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付粉刺 莫陷入8大误区

  你的皮肤真的没有一点瑕疵吗?很多人虽然对皮肤上的疾病非常谨慎重视,但是有一些“亚健康”状态也不能“视而不见”。面子有多重要,现代人自然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如果粉刺长在脸上,无疑是对美丽的一种破坏。许多人往往以为这是个小毛病,不值一提,结果小粉刺变成大痤疮,后悔莫及。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常识其实并不是科学的?

  误区1:粉刺不是青春痘

  正确观点:粉刺当然是青春痘的一部分,而且有研究证明,粉刺同痘痘本是同源,而且粉刺极易引发痘痘的发生,如果只是想治好痘痘却不根除粉刺,简直是缘木求鱼。

  对策:警惕粉刺向痘痘方向发展,坚持日常的清洁护理、合理的饮食习惯。

  误区2:粉刺是正常现象

  正确观点:粉刺具有极高的发生率,但绝不是正常现象。虽然有88%的人都曾经受到过粉刺的困扰,但是,不重视粉刺的发生,就有可能出现青春痘在一夜之间全冒出来毁了你那完美约会的事情。

  对策:这可全要归咎于你平时对粉刺的听之任之。

  误区3:粉刺是因为油脂造成的,出来就好了

  正确观点:粉刺不是单纯的由油脂造成的,而是由“油脂和角质”组成的。

  对策:如果不想留下可怕的痘痕,不要动手去挤粉刺哦,把它们留给皮肤科医生和外用药物。

  误区4:粉刺是脸没洗干净造成的,黑头粉刺的黑就是明证

  正确观点:粉刺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体质,和脸没洗干净并无关系。黑头粉刺是毛囊开口的粉刺,化后变黑色。

  对策:这个黑色不是因为你脸上脏,不是洗脸所能解决的。

  误区5:卸妆油可以去粉刺,勤洗脸就能解决

  正确观点:刚才说到了粉刺的形成有许多因素,除了皮肤的表层问题,还有一些是内分泌形成的,单纯使用卸妆油或是洗面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策:做好皮肤的清洁当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维持好皮肤的平衡问题。其实“内外兼修”更美。

  误区6:勤敷面膜或去角质就可解决粉刺问题

  正确观点:毛囊里的油脂和角质往往是盘根错节地纠结在一起,就算油脂能溶出来,或是去除了表面的角质,从皮脂腺分泌出来的油脂很快又和毛囊内深层的角质不可分家,从而使粉刺再度形成!

  对策:本身的发病就是多种原因的,所以并不能使用单一的方法来解决。

  误区7:挤出来、拔出来、或是吸出来才能解决粉刺

  正确观点:有很多人喜欢到美容院或是自己在家中用粉刺针来挤出脸上的粉刺,但以上的这些方法,只能让你心情好几天,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没多久,你就会在原来的地方看见粉刺“复活”的踪迹。

  对策:更加恐怖的是,如果你没有掌握好方法,很可能会在脸上留下永久的疤痕。

  误区8:治粉刺的药都很伤皮肤,不然就是有类固醇

  正确观点:这是有些美容院为了留住客人的最常用手法。事实上,治疗痘痘的药除了可能会有点刺激或是脱皮外,几乎没有其他副作用,只要按照医生指示即可,而类固醇更是子虚乌有,和治疗痘痘没有关系。

  对策:要相信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他们有更多的专业知识。

(责任编辑:罗英周)

2009-09-21 15:43: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最容易与哪种疾病相混淆
急性心肌梗死最容易与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相混淆。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心脏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1、心绞痛 心绞痛主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短暂性的缺血、缺氧,一般情况下患者表现为胸闷、胸骨压榨性疼痛等症状,通常心绞痛的症状持续几分钟后或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可以得到缓解。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心绞痛相似,同样也会引起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两者容易混淆,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胸痛症状一般无法通过休息或服药等方式得到缓解,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意识障碍等症状。 2、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主要是由于主动脉中层的夹层出现血肿情况,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一般可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极为相似,但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症状较为剧烈,患者一般可表现为胸前区刀割样、撕裂样的疼痛症状。建议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吗啡、盐酸哌替啶等药物缓解胸痛的症状,同时还需要使用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药物控制心率。必要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建议需要及时就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替普酶、链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的病因分型
心肌梗死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原发性、继发性、突发性、PCI相关和GABG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病症,临床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心脏疼痛,常伴随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主要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原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出现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第二种是继发性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缺氧所导致,常见于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患者。第三种是突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猝死所导致,临床可见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或有心肌缺血的症状。第四种是PCI相关急性?心肌梗死,PCI指的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上又细分为4a、4b、4c三种,一般是由于进行PCI后,冠状动脉再次出现狭窄、血栓所引起。第五种是GABG相关急性心肌梗死,GABG是指冠脉搭桥术,一般是在术后突发心肌梗死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不同的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做一些柔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剧烈运动会使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的症状出现。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