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毛向明:诊断前列腺炎主要以症状为准

毛向明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今年31岁的王先生是一家销售公司的销售经理,有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一直都很愉快。但近来,王先生精神有些萎靡不振,原因是他上几周去医院做了个前列腺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增高。王先生回家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白细胞增高可能是患了慢性前列腺炎,这样的结果给王先生造成的很大的打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毛向明解析:“诊断前列腺炎不能仅靠检验单上的数据,白细胞数量升高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炎,但炎症可以使白细胞数量升高。诊断前列腺炎主要是以人的身体症状为准。”

2

    专家简介:毛向明,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于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器整形与修复等方面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三全天门诊

  前列腺炎是症候群以症状为代表

  毛向明主任介绍,前列腺炎是一种临床的症候群,是一种骨盆疼痛综合征,主要以症状为代表。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它可以全无症状,也可以症状明显。

  可出现会阴、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生殖器疼痛不适;尿道症状为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急性感染可伴有恶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不同类型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

  根据传统分类的方法,可以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为了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主要将前列腺炎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突然发病,可表现为寒战、高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尿路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甚至急性尿潴留。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根据是否有炎症,Ⅲ型又分为ⅢA型(炎症型)和ⅢB型(非炎症型) .

  Ⅳ型(无症状性炎症型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常见

  毛向明主任表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因此,建议广大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给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通讯员:吴剑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2 01:48:44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宝宝拉一次水样便算腹泻吗
宝宝拉一次水样便是否属于腹泻,通常要结合宝宝的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判断。1.大便性状首先,宝宝正常的大便性状,通常会因年龄不同,或喂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刚出生的宝宝,三天内排出的都是在母体中形成的胎便,多呈墨绿色黏稠样便。而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常为黄色稀糊状;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会比母乳喂养的宝宝稍干,常呈现黄褐色膏状。2.排便次数其次,宝宝的排便次数也会因年龄和喂养方式,出现次数差异,但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宝宝的排便次数多在每天3-5次。若宝宝拉水样便期间,排便次数无明显变化,则可能不属于腹泻。但若出现次数明显增加,或出现翻倍增长,则基本可以判断为腹泻症状。3.伴随症状最后,如果宝宝拉水样便次数仅为一次,且无其他症状出现,通常可不算作腹泻。但若宝宝拉水样便的同时,出现发热乏力、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腹痛腹胀、尿量减少等症状,则多考虑为腹部受凉、病原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腹泻。综上所述,宝宝拉一次水样便是否属于腹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若判定为腹泻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两岁宝宝腹泻、水样大便、恶臭需要吃什么药
两岁宝宝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恶臭的症状时,家长可遵医嘱给患儿使用益生菌制剂、止泻药物、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治疗。1.益生菌制剂首先,宝宝腹泻,拉带有恶臭的水样便,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益生菌制剂可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腹泻症状的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制剂主要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2.止泻药物其次,针对宝宝的腹泻症状,家长通常需要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蒙脱石散不仅能吸附肠道病菌,还能给肠黏膜覆盖保护层,以此来达到止泻的效果。而洛哌丁胺则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的释放,来减少肠道推动性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张力,从而改善宝宝的腹泻、拉水样便等症状。3.抗生素药物最后,若宝宝腹泻与沙门菌、军团菌等细菌感染有关,家长还需要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而环丙沙星则是通过抑制细菌复制过程中的各种酶的活性,来发挥杀菌作用。此外,家长在宝宝恢复期间,要保证宝宝每日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并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