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人都会得前列腺炎?

  很多人怀疑自己得上前列腺炎

  3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跟随副主任医师高冰一起出诊。1小时内,诊室来了10名患者,有人是因为3年无生育,有人因为小便时尿道口刺痛,有人自感尿频尿急、尿不尽。虽然各自症状不同,他们却都怀疑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炎,有些人甚至强烈要求做个全面的前列腺检查。对于病人的这种状态,高冰早已习惯,他告诉记者:“许多人都担心自己得了前列腺炎,可经过检查,能确诊的还不到一成,90%的人都只是因为轻微不适而焦躁不安。”

  谈到“男人皆得前列腺炎”的话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张志超回忆起前两年的一个病人。“那天我一进诊室,还没开口,病人就哭丧着脸求我:‘张大夫,赶紧治好我的前列腺炎吧!自从得了这病,我就无法正常勃起,也不能和妻子同房了。’我反复安抚他,他却只是强调自己得了前列腺炎,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不得已只能打断他、告诉他,前列腺炎的诊断是医生下的,不是病人自己。作为医生,要了解的首先是病人的症状,而不是他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果然,问诊检查的结果显示,这名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并没有患上前列腺炎,无法勃起很可能是心理压力所致。

  男性对前列腺的过分关注,还催生了虚假小广告的泛滥。电线杆上、三轮车上、墙壁上,“前列腺炎”四个字频繁出现,各种不靠谱的虚假医疗信息更是随处可见。张志超就曾遇到过一个18岁的小伙子,说自己已经治了4年的慢性前列腺炎。“我当时就很诧异,这个年龄,前列腺刚刚发育好,怎么会得前列腺炎呢?诊断显然有问题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郭应禄表示,一些所谓的专家、个别医院和媒体把前列腺炎这种普通的疾病,夸大渲染成了一种疑难杂症,甚至有民营医院提出了“阳痿、不育、癌症三部曲”,也就是说前列腺炎会影响男性生育,甚至威胁生命。这让很多人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不断四处求医。结果原本不严重的病情被错误诊断治疗,最终花销巨大,健康也受到损害。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北医三院男科姜辉教授更是直接列出了不法男科医疗机构的七宗罪,包括出租承包科室、违反规定设置诊疗科目、违法发布医疗广告、冒用专家及夸大疗效、非法过度医疗、无资质行医、超范围行医。

  张志超认为,人们重视前列腺疾病,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是一种进步,对促进大众健康有积极作用;但现在,前列腺疾病却存在被夸大的问题,好多人一提到男科,脑袋里就只有“前列腺”三个字,这说明老百姓对前列腺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前列腺问题只是小毛病

  张志超解释说,前列腺的形态类似一个倒置的锥体,位于膀胱和盆底肌肉之间,包住尿道。它只是男性的附属性腺,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参与精液的形成,为睾丸服务,精液的30%都是前列腺液。

  被很多男性“自诊”出来的前列腺炎,其实真正的症状只有3个:一是排尿异常,造成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无力等;二是出现围绕生殖器的疼痛,包括小肚子、阴茎、阴囊、会阴、腰底部等处的疼痛;三是精神系统出现问题,表现为乏力、睡眠障碍、腰酸腿软、潮热多汗、烦躁易怒等。不过,有了上述表现,也不意味着就患上了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有两个诊断标准:第一,一年中症状累积时间达到1个月以上;第二,症状持续2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

  就像上火后,每个人的表现症状不同一样,不同人患上前列腺炎的表现也会不同。张志超说,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薄弱点都不一样,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痛处”也会有所变化。“你不会怀疑偶尔上火导致的头疼是脑瘤吧。同样,你也不应该怀疑暂时的前列腺症状是前列腺炎导致的。这是一个道理。”

  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炎分为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两种。生理状态的炎症,多是因为生活不规律、久坐、喝酒、吃辣椒、憋尿时间太长等引起,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刺痛等症状。这跟熬夜会头疼一样,只是身体给你发出的警报,提醒你要好好休息、规律生活了。郭应禄表示,多数男性恐惧的前列腺炎只有三分是生理上的,另外七分都是心病,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如果确诊为病理性的前列腺炎也不用担心,前列腺炎不是严重的疾病,可能会比较顽固,但只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配合药物治疗,大部分人都能控制得很好。现在,有很多医院将物理疗法作为特色大加宣传,其实物理治疗并不是一线疗法,前列腺的治疗应该越简单越好。

