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过敏也会导致湿疹

  湿疹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由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迟发型变态反应。病情容易反复,可以多年不愈。其发病往往与过敏体质及神经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皮肤过敏,目前又有哪些治疗湿疹的方法?

  湿疹表现多种多样

  专家指出,湿疹的表现多种多样,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等,可对称或不对称发生。按其皮损的表现状态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急性湿疹损害呈多形性,初起时为密集的点状斑及栗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因为剧烈瘙痒而搔抓或热水、盐水洗烫,很快会形成成片的糜烂面、红肿、渗液,并进一步向周围扩散,使皮损的境界不清。若能够及时就诊治疗,炎症会较快减轻,皮疹会逐渐消退;如延误治疗,则病变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加重或转变成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是介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过渡状态,有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伴有轻度的糜烂、渗液、结痂及鳞屑等。如果处理得当,数周内可痊愈,否则转变成慢性湿疹或再次急性发作。慢性湿疹多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转化而来。患处皮肤较肥厚,呈暗红色或褐色,表面粗糙有脱屑、结痂,出现苔藓化和皲裂,伴有色素沉着、抓痕、点状渗出等。皮损比较局限,瘙痒较剧或是阵发性,遇热或入睡时瘙痒尤为严重。病程迁延不愈,可迁延数月或数年。

  过敏与湿疹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居室内空气与人们健康的关系。专家认为,由于室内空气质量不佳而引发皮肤病的事时有发生,尤其是空调的使用很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因为空调没有及时清洁而造成过敏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当对此倍加关注。家中的空调滤尘网1~2星期清洗1次,换季使用后要彻底进行1次清洗保养,以便去除各种污物和致病的微生物。对于家中的卧具应经常清洗或晾晒。超过摄氏55度热水15分钟就可杀死螨和大部分的致病微生物。打扫室内清洗时尽量使用湿布,避免尘埃在空气中飞扬。不要使用鸡毛弹子,因为这样容易造成“灰尘转移”。有过敏症的人尽量不要用地毯,因为地毯很容易吸附尘土和一些微小颗粒,如螨虫、霉菌孢子等。

  食物过敏是日常生活中普遍性的问题,目前尚未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引起食物过敏主要是其中的防腐剂、香料、色素添加剂等物质,果蔬中以芒果、菠萝、香椿、芹菜等引起的过敏多见,海产品中以虾蟹贝类等过敏多见,尤其是不新鲜的海产品可以释放更多的组胺,导致人体过敏,因此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吃新鲜海鲜没事,而吃死海鲜以后却发生过敏现象。食物过敏的症状,往往会因为每个人体质以及食物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呼吸系统出现鼻炎、气喘、咳嗽症状;眼睛瘙痒或红肿;皮肤出现湿疹;消化系统则可能产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如果要知道自己是否对室内的空气、空调过敏,可以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过敏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接触类的过敏原以家用化学用品多见,如洗涤灵、洁厕净、洗衣粉等,还有家装材料中甲醛和苯类物质、橡胶制品、染发制品以及女性饰品等。对于一些敏感体质的人而言,这些东西也很容易引起过敏,因此,女性做家务时最好戴上手套,家装之后应通风半年以上,减少染发次数等措施可以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

  防治结合对付湿疹

  专家说,如果患了湿疹,患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用于搔抓及用热水、盐水、肥皂水烫洗。急性期切勿涂抹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应尽可能地到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做过敏原检查,积极寻找可能引起发病或加重病情的原因。较严重的湿疹在未查清病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海鲜、牛羊肉、辣椒、浓茶、咖啡等;不带仿制或假的金属饰品,避免对镍铬等金属过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远离花卉,及时清洗空调和保持室内卫生。全身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酮替芬等。单用一组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将两组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对急性或亚急性泛发性湿疹,红肿渗出较多的,可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短疗程治疗,也可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有继发感染的,还可配合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

