上只有部分血流在上“夜班”,运动效率降低,而熬夜会让肾脏被迫“加班”,导致肾脏受伤。

3、滥用药品、保健品:肾脏是代谢器官,吃进去的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都需要经过肾脏代谢。某些药品其实是有微量毒性的,一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也有肾毒性,若擅自滥用,很可能引起肾脏中毒。

4、经常憋尿:憋尿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停留在膀胱内,还容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回流尿管和肾脏,就会感染肾脏,从而引起尿路感染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二、皮肤出现这4个表现,或是肾衰竭的信号

很多人以为皮肤只是我们身体的一层覆盖,但其实它才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一旦皮肤出现异常,很可能暗示是肾脏疾病的可能。

1、皮肤瘙痒

瘙痒是肾病最常见的皮肤病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情绪等。引起皮肤瘙痒,可能与高磷血症有关,发病时患者瘙痒难忍,用力挠抓皮肤,引发感染

2、出现尿素“霜”

尿毒“霜”记载皮肤表面出现白色至棕褐色颗粒,是汗液中尿毒的结晶,常出现在鼻部、颈部等皮肤表面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3、色素沉着

部分肾友可能会有色素沉着的并发症,常见手掌、足趾、黏膜等皮肤明显差一个色号。这可能与一些中等分子量的代谢物在皮肤表皮聚集有关。

4、皮肤呈鱼鳞状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干燥症,患者皮肤呈鱼鳞状,可能与表皮内水分减少,皮脂腺萎缩有关。

除了上述症状,尿毒症患者常见有排尿异常,夜尿频繁或出现蛋白尿、血尿;身体水肿,肾脏受损,水钠滞留在体内;食欲不振,肾脏障碍,影响胃肠道功能;头晕眼花,肾脏损伤,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降低,引起红细胞产量下降,造成贫血。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三、3种食物或会加速尿毒症进程,尽早撤下餐桌好

饮食也会加速尿毒症的进程,一些看似“无害”的食物,对于肾友而言,很可能就是加速肾衰的“毒药”。

1、高盐食物

适当摄入盐分对身体有好处,但吃得过咸,就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从而引起体内电解质失衡,水分不易排出,进一步增加肾脏负担。

2、杨桃

杨桃酸甜可口,是很多人喜欢的水果。但杨桃也包含大量的神经毒素,对于肾脏健全的人,大量服用,也可引起急性肾衰竭,何况本就肾脏有问题的患者。

3、磷含量高的食物

人体内的磷元素需要通过肾小球排出体外,而食用含磷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坚果等,势必会加重代谢负担。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尿毒症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想要与预防疾病发生,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夜晚23点前,应该调整状态,保持规律睡眠;平时要少坐多动,通过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增强肾脏功能。

尿毒症是“作”出来的?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参考资料:

[1]《尿毒症比你想得更普遍!如何预防尿毒症?》.中国公众健康网 .2022-01-04

[2]《肾病患者8大常见皮肤表现,你知道几个?》. 医脉通肾内频道 2018-04-24

[3]《CKD专栏|肌肤会说话—肾病皮肤表现》.天津一中心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 .2021-04-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3-03-24 11:52:49浏览1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的说法不准确,糖尿病人最近胖了可能是饮食不当、运动量少、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糖尿病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1、饮食不当如果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蛋糕、肥肉等,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堆积,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黄瓜等。2、运动量少如果糖尿病人平时运动量比较少,会导致体内的脂肪无法消耗,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游泳、跳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体内脂肪的代谢,改善发胖的情况。3、药物因素糖尿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以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以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通常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能打胰岛素吗,有副作用吗
糖尿病患者能打胰岛素,一般有副作用,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皮下硬结、体重增加、水肿等。1、低血糖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部分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头晕、饥饿感、心慌、冷汗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进食,或者口服葡萄糖,一般症状可逐渐缓解。2、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胰岛素过敏,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3、皮下硬结患者长期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出现硬结,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吸收不良、皮下脂肪增生等原因所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平时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4、体重增加胰岛素能够促进合成代谢,抑制脂肪分解,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肥胖的现象。5、水肿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增多,从而出现水肿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上述副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以免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餐后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餐后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是否为糖尿病,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进行诊断。 1、不是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为7.8~9.1毫摩尔每升,峰值小于11.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小于7.8毫摩尔每升。如果在吃饭前胰岛素不断分泌,可以使餐前血糖得到控制,如果在吃饭时吃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腻的食物,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症状。并且如果胰岛素的峰值和血糖的峰值不能够重合,也会引起的血糖升高。属于机体正常的反应,一段时间后血糖可自主降至正常水平。 2、是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如果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或者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每升以上,患者还存在多尿、多食、多饮等症状,则提示是糖尿病的情况。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肾脏损伤、血管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糖尿病诊断以后,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积极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前去正规医院做糖耐量试验,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如果确诊为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