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滋阴平肝、镇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4例

  采用滋阴平肝、镇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4年。所有病例均经多种抗组胺药、钙剂及中药治疗,9例发作时曾反复短时使用皮质类激素。所有病例皮肤反复出现风团、剧痒,退后不留痕迹,风团为白色或红色,形状不一,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间断发作。

滋阴平肝、镇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4例

  2 治疗方法

  采用滋阴平肝、镇心安神法。处方:生地黄、何首乌、龙齿、珍珠母各30 g,赤芍、白芍、柏子仁各15 g,牡丹皮、茯苓各12 g,菊花、合欢皮、秦艽各10 g,蝉蜕6g。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4周为1疗程。夹湿者(风团色淡而现水肿)加泽泻12 g,薏苡仁30 g;夹瘀者(风团暗红或大片紫红,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加桃仁、红花各10 g,丹参15 g;食鱼肉、虾、蟹易诱发者,选加紫苏叶、鸡内金、山楂各10 g。所有病例诊时停用任何抗过敏药。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复发者。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者。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者。

  3.2 治疗结果 经1~2个疗程,治愈5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86%。

  4 病案举例

  邹某,女,58岁,退休干部。全身反复出现红色风团12年。患者12年前即将停经时,开始出现全身散在红色风团,起初自服扑尔敏即可消失,但病情逐渐加重,稍食鱼肉及辣椒、葱、蒜等及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均能导致病情复发,平均15天左右即发作1次。刻诊:患者全身散在红色风团、瘙痒,夜间为甚,有的融合成片,心烦易怒,两目干涩,心悸头晕,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西医诊为慢性荨麻疹。中医诊为瘾疹,证属阴液亏耗,肝阳亢盛。治以滋阴平肝,镇心安神。处方:生地黄、生何首乌、龙齿、珍珠母各30 g,赤芍、白芍、柏子仁各15 g,牡丹皮、茯苓各12 g,蝉蜕6 g,合欢皮、紫苏叶、秦艽、鸡内金各10 g。服药7剂后,风团明显减少,瘙痒大减,夜间入睡好转。继续服药20剂,风团全部消失。后因吃鱼、姜、辣椒,而在两大腿内侧出现2~3个风团,但不痒,照上方服药3剂即消退。续进上方20剂,以巩固疗效,随防半年无复发。

  5 体会

  荨麻疹,中医学称之为瘾疹。笔者治疗慢性荨麻疹,从“肝”入手,取得较好效果。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慢性荨麻疹病情反复发作,由于瘙痒,夜间难以入睡,心烦意乱,而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郁久而化火,劫烁阴津,出现阴液亏虚,致心肝火旺,血热壅盛,络脉壅郁;另方面,由于肝阴暗耗,肝阳偏亢,化风内动,故出现风团、瘙痒,并伴随一系列阴亏、心肝火旺之征。基本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何首乌,《本草求真》云:“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赤芍、白芍一收一散,养阴柔肝,行血中之滞;菊花、牡丹皮、蝉蜕清肝熄风;龙齿、柏子仁、茯苓、合欢皮镇心安神,共奏滋阴平肝、镇心安神之效。

  由于慢性荨麻疹病程迁延,故宜坚持守方治疗。日久则神安志定,肝气调达,火降阴复,气血和顺,诸症消失。

 

2007-08-19 17:21: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