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脐疝是如何形成的?小儿疝气怎么办?

  今天在专科门诊有一个高危儿宝宝39天,生长发育、吃奶、睡眠均好,面色红润,妈妈最担心的是宝宝的肚脐,生后几天就开始突起,且越来越厉害,有时还能听到“咕咕”响,全家人又担心又害怕,今天来随访是想得到医生的证实,是不是接生时没扎好脐带所造成的,准备去找接生医院麻烦。我告诉这位妈妈,宝宝的脐部突出叫“脐疝”,跟接生没有关系。就我们的临床经验,婴儿脐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经常有家长疑问,所以借此病例跟大家一起分享婴儿脐疝的相关知识。

  脐疝是如何形成的?婴儿脐疝属先天性发育缺陷。发病原因有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所以啼哭情况下,腹腔内压力增高,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

  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由于脐部缺少脂肪组织,是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婴儿脐疝治疗:随着宝宝的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脐环缺损会逐渐变小,绝大多数可在1岁左右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出现嵌顿,可以观察等待。

  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不主张使用。有的家长过于紧张,一定要采取措施,建议用“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如已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可考虑进行脐疝修补术。

  如何判断疝气嵌顿?家有脐疝宝宝,家长要注意护理,避免过渡烦躁频繁哭闹。一般情况下,脐疝软软的,用手轻轻向下按可以回纳进去,如果宝宝哭闹不安,要注意脐疝有没有崁顿,崁顿疝不能回纳,时间长崁顿的肠管缺血坏死,皮肤颜色也会变紫色,这种情况比较紧急,家长一旦发现有崁顿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63
2016-09-30 14:28:37浏览11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吗
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以免病情加重。小儿疝气是指小儿体内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正常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小儿疝气有脐疝、腹股沟疝、先天性膈疝。 1、脐疝 脐疝主要是由于小儿脐环关闭不全,导致腹腔内的肠管、网膜等组织通过脐环突出体外,通常表现为脐部突出的肿块,一般在哭闹、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在安静或平躺后肿块可缩小或消失。对于脐疝的小儿,一般在6个月之前可以使用疝气带进行保守治疗,大多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小儿脐疝超过6个月,脐环仍未闭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破孔或薄弱区,向外突出于皮下形成的肿块。对于腹股沟疝的小儿,如果年龄在1岁以内,可遵医嘱使用棉线束带或绷带进行保守治疗。但如果小儿腹股沟疝超过1岁,或者使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先天性膈疝 先天性膈疝是指小儿的食管或者胃通过膈肌的缺损进入胸腔,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对于病情较轻的小儿,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如遵医嘱使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病情较重的小儿,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经胸手术等。 小儿疝气手术一般分为传统的开刀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传统的开刀手术一般是指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腹腔镜手术是指无张力疝修补术。无论是进行哪种手术,术后都要注意伤口的护理,短时间内避免沾水,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可以不手术吗
小儿疝气是否可以不手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如果疝气较轻、可自行回纳且孩子年龄较小,有可能暂不手术;但如果疝气频繁发作、难以回纳或出现嵌顿等情况,则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小儿疝气较轻,疝块较小,在孩子安静或平卧时能够自行回纳,并且孩子年龄较小,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而自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观察一段时间。例如,可以使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防止疝块突出,但使用疝气带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合适的压力。然而,如果小儿疝气频繁发作,疝块较大,难以自行回纳,或者孩子在哭闹、用力等情况下疝块突出后不能回纳,出现嵌顿现象,即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回到腹腔内,这时候就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此外,如果孩子年龄较大,超过一岁,疝气自愈的可能性较小,也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疝气情况,尽量避免孩子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以减少疝气的发作。其次,在给孩子选择衣物时,要避免过紧的裤子和腰带,以免对疝气部位造成压迫。同时,如果孩子的疝气需要保守治疗,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疝气带等辅助器具,并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如果孩子需要手术治疗,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禁食、清洁身体等,术后要注意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孩子剧烈运动和抓挠伤口,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疝气情况有变化,如疝块增大、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