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盘腰龙” 不可轻视

  “盘腰龙”在生活中很常见,医学名称为“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沿神经走行的丛集性疱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许多患者在疱疹消失后疼痛逐渐减轻,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疼痛,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身,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严重的疼痛使患者寝食难安,长期疼痛导致多数患者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自杀倾向。有研究表明,患者年龄越大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即老年人多发。老年人多合并各种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严重的疼痛在不同程度上会加重上述疾病,导致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愈发苦不堪言。

  为了不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折磨,我们需要积极面对“盘腰龙”,不可轻视。如何积极面对呢?得了带状疱疹,首先不要害怕,要知道此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除了严重的疼痛,不会危机生命。此病毒的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水痘痊愈后,此病毒潜伏在体内的神经节处。当患者免疫力下降(感染、劳累、精神打击、应用放疗化疗、免疫缺陷病等)时,此病毒再次被激活,侵犯某根或某几根神经,产生疼痛,沿着这些受累的神经出现皮疹。其次,应该前往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可以说治疗得越及时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小。

  何为积极的治疗呢?皮肤科往往仅关注皮肤上的疱疹,使疱疹尽快消退,预防局部感染固然重要,早期治疗疼痛对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重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定时、定量地应用温和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不仅可减轻疼痛促进睡眠,早期应用可以降低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可能性。非药物治疗主要为局部神经阻滞和物理治疗。

  是不是说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就没有办法了?客观地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但也不是无药可治。临床上有很多被疼痛折磨了数年的患者,几乎对治疗不报希望,但通过进行综合疗法病情好转,重现欢颜。在药物治疗方面比较成熟,国际指南提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及利多卡因贴剂为一线用药;阿片类及曲马多为二线用药;辣椒素贴剂和丙戊酸钠(德巴金)为三线药物。非药物治疗种类繁多,包括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电生理及神经调节术、脉冲射频和臭氧治疗、心理治疗及免疫疗法。对于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建议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04-28 00:35: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