  前列腺炎还是衰老的一种表现。3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前列腺也会衰老,并出现一些问题,就像人的头发会白,脸上会有皱纹一样,需要人们适应并慢慢接受,学会与衰老所带来的疾病和平共处。

  保护前列腺关键要告别久坐

  前列腺是男人最脆弱的地方吗?“显然不是。”张志超略带玩笑地回答:“衰老会使我们身体几乎每个器官都变小、变弱,只有前列腺在变大,因为它太强大了,所以才会压迫尿道,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而且,男性生殖系统哪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危险啊,除了癌症,很少有人是因为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造成死亡的,它对生命的影响其实最小。”

  虽然前列腺足够强大,对生命的影响也很小,但男人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它。张志超认为,保护前列腺要做到以下几点:有正确的健康理念,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减压,千万别出现一些症状,就自己吓自己,80%的人其实都是因为受到心理的影响而加重症状;要告别久坐,国外研究证明,久坐对男人的影响比吸烟、酗酒还厉害,可以诱发睾丸、前列腺、腰椎、颈椎,甚至代谢疾病,因此,男同胞们最好每坐1个小时,就起来活动10分钟;少吃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良好睡眠,不通宵熬夜;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郭应禄表示,对男性来说,前列腺炎就如同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35%—50%的男子在一生中都会受到其困扰,但看前列腺疾病不是丢人的事。张志超说,中国男人也许了解他的心脏、他的胃、他的肝,但却不了解生殖系统和男科知识,正是因为缺乏了解,才会造成恐惧和担心。目前,最重要的是把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当作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一样的疾病,让它普通化,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才不会乱投医,而是大大方方地看病、治疗。

2013-03-16 02:41:30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雷紫雄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情绪波动和卵巢癌有关吗
大多数情况下,情绪波动与卵巢癌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情绪波动就一定会引起卵巢癌。 长期的情绪波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当人处于持续的情绪波动状态,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而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同时,情绪波动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使身体对癌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减弱,从而为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然而,卵巢癌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殖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中,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生殖因素方面,未生育、初潮早、绝经晚等也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环境因素包括接触有害物质、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在这些主要因素面前,情绪波动可能并不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且,并非所有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也不是所有情绪波动大的人都会患上卵巢癌。 除了上述讨论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饮食习惯也可能对卵巢癌的发生产生影响,长期大量高油脂、高热量的饮食如炸鸡、汉堡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对于卵巢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早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患者则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在日常生活方面,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七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炸鸡、汉堡、可乐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妇科检查和肿瘤筛查。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癌肠梗阻生存时间
卵巢癌肠梗阻生存时间并不准确,建议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病情,有助于延长生存期以及降低疾病对生存期的影响。如果卵巢癌的患者目前已经出现肠梗阻的疾病,考虑癌细胞已经在逐步扩散,已经在肠道内进行了大量的增殖,因此肠道内会有明显的肿块,从而引起肠梗阻的病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经过积极的处理治疗,存活时间可能会在1-2年左右。但是如果患者癌细胞扩散部位比较多,已经蔓延到全身的淋巴和骨骼,有可能存活时间在3个月-5个月左右。 卵巢癌肠梗阻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呕吐以及排气困难和排便困难等症状,其中,小肠梗阻的情况最为常见,当癌细胞对肠道进行侵犯的时候,大量腹水会引起腹腔内压力升高,手术之后肠粘连以及腹腔感染等各种因素出现,都可能会导致卵巢癌并发肠梗阻疾病症状。发生肠梗阻之后危害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尽快接受治疗。卵巢癌晚期患者发生肠梗阻之后,是不能够进食的,会让患者出现液体和电解质失衡现象,严重地影响到卵巢癌晚期患者的预后情况,所以,一旦发生卵巢癌肠梗阻的时候,应及时去对症治疗,尽最大能力来提高卵巢癌患者晚期生存时间。患者应及时做手术解除梗阻,还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态,如果全身都有肿瘤,仅仅切除压迫肠子这段的肿瘤,一般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患者只有一个孤立的病灶,病灶压迫肠子或者侵犯这一段的肠子,可以做局部的肠切除,此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另外,肠梗阻发生之后,患者无法进食,不能及时补充营养,很多的化疗药物也给不进去,因此治疗上比较棘手,此类患者只能进行对症的处理,如静脉输注营养液,或者插胃管解除梗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