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腮腺炎延误治疗可致成年不育

  刚开学不久,大一的小丘匆匆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男性科诊室“报到”:一侧睾丸又肿又痛,他觉得不太对劲。到医院一查竟然有精子症!医生追问病史知道,一年前小丘曾感染过腮腺炎,也有过睾丸疼痛症状,当时高三复习繁忙也没太在意,后来腮腺炎自己好了。问题就出在这里,医生告诉小丘,他的睾丸疼痛和无精子症正是腮腺炎病毒导致的附睾炎没及时治疗导致的!小丘实在想不通,腮腺炎明明是耳腮处发病,为什么会影响到生殖器?小时候自己已经打过麻风腮疫苗,为何还会得腮腺炎?

  痄腮偏爱青少年 30%男患者合并睾丸炎

  “少弱精、无精子症患者中,10%-30%有腮腺炎病史。”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男性科主任医师玄绪军介绍,腮腺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合并症。合并症中,以睾丸炎、附睾炎最多见,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0%-30%,一般13岁以后患者的睾丸炎发病率明显增高,小儿因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并发睾丸炎的几率较低。

  “并发症往往是不知不觉便发生,为什么有些人会合并睾丸炎,有些人不会,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以及个人腺体功能强弱等因素。”玄绪军告诉记者,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常见于腮肿后一周左右,除血行感染外,更常见的是细菌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和睾丸,造成附睾炎、睾丸炎,患者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1/3-1/2的病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

  “因为睾丸尾部发生炎症肿胀后,肿块压迫睾丸动脉,导致睾丸缺血,局部坏死,于是便出现睾丸急性炎症期肿胀疼痛,一两个月后反而‘缩小’了,个别病人患侧睾丸还萎缩消失了。”玄绪军说,睾丸病变常为单侧,由于腮腺炎病毒本身就会伤害生精细胞功能,再加上炎症对睾丸产生的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日后生育障碍。

  “对于腮腺炎病毒引发的生精功能障碍,一般采取‘理疗+抗病毒药物+激素’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治愈率仅为5%-10%,自然生育几率很低!剩下的大部分患者还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才可能受孕。”对此,玄绪军特别强调,发生腮腺炎的男性,无论年龄大小,在治疗腮腺炎的同时应重视睾丸炎、附睾炎并发症的治疗。炎症治好后,还应到专业的泌尿外科进行生精功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激素治疗效果越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成人也有发病。冬春季节,在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容易暴发流行。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亦可成为传染源。一般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温馨提醒

  小儿疫苗只保10年

  10岁后没发病应补打疫苗

  “腮腺炎防范重于治疗!”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叶晓光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流行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的治疗疗法,由于病毒具有自限性,如果没有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大概七八天就能自愈。可在患处涂上青黛粉(中药粉),具有清凉减轻红肿热作用。或根据头痛、发热等症状给药对症治疗。

  按照国家计划免疫,小儿在一周岁半会接种麻风腮疫苗,其预防感染的效果可达97%。免疫后,理论上体内的抗体至少可维持10年左右。如果是自然感染过腮腺炎,基本上不会再得了。如果到了10岁还没有发病,有必要再补打疫苗。“腮腺炎病毒传染烈度比较强,没有抗体基本上都会感染,家长可以带十岁以后的男孩子再补一针。”叶晓光建议。

  他表示,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除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外,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在气雾室内进行)效果也不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后者(气雾喷剂)加强免疫。

2013-03-17 01:16:54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感觉有东西顶腰部的原因和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感觉有东西顶腰部,可能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或软组织所致,其处理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病因:1、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逐渐减少,弹性减弱,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失去弹性。在劳损或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或软组织,产生腰部不适。2、损伤:长期反复的弯腰、扭转等动作,或急性外伤如冲撞、跌倒、扭伤等,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神经或软组织。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伏案工作、久坐久站、过度负重、不良体位等,会使椎间盘承受异常压力,加速退变和损伤。二、处理方法:1、卧床休息:初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减轻腰椎负担,促进炎症消退。一般建议卧床3至5天,甚至2至3周,使用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带腰围离床活动。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热疗、牵引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止痛作用。其中,牵引治疗可通过骨盆牵引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有助于突出的间盘复位。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镇痛消炎;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脱水剂如甘露醇可减轻神经根水肿;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可促进神经修复。4、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以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以及开放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腰部保护,避免不良姿势和过度负重,定期进行康复锻炼。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可以打封闭针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功能障碍。封闭针治疗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缓解症状的方法,常用于疼痛管理和炎症控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封闭针治疗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但其适应症和效果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封闭针治疗通常包括硬膜外注射和神经根阻滞两种方式。硬膜外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通过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水肿缓解疼痛。神经根阻滞则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受压迫的神经根附近,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前者用于快速镇痛,后者用于抗炎和减轻神经根水肿。封闭针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期疼痛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神经根受压严重、疼痛剧烈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封闭针治疗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此外,封闭针治疗也可用于术前评估,通过暂时缓解疼痛判断手术的必要性。尽管封闭针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但其效果因人而异,且并非根治性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在短期内疼痛明显缓解,但症状可能复发。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发副作用,如局部组织萎缩、感染风险增加及血糖升高等。建议患者在考虑封闭针治疗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评估自身病情和治疗风险。同时,应结合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鹏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吃什么补品有助康复
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通过摄入一系列具有辅助调理作用的食物来促进康复,这些食物主要包括富含钙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等。1、富含钙质的食物: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骨骼健康和椎间盘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以及芝麻、海藻、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钙质,还含有其他对骨骼有益的营养素,如维生素D、蛋白质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从而对腰间盘突出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在身体代谢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辅助增强椎间盘的纤维环强度。3、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再生的基础。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其他对身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如矿物质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腰间盘突出的康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对腰间盘突出的康复有辅助调理作用,但并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手段。腰间盘突出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保持营养均衡。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等。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腰抽筋怎么回事
腰间盘突出患者出现腰抽筋可能由姿势不当、寒冷刺激引起,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神经根受压、肌肉劳损、骨质疏松等。若腰抽筋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一、非疾病因素:1、姿势不当:长时间弯腰、久坐或久站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痉挛,导致腰抽筋。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伸展腰部肌肉。2、寒冷刺激:腰部受寒冷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收缩,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抽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二、疾病因素:1、神经根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引起神经传导异常,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痉挛。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牵引疗法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等。2、肌肉劳损:长期腰部负重或反复腰部活动,可造成腰部肌肉劳损,肌肉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抽筋现象。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也可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剂氯唑沙宗、盐酸乙哌立松等缓解不适。3、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或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导致骨质变薄、变脆,容易引起腰部疼痛和抽筋。患者可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等;严重者可能需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鲑降钙素等。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