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这三类男人吹响阳痿集结号

  男科病人往往有着鲜明的职业、性格特征和类似的生活习惯。所以,阳痿前列腺炎等疾病容易“扎堆”出现在某一类男人身上。男性朋友如果能从这一类型中解出来,就等于向健康迈进了一步。

  类型1、老上夜班、成宿不睡觉

  专家建议:这类人要按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

  专家曾接待过一个夜班司机,他晚上常常熬夜,白天还得不到充分休息,生活一点规律都没有,结果30岁刚出头就没有了性欲,勃起很困难。而除了夜班司机外,车工钳工总讲究“人休机器不休”,也常常熬夜;软件开发人员喜欢晚间工作,也是三五成群地专上夜班。专家说,这些经常熬夜工作的男人最容易患上阳痿。

  原来,晚间,尤其是23点到凌晨1点是大自然阳气从渐弱到渐强的关键时期。男性只有在夜间充分休息,才能够补充阳气。阳气足,功能才会强。而长期熬夜则会让阴阳失衡、阳气受损。因此,每一个爱护身体的男性朋友最好都遵循自然规律,夜间11点前入睡,天亮就起床,天黑早睡觉。

  类型2、天天有“局儿”、顿顿喝酒

  专家建议:这类人要努力戒酒,及时医治前列腺

  专家门诊里另外一群“常客”就是爱喝酒的人。他们往往在40岁以上,应酬频繁,有的甚至“天天有局儿”。有的跟专家诉苦:“大夫我不瞒你说,由于尿等待,我小便速度太慢,以至于下了酒桌我都不敢和别人站在一排小便!往往人家都上车走了,我还在一边‘酝酿情绪’呢,越着急越尿不出。你说遭罪不遭罪?”

  专家说,由于酒能让前列腺充血,所以经常喝酒的男性最容易患上前列腺炎。而前列腺炎又会挤压尿道,这就形成了尿等待、尿不尽等症状。而且前列腺炎本身也容易造成阳痿。因此,应酬太多、经常喝酒的男人面临阳痿和前列腺炎的双重威胁,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戒酒,如果小便吃力就快到医院筛查前列腺炎,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类型3、睁开就犯愁,常常抽烟“解闷儿”

  专家建议:努力戒烟、用中药疏肝解郁,慎用抗抑郁

  专家曾接待过一个5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一张嘴,专家就发现其苔发黑,而患者又没吃什么带颜色的东西。追问病史,原来患者在单位跟领导过不去,在家里跟爱人过不去,“早上拉开窗帘,想想自己的境遇就犯愁”,一犯愁就抽烟,一抽烟就刹不住闸。该患者一天能抽两包香烟。

  专家告诉记者,国际医学界已经公认,香烟中的尼古丁能破坏精子质量,并造成阳痿。其对男性功能的戕害甚于过量酒。而情绪抑郁也是阳痿的诱发因素。所以那些常常抽烟“解闷儿”的男人要当心自己的性功能。

  专家建议,爱抽烟的男性应该马上戒烟,长期心情不好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疏肝解郁的中药调理,同时慎用抗抑郁药物。因为大部分抗抑郁药物都有引起阳痿的危险。

(实习编辑:李贺)

2011-03-15 05:13: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湿疹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吗
湿疹通常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如果湿疹病情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首先,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其发病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当机体接触到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应答。在这一过程中,Th2型免疫反应被激活,该反应会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和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如白细胞介素-5等。这些细胞因子会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并使其向血液和皮肤炎症部位趋化聚集。在湿疹患者的皮肤病变处,就可以发现大量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典型的湿疹症状,同时也使得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其次,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都证实了湿疹与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之间的关联。多项针对湿疹患者的血液学检查统计显示,大部分湿疹患者在病情发作期,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这种升高的程度往往与湿疹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例如,对于轻度湿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只是轻度升高;而对于中重度湿疹患者,尤其是那些病情反复、难以控制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平时,患者需要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同时还需遵医嘱规范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类风湿因子偏高说明什么问题
类风湿因子偏高通常提示身体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最为常见,但也并非绝对,一些其他疾病甚至生理状态也可能导致其升高。在众多导致类风湿因子偏高的原因中,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受关注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将自身关节组织识别为外来异物并发动攻击时,会产生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70%-80%的人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且水平升高。偏高的类风湿因子会与体内的免疫复合物结合,沉积在关节滑膜等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从疾病发展进程看,类风湿因子水平往往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病情活动期,类风湿因子可能显著升高;经过有效治疗,病情缓解后,其水平可能下降,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除类风湿关节炎外,多种疾病也会致使类风湿因子偏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同样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约3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干燥综合征,主要侵犯外分泌腺体,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患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也较高,可达70%-90%。此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慢性乙肝、结核等,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类风湿因子,出现偏高情况。一旦发现类风湿因子偏高,应及时就医。若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疑似类风湿关节炎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确诊断。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后,治疗多采用抗风湿药物,如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一般需长期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镁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液中镁含量偏高(高镁血症)主要由非疾病因素如过量摄入镁制剂,以及疾病因素如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原因造成。这些因素通过干扰镁的正常摄入、排泄过程或影响体内激素调节,打破镁离子在体内的平衡,致使血镁浓度上升。一、非疾病因素:若过度服用含镁的药物或补充剂,会导致体内镁含量超出正常代谢能力。例如,为缓解便秘而长期大量服用含镁的泻药(如硫酸镁),或为补充微量元素而过量服用镁补充剂。正常情况下,肾脏可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镁以维持平衡,但当摄入镁的量远超肾脏排泄能力时,就会引起血镁升高。二、疾病因素: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脏是镁排泄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可根据机体需求调节镁的排出量。但在少尿期,尿量显著减少,使得原本应随尿液排出的镁离子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引发血镁升高。患者除血镁偏高外,还常伴有水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症状。2、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肾脏对镁的排泄,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肾脏对镁的排泄能力减弱,使得镁在体内潴留,导致血镁水平升高。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皮肤干燥、心率减慢等症状。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该疾病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肾脏重吸收和排泄镁离子具有调节作用。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醛固酮等激素分泌不足,肾脏对镁离子的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镁升高。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发现血镁偏高,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如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等。若是疾病因素引起,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监测血镁水平。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3岁半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意思
3岁半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通常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引起。碱性磷酸酶在骨骼生长、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骨骼发育活跃,其水平可高于成人。然而,某些病理情况如佝偻病、肝胆疾病、骨骼病变等,同样会导致该指标异常升高。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处于不断重塑状态,成骨细胞活动旺盛。碱性磷酸酶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其功能是水解磷酸酯,释放无机磷参与骨盐沉积。3岁半儿童正处于生长高峰期,骨骼发育迅速,成骨细胞代谢活跃,大量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该酶水平升高,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生理性升高无需特殊处理,随着生长速度趋于稳定,碱性磷酸酶水平可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此外,儿童饮食中钙、磷等营养素摄入充足,也会刺激骨骼生长,进一步促进碱性磷酸酶分泌。除生理性因素外,多种疾病可导致3岁半儿童碱性磷酸酶病理性升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维生素D不足,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促使骨钙溶解,同时影响成骨细胞正常矿化过程,导致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释放大量碱性磷酸酶。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胆道梗阻等,会使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受损,碱性磷酸酶从细胞内释放进入血液,引起血清中该酶活性升高。此外,骨骼肿瘤、骨折愈合期等情况,因骨骼组织遭到破坏或修复活跃,也会导致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增高。发现3岁半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时,需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若为生理性升高,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等,保证充足日照。确诊为佝偻病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由肝胆疾病或骨骼病变引起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接受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