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良性肌炎

  急性良性肌炎(acute benign myositis)比较多见,首先由Lundberg于1957年报告瑞士学龄儿童在流行性病毒感染过程中发生剧烈肌痛,其后世界各地报道渐多。此病由于流感病毒所致,主要累及两侧下肢的肌肉,以小腿肌群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可致跖屈状态及跛行,腱反射正常,无感觉异常。

  症状常在原发病后1~3天发生,伴有发热,另有厌食、头痛、腹痛、皮疹等,多在1~5天内迅速消失,恢复极快,仅个别病例可延续1周以上。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详见下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章)显著增高,症状消失后酶值亦恢复正常。血象基本正常。肌电图及肌活检可显示非特异性病变。

  本病与流感过程中所见的肌痛不同,剧烈肌痛局限于双侧小腿部,不象流感初期的广泛性肌痛。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也不同,较易区别,因后者进展缓慢,无严重肌痛和触痛,并且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治疗属于对症疗法。

2007-08-19 11:10: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上环后需要注意休息调养、保持卫生、关注身体反应以及定期复查等。若上环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大量出血、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1、休息调养:上环后需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术后建议至少休息3天,一周内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如搬抬重物等,以免节育环移位。同时还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2、保持卫生:上环后保持外阴清洁至关重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注意不要冲洗阴道,避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且在2周内禁止盆浴,可选择淋浴,降低感染风险。3、关注身体反应:上环后可能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少量阴道出血、轻微腹痛等,这通常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2周内逐渐缓解。但若发现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腹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或节育环位置异常等问题。4、定期复查:建议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通过B超检查,确认节育环是否移位、脱落,若有异常可及时处理。定期复查能及时了解节育环的位置及身体适应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上环后要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对腹部造成压迫,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补充营养。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以良好的状态适应上环后的身体变化。
李晖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水痘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水痘患者需在隔离防护、皮肤护理、病情监测等方面多加注意,这些方面关乎病情恢复与预防并发症。1、隔离防护: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居家隔离,直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在此期间,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尤其是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易感者。2、皮肤护理:水痘皮疹会引起瘙痒,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切勿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可适当修剪指甲,防止因搔抓导致皮疹破损,引发细菌感染,进而留下疤痕。若瘙痒难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涂抹皮疹处。3、病情监测:患者需留意体温变化,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同时,注意观察皮疹情况,若皮疹出现红肿、化脓、疼痛加剧等异常,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此外,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水痘引发的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若感染水痘,要严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协助其做好各项护理措施。若对病情有任何疑虑或不确定,不要自行判断处理,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专业指导。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低体重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低体重儿喂养的注意事项通常包括保证营养摄入、喂养方式调整、喂养频率调整、喂养环境调整等。1、保证营养摄入:低体重儿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发育。母乳是较佳选择,因为母乳营养丰富。如果母乳不足,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低体重儿的特殊配方奶粉,这些奶粉通常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热量,以满足低体重儿的特殊需求。2、喂养方式调整:如果低体重儿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能力,可直接进行母乳喂养或用奶瓶喂养;对于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的低体重儿,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或胃管喂养来保证营养摄入,待其吸吮和吞咽能力逐渐增强后,再过渡到正常喂养方式。3、喂养频率调整:低体重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但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又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增加喂养频率。一般建议每2-3小时就需要喂养一次,夜间也不应中断喂养,以保证低体重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4、喂养环境调整:喂养低体重儿应在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干扰和刺激,让低体重儿能专注于进食。同时,喂养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都应将低体重儿头部适当抬高,防止呛奶和吐奶。需要注意的是,低体重儿的喂养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生长发育评估,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喂养方案,确保低体重儿能健康成长。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