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疥疮瘙痒严重 积极防疗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老百姓俗称它为“疳疮”、“闹疮”。它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传播迅速,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晚上尤为明显),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

  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存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性生活无疑是传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

  疥疮分类:

  (1)、成人疥疮:

  主要症状是瘙痒、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结痂

  (2)、老年人疥疮:

  瘙痒严重,对疥虫反应较弱,所以无明显炎症反应。背部多见。

  (3)、婴幼儿疥疮:

  很难找到隧道和疥螨,应疹形态不典型,好发于头面部,隧道色淡而浅在,隐约如线状,基底轻度炎症而粉红色,易伴发水病,且易透过角质层窥见虫点,呈白色小点状突起。

  (4)、结节性疥疮:

  多见于明囊、臀、腹及股部。呈红棕色给节,奇痒,数月到1年以上才逐渐消退。

  (5)、挪威疥:

  (Norwegianscabies)又称痂皮性疥疮,本型系1844年Dabielsen、1848年首先在挪威报告的一种疥疮的异型,故称挪威疥疮。是一种免疫异常反应。多发于体弱、精神病、免疫缺陷和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结痂,出现角化过度的红斑鳞屑性斑块,还可出现糜烂、脓疱、恶臭,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变厚变扭曲、全身淋巴结肿大鳞屑厚,病情重,传染性极强。

  (6)、局限性疥疮。

  传染途径:

  直接感染:直接与携带疥虫的病人或动物接触以后被感染该病,是疥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般家里或单位、宿舍有疥疮患者以后,其他人再次感染疥疮都有该途径传播,传播性极强,感染人群极广。

  间接感染:是通过间接接触到疥疮患者的衣物、用品、患者接触到的家具、物品等被感染,最严重的疥疮传播强到(疥疮患者拿的钱被其他人接触都会感染疥疮,坐公交车疥疮患者抓过的扶手其他人接触都会被感染疥疮),但好多人和疥疮患者在一起生活而没有发病,主要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影响。疥疮患者发病多发生在自身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

  中医治疗疥疮的偏方验方:

  1、 内服法:

  处方一:

  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

  处方二:

  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2、外用法:

  (1)、川椒、轻粉、樟脑、雄黄、枯矾、水银各6克,共为细面;另研大枫子一百枚,与前药面搅匀,加乌桕油30克,化开和药,外擦患处。

  (2)、核桃、生猪油各30克,水银3克捣膏,擦患处。

  (3)、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克(去皮)、核桃仁七个、水银6克,共捣如泥状,外擦患处。

  (4)、硫磺20克,土槿皮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30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30克。如果继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30克,严重感染,并用青霉素。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外用温洗。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部以下,先擦皮损,后擦全身,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

  (5)、猪大板油100g,硫黄粉20g,胡椒粉20g,混合成膏,外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6)、雄黄30g,百部30g,艾叶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7)、硫黄50g,樟脑5g,百部50g,冰片2g,捣烂为末,溶于95%酒精500mL中,24小时过滤即可。用时加温,涂于患处,每日3次,共3~6天。

  (8)、地肤子60g,花椒20g,苦参60g,百部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连用7天。

  (9)、桐油90g,硫黄50g,花椒20g。首先将桐油煎沸,再把硫黄、花椒研末,入油内煎1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涂于患处。

  (10)、10%的百部酊,百部50g,酒精500mL,浸泡1周,外用每日2~3次。

  (11)、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将上述各药锉粗末,浸于酒中,加盖密封1周,即可。每晚睡前用纱布蘸药酒擦全身,连用10天。