  局部治疗分期进行,急性期宜选择温和、无刺激的药物。无渗出的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乳剂外搽;糜烂渗出明显的,可用3%~5%硼酸溶液、3%~5%明矾溶液湿敷,每次用5~8层纱布湿敷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不等;对渗出不多的,可以用化锌糊膏或油剂及激素乳膏;对慢性湿疹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2%氢化可的松霜、去炎松搽液、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肤疾宁膏等外用。在做好防护、内外兼治的情况下,湿疹会在数周获显着好转或痊愈。

(责任编辑:罗英周)

2009-11-23 10:28: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气管疾病遗传吗
支气管疾病多数不遗传,如支气管炎多因感染、理化刺激等非遗传因素引发。但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存在遗传倾向,囊性纤维化等家族性疾病也可致支气管病。但有遗传倾向不代表必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也有影响,有倾向者要定期体检监测。比如支气管疾病中的支气管炎等常见的支气管疾病通常是由感染、理化刺激、过敏等多种非遗传因素引起的。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而非直接由基因决定。例如,急性支气管炎常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支气管炎则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在治疗上主要依赖于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抗炎、止咳祛痰等措施,而非针对遗传因素的治疗。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大部分支气管疾病并不遗传。然而,某些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疾病,如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确实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过敏体质、气道反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又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支气管哮喘等遗传倾向较强的支气管疾病,其子女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应增加。此外,一些家族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等,也可能导致支气管疾病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某些支气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疾病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遗传只是疾病发生的一个可能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也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对于有遗传倾向的支气管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徐嘉文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瓷娃娃是什么病,遗传吗
瓷娃娃病一般指成骨不全症,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骨骼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成骨不全症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目前已知多个相关致病基因,其中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突变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Ⅰ型胶原蛋白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和韧性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会使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结构出现异常,导致骨骼脆弱,轻微的外力,如日常活动、碰撞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这种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父母一方患有成骨不全症,其生育的子女中,可能会有一半面临患病风险。除了基因遗传外,少数情况下也存在新生突变导致的成骨不全症。即父母双方均无致病基因,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或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基因自发发生突变,从而导致胎儿患上成骨不全症。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突变类型,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遗传风险。若家族中有成骨不全症患者,或怀疑自己可能携带相关致病基因,有生育计划时,应进行遗传咨询。通过详细的家族病史分析和基因检测,评估胎儿患病风险。孕期可通过羊水穿刺、绒毛膜取样等产前诊断技术,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骨折发生几率。在治疗方面,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遵医嘱使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有必要吗
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十分必要。对于考虑进行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检测的个体,建议优先选择具备资质、信誉良好的专业医疗机构或基因检测机构。检测前,务必与医生或遗传咨询师深入沟通,全面了解检测的目的、流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局限性。遗传性皮肤病种类繁多,症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仅依靠传统临床诊断方式,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基因检测能够精准定位致病基因的具体突变位点,为明确诊断提供关键依据。比如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其不同亚型在外观表现上极为相似,仅靠肉眼观察和常规检查很难区分,但通过基因检测,可清晰辨别出不同的致病基因,从而实现精准诊断,避免因误诊导致的治疗偏差。从家族遗传风险防控维度而言,基因检测对有遗传性皮肤病家族史的人群意义重大。通过检测明确家族中致病基因的存在及类型,可对家族成员进行患病风险评估。对于夫妻双方,如果家族中存在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在生育前进行基因检测,能准确知晓生育患病子女的概率。在孕期,借助羊水穿刺、绒毛取样等产前诊断技术,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可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而辅助夫妻做出科学合理的生育决策。若检测出携带致病基因,应定期进行皮肤及相关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端倪并及时干预。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阻肺一般能活几年会遗传吗
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能活10-20年。但这并非绝对,实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而病情严重且控制不佳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更短。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一般较好。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有效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如常用的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可迅速作用于气道,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同时,长期家庭氧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从而延长生存时间,使多数患者的生存期在10-20年之间。除了治疗因素外,影响慢阻肺生存期的因素众多。病情严重程度是关键因素,早期慢阻肺患者症状相对较轻,肺功能受损程度较小,病情进展缓慢,生存期较长。而晚期患者肺功能严重下降,常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患者的依从性,也会影响疾病的控制和生存时间,依从性好的患者往往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若患有慢阻肺,建议立即戒烟,减少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定期到医院复查肺功能,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