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鞘膜积液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词,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关注新生儿的健康,鞘膜积液多见于新生儿身上,大多患儿都能自行痊愈。有一部分患儿2岁后仍然存在鞘膜积液,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应尽早就医。
感染和损伤是主要病因
据了解,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系鞘状突未闭而引起,鞘状突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可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有时可伴有可触及的腹股沟疝,不论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潜在因素。
鞘膜积液多数仅发生于一侧阴囊,积液量少时仅于体检时发现,并无不适,只有积液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才会出现阴囊下坠、发胀及牵引痛等不适感。巨大型睾丸鞘膜积液时,患者的阴茎龟头可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其行走和劳动时也感到不便。继发于急性附睾炎或睾丸炎的鞘膜积液局部疼痛明显。
导致鞘膜积液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感染:这也是鞘膜积液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损伤:为数不少的患者有阴囊外伤史,所以这也是另一常见原因之一;此外就是肿瘤:如果睾丸、附睾、鞘膜、精索等部位发生癌肿并侵及鞘膜,可以导致分泌、渗出增多或阻塞淋巴系统而出现积液;最后全身性疾病:有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全身组织水肿或腹水,如心脏、肾脏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造成水、钠潴留、循环淤滞、淋巴回流受阻等,同样也会导致积液的出现。另外,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精索静脉曲张等阴囊良性疾病也可诱发鞘膜积液。
那么,得了鞘膜积液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来定。因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行吸收的可能,除外合并严重感染或伴有其他病变者,可暂不处理,观察到2岁以后再说;原发性鞘膜积液病程短,积液量少,囊内张力低,无明显症状,无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疗;继发性鞘膜积液,宜同时处理原发病,如继发于睾丸、附睾炎症,宜控制炎症后再处理积液。比如局部可用热敷、理疗等促进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处理。
而有些需要通过手术切开鞘膜排出积液。切除多余鞘膜,翻转缝合鞘膜缘。此外,交通性鞘膜积液,除切除鞘膜外,须在腹股沟内环处结扎与腹腔沟相通的鞘状突管。对于精索鞘膜积液,将积液部鞘膜仔细与精索分离,完整切除。
容易引发男性不育
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男性外生殖器异常的症状之一,男性外生殖器异常包括多种情况,除鞘膜积液外还涉及睾丸、阴茎、尿道等部位的病变问题。
鞘膜积液是一种较为专业的名词,分为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鞘膜乳糜肿等类型,其含义就是指睾丸内的鞘膜囊出现过多的积液,影响了睾丸的正常功能,一般情况下少量浆液可以起润滑作用,使睾丸不受摩擦而得到自由的滑动,一旦鞘膜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
外生殖器异常经常会导致不育症的产生,鞘膜积液也不例外。睾丸是男性生精的主要器官,为了精子的正常产生和生存,机体会产生多种分泌物保证其正常的运行,鞘膜液是供睾丸自由滑动的润滑液,如果出现鞘膜积液很容易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造成不育。
而长期积液也会使睾丸内压增高,以致睾丸缺血、生精功能不良,过多鞘膜积液还会影响性生活,最终导致不育。
为了避免鞘膜积液对男性健康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加以预防,预防鞘膜积液要注意保持阴囊及睾丸的健康,注意避免外部损伤。
发生鞘膜积液后,男性朋友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到正规医院去治疗,避免不育的发生。
(责任编辑:张灿城)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男性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男科
主治医师
西安男科病医院 男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罗江区工业园区麓峰南路10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无锡市兴源北路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974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常德市莲池路南德山工商局斜对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风南路336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贵阳市中华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