2010-06-07 00:26:00浏览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尘肺病轻微咳嗽没有痰怎样检查才确定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在肺内潴留并引发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对于轻微咳嗽无痰怀疑尘肺病的情况,可通过职业史询问、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测试、病理检查等来确诊。1、职业史询问:医生通常会询问其从事的职业、工种,以及在该工作环境中接触粉尘的种类、浓度、时间等信息。例如,煤矿工人、金属矿山开采工人、石材加工工人等,长期处于高粉尘环境,患尘肺病风险极高。通过职业史可初步判断患病可能性,为后续诊断提供方向。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常用筛查手段,能显示肺部大致形态、纹理等,初步排查异常阴影。但对于早期轻微病变,胸部CT更为敏感精准,它可清晰呈现肺部细微结构,如发现肺部的小结节、条索状阴影、胸膜增厚等,这些都可能是尘肺病的早期表现,帮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3、肺功能测试:主要检测患者的通气功能,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等指标。尘肺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肺组织纤维化会影响肺部通气与换气,肺功能往往下降。通过测试可了解肺功能受损程度,辅助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4、病理检查:其属于有创检查,一般较少采用。通常是在患者病情需要或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进行。医生会通过支气管镜或胸腔镜获取肺部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粉尘颗粒沉积情况等,从而明确诊断。对于怀疑有尘肺病的患者,若工作环境粉尘较大,应尽早脱离该环境,避免病情加重。同时,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肺部健康。一旦确诊,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如使用汉防己甲素等药物延缓病情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锻炼,以促进疾病发展。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痰多吐不净用什么药
45岁的张先生,最近半个月来一直感觉喉咙里有痰,黏黏的咳不出来。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了止咳药,但症状没有改善。随着时间推移,痰液逐渐增多,甚至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张先生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胸部CT和痰液检测后,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是主要症状。痰液过多且难以咳出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根据《中国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我国成人慢性咳嗽患病率达10.6%,其中约40%的患者伴有痰液黏稠问题。长期痰液潴留不仅会加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痰药物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药物一览】01氨溴索:促进呼吸道黏液排出,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痰液黏稠。02乙酰半胱氨酸: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度,尤其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使用。03羧甲司坦:调节黏液分泌,稀释痰液,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适用。04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溶解黏液,促进纤毛运动,适用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排痰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药物详解】01氨溴索●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尤其适合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能同时改善通气功能。无论是由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只要存在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情况,都可使用氨溴索。●有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剂等剂型,不同剂型的适用年龄不同。口服剂型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氨溴索不宜与强力镇咳药(如可待因)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偶见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孕妇慎用,胃溃疡患者禁用注射剂。02乙酰半胱氨酸●主要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疾病的化痰治疗,尤其适合痰液呈黄绿色脓痰的患者。对于因长期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呼吸道痰液增多且黏稠的情况,也有较好的疗效。●有颗粒剂、泡腾片、雾化溶液等。口服制剂应避免与铁、铜等金属离子同服,以免影响药效。服用泡腾片时,应将其溶解在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服用,不可直接吞服。雾化吸入需配合专用装置,起效更快,15-30分钟即可稀释痰液。●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雾化吸入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胃溃疡患者禁用。03羧甲司坦●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治疗,尤其适合伴有反复感染的患者。对于因过敏、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呼吸道黏液分泌过多,羧甲司坦能有效调节黏液分泌,使痰液变稀。●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更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口服后约4小时起效。羧甲司坦和氨溴索一样,不宜与强镇咳药同时使用。●偶见头晕、胃部不适。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04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急慢性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尤其适合伴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为肠溶胶囊,需整粒吞服,不可打开或咀嚼,以免影响药物在肠道的吸收。需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建议饭前至少30分钟用凉白开送服。●偶见胃肠道反应,对其成分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其他治疗方法】1、雾化吸入治疗使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如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稀释痰液。需注意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避免药物残留。2、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特定体位,如病变在肺上叶取坐位,下叶取头低脚高位,利用重力促进痰液排出。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3、拍背排痰患者取侧卧位,护理者手掌呈杯状(空心掌),从腰部开始,由下至上、从外至内叩击背部两侧,通过振动促进痰液松动。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实用建议】1、及时就医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痰液呈铁锈色、粉红色泡沫状●伴有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持续2周以上●突然大量咳痰(每日>100ml)2、用药注意事项●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化痰药,以免药物相互作用●服用期间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3、日常护理●保持室内湿度50%-60%,可根据情况,使用加湿器或空调除湿●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一般为2-3倍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吐痰了是不是快好了
如果支原体肺炎患者吐痰的同时伴随症状改善,则可能是快好了,但如果咳痰伴随症状加重,则不是快好了。对于支原体肺炎患者,建议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咳嗽、咳痰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呼吸困难等。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从正面角度来看,吐痰有可能是病情好转的迹象。在支原体肺炎的恢复过程中,炎症逐渐得到控制,肺部的渗出物会逐渐减少,痰液的性质和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原本浓稠、不易咳出的痰液可能会变得稀薄,更容易咳出,这可能是身体在逐渐清除炎症产物的表现。同时,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的咳嗽症状通常也会减轻,吐痰的频率也会相应降低。如果患者在吐痰的同时,还伴有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乏力等全身症状改善,那么吐痰很可能是身体正在康复的信号,提示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从反面角度来看,吐痰也可能并非病情好转的表现。在支原体肺炎的病程中,尤其是在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肺部可能会出现继发感染,导致痰液增多。此时,患者可能会咳出大量脓性痰,同时伴有发热、咳嗽加剧等症状,这表明病情可能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患者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吐痰什么颜色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吐痰的颜色通常有多种情况,包括白色黏液痰、白色泡沫痰、黄色黏痰、痰中带血等。1、白色黏液痰:在疾病初期,支原体侵犯呼吸道,引发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此时,炎症反应相对较轻,没有明显的红细胞渗出或细菌混合感染,所以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状,质地较稀,患者可能感觉痰液较容易咳出。2、白色泡沫痰:随着病情发展,炎症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当气体通过这些分泌物时,就会形成泡沫,使痰液呈现白色泡沫状。这种痰液可能比白色黏液痰更稀薄,量也可能更多,患者可能会有咳嗽伴有气喘的症状,特别是在活动后,气喘可能会加重。3、黄色黏痰:如果支原体肺炎患者合并了细菌感染,或者炎症反应较为剧烈,导致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并释放各种酶,就可能使痰液颜色变为黄色。黄色黏痰通常质地较黏稠,患者可能会感觉痰液黏附在呼吸道内,不易咳出,有时需要用力咳嗽才能将痰液咳出。4、痰中带血:在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现象。这是因为剧烈的咳嗽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破损,使少量血液混入痰液中。或者炎症侵犯到肺部的小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痰中带血。血液的量通常较少,可能只是痰中带有血丝,或者痰液呈现淡红色。对于支原体肺炎患者,日常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同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咳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