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乱服壮阳保健品 阳痿症状更严重

  人们谈“癌”色变,而对于男人来讲,另一种疾病更让他们谈而生畏,那就是ED(勃起功能障碍。许多男人认为,患了阳痿就不再是真正的男人了,因此,他们像躲避瘟疫一样拒绝它,想方设法避免它。他们吃各种所谓补药、壮阳药,由此使得市场上五花八门治疗性功能障碍的保健品卖得如火如荼,这些治疗方法都只能起辅助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ED。患上ED还需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40岁的李先生,近一年来夫妻性生活时总觉得力不从心,出现勃起硬度不够,有时还会出现性生活中途没有射精就变软的现象,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无言的烦恼。自觉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碍于面子自己买了很多关于治阳痿的保健品。刚开始服用后,感觉效果还不错,但一段时间之后,性功能越来越差,病情也越发严重。迫不得已,李先生才选择了去看医生。

  专家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李先生一样的病人,应该引起警惕。ED本来是在男性中,特别是现代社会压力大亚健康情况的社会中,一种普遍病症。但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患者渴望拥有健康,却又找不到正确的途径。所以就会有些患者轻信一些保健品或特效药,在此想提醒广大患者,勿滥用保健品治阳痿,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保健品、食疗,只能作为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想要真正治疗疾病,还是需要通过医院、医生来解决。不能单凭一本书,或者是一段话就轻易送出自己的信任,上当受骗还在其次,轻者伤财、延缓救治,重者殒命都有。

  健康提醒:ED患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不要盲目地相信各类不正规传单、秘方、书籍,如发现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大型医院去诊疗。

2014-04-01 05:17:21浏览1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看到父亲就很恐惧焦虑怎么回事,怎么办
看到父亲就感到恐惧和焦虑多考虑与早期经历影响、权力与威严感知、沟通障碍与误解、个人情绪投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等因素有关。1.早期经历影响:童年时期与父亲的互动经历可能包含了一些不愉快或冲突的场景,这些记忆深刻且潜意识地影响着情感反应,导致一看到父亲就触发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建议个人尝试回忆并分析这种恐惧和焦虑的根源,是否源于过去与父亲的某些不愉快经历或互动模式。2.权力与威严感知:父亲在传统观念中通常象征着权威和力量,这种强大的存在可能让人感到不安,特别是当感知到被评判或期望过高时,容易引发恐惧和焦虑。学会在必要时设定界限,保护自身的情感空间。不必强迫自己与父亲保持过于亲密或频繁的联系,找到让自身感到舒适的相处方式。3.沟通障碍与误解:如果与父亲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彼此无法充分理解和表达感受,就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进而在面对父亲时产生恐惧和焦虑的防御机制。在安全、适当的时候,尝试与父亲进行开放、诚实的沟通。表达自身感受和困扰,但注意方式要温和且尊重对方。通过沟通,或许能增进理解,减少误解。4.个人情绪投射:个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压力也可能影响到对父亲的看法。例如,当前面临的其他压力源可能使个人对任何潜在的压力源,包括父亲都感到更加敏感和焦虑。如果自我调整困难,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5.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对于父亲有特定的期待或幻想,而现实情况与之不符时,可能会产生失望和沮丧,进而转化为恐惧和焦虑。这种落差可能源于对父爱、认可或支持的渴望。建议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积极的事物上,如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进行身体锻炼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个人多与同龄朋友接触,扩大自身的交际圈,从而改善对父亲的恐惧和焦虑感。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父亲梅毒变成了神经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神经病一般指的是认知行为障碍。父亲得了梅毒后出现了认知行为障碍,可能是由梅毒本身发展引起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改善病情。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患者的皮肤黏膜出现丘疹、脓疱等皮损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皮损破裂,容易形成溃疡。此外,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骨骼、关节、脑神经等部位,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当患者的神经系统遭到梅毒螺旋体破坏后就会发生神经系统梅毒,患者会出现脑膜炎、脑膜血管病变、脑梗死等情况。所以若患者不积极治疗梅毒,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会发展为梅毒性神经系统梅毒,出现认知行为障碍。因此建议患者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红霉素肠溶片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劳逸结合,有助于减缓病情的发展。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