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辨别男性外生殖器疾病

  男性外生殖器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等原因,往往会罹患各种各样的皮肤疾病,对于这类疾病我们要仔细辨别,对症施治,切不可粗枝大叶,一概而论,给患者造成身心的伤害。男性外生殖器部位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珍珠状阴茎丘疹好发于青年或中年男性,其皮疹为直径1~3mm大小的珍珠状、白色、黄色或红色的半透明丘疹,沿冠状沟排列成一或数行,与周围皮肤颜色相似,不痛不痒,虽然对生活没有影响,但患者常因误认为是性病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

  龟头白斑:在龟头处出现的形状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或斑块,不痛不痒,表面光滑不伴有其它皮疹,其周围的色素常较正常肤色加深。本病无特效疗法,也可自愈。由于龟头白斑与包皮垢等慢性刺激有关,而白斑又有恶变的可能,因此该病患者如有包茎包皮过长的宜尽早作包皮环切手术

  增殖性红斑表现为龟头处出现单个或数个红斑,可为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略高出皮面而质地较硬,表面光亮。有时可有糜烂、结痂或乳头样增生。该病可多年无变化,也可能发生癌变。其病因不明,但多数发生于包皮过长者。有人认为本病与包皮过长及包皮垢的刺激有关,因此建议患有本病者均应常规切除包皮。

  皮角:为龟头上长出的火柴棒或筷子粗细的牛角状凸起,呈褐色或棕灰色,质地坚硬。这是在龟头炎症的基础上表皮角质细胞增生形成的赘生物。皮角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皮角的特征突出,诊断不难。治疗方法为局部切除。

  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是患者在服用食物、药物后或被昆虫叮咬等所引起的包皮龟头局部的急性过敏反应。本病可发生于包皮龟头,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皮下组织疏松部位,为淡红色或苍白的水肿性皮损,水肿处紧张发亮,境界不清楚。本病常常于夜间发生,痒感不显著,也无全身不适,常合并荨麻疹,可于数日后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

  固定性药疹常因口服磺胺类、巴比妥类、解热止痛药等药物后突然发病。表现为龟头处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大小不一,中央呈紫红色肿胀,周围色红,局部可有痒或灼热感。严重者中央迅速发展为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愈合后且多遗有色素沉着。以后患者每服该致敏药物,患处皮疹就会复发,而且症状越来越重,皮损面积越来越大。

  股癣多见于臀部和大腿内侧,但也常侵犯阴茎龟头。初起为小丘疹,然后扩大形成边缘呈环状凸起、中央平坦的圆形或多形性皮损,常见脱屑。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刮取皮损处的少许皮屑,在显微镜下查找到真菌菌丝,有助于确诊。阴茎处皮肤薄嫩,治疗时应避免采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若其它部位也有皮癣应同时治疗。

  结核疹:常发生于龟头,表现为淡红色小丘疹,不痛不痒,进展很慢。有时破溃,形成小的圆形溃疡,无脓液,可逐渐结疤而愈。有时可合并皮肤结核疹,在四肢、背部、头颈部位出现多处皮疹,易误诊为粉刺、毛囊炎囊肿。该病皮疹此起彼伏,可自行吸收,但每个皮疹一般约20~30天才能痊愈。结核疹的治疗应口服抗结核药物,要求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尖锐湿属于性传播疾病,常在性接触后发病,也可由间接接触传染。病变多发于包皮、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肛周等处,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渐渐增大增多,呈乳头状、蕈样或菜花样,为灰白、淡黄或粉红色,触之易出血。皮损可以是单个,也可以密集成簇。治疗需用冷冻或激光疗法,但容易反复发生。

  传染性软疣初起为米粒大的半球形丘疹,后逐渐增至豌豆大,中央微凹如脐窝,表面有腊样光泽,呈灰白色或珍珠色。顶端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损害数目多少不等,好发于身体各处,也可发生于阴茎包皮和龟头等。治疗可用锐利的刮匙刮除,也可用冷冻、电灼等疗法。

  念珠菌性龟头炎:表现为龟头部位的红斑,表面可有小脓疱或小丘疹。也可表现为龟头粘膜的局部水肿,边缘轻度屑,并可有丘疹和小脓疮向周围扩大形成龟头糜烂。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引起局部的干裂、纤维化等改变。该病的治疗一般外用抗真菌软膏,严重时也可口服抗真菌药物。

  龟头包皮炎这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龟头包皮疾病。患者常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在龟头和过长的包皮之间,由于脱落的上皮细胞、腺体分泌物和包皮垢等共同形成了温热、潮湿的环境,一旦细菌进入即可引起炎症,为非特异性感染。龟头包皮炎发病初期可见龟头和包皮表面水肿、充血,尿道口周围发红并出现创面、糜烂,并可发展成浅表的溃疡,有脓性分泌物,病人自觉阴茎龟头处发痒、灼热感或疼痛。

(责任编辑:凌喆)

2011-01-19 09:10:00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蛇胆疮神经痛怎么治疗
蛇胆疮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与红外线照射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疼痛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评估神经痛的程度及原因。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神经痛的关键。常用药物有加巴喷丁,能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减轻神经痛症状。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但此类药物有成瘾性等副作用,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还可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减轻神经痛。但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2、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与红外线照射治疗: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通过电极片将特定频率的电流导入疼痛部位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止痛目的。红外线照射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缓解疼痛。二者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3、针灸治疗:选取与疼痛部位相关的经络穴位,如夹脊穴、阿是穴等,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但中医治疗疗程相对较长,常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且需由专业人士操作。建议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人群,保持疼痛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加重疼痛及病情。。定期复诊,观察神经痛缓解情况,若疼痛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皮肤红肿、破溃等,应立即复诊。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疱疹神经痛一般多久好
疱疹神经痛的恢复时间差异较大,短则3~4周,长则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其恢复时间受疱疹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如果出现疱疹神经痛,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体格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病情。对于病情较轻的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若能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数周时间疼痛可能逐渐缓解。部分年轻且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在疱疹出现初期就接受规范治疗,身体恢复相对较快,疼痛可能在3~4周明显减轻。然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疱疹面积较大的患者,神经痛持续时间会延长,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疱疹神经痛可能持续3~6个月,甚至更久。除疱疹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外,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恢复时间影响显著。年龄越大,神经修复能力越弱,疱疹神经痛持续时间越长。同时,若患者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修复功能,导致神经疼痛恢复缓慢。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是常用手段。加巴喷丁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疼痛;普瑞巴林也有类似作用,能有效减轻神经痛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神经痛,可考虑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神经阻滞术,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减轻患者痛苦。若患有疱疹神经痛,应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保持疼痛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火锅、炸串等,以防加重疼痛症状。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用什么药
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患者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氨酚曲马多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下合理用药。1、加巴喷丁胶囊:该药物可特异性结合于中枢神经系统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α2-δ亚基,减少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阻断疼痛信号在脊髓和大脑中的传导,以此缓解带状疱疹导致的神经痛。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眩晕等症状,这是由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通常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身体会逐渐耐受,症状有所减轻。2、氨酚曲马多片:氨酚曲马多由对乙酰氨基酚和曲马多组成。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提高痛阈,发挥解热、镇痛作用;曲马多则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μ-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双重机制协同,可有效止痛。此药对各种中至重度疼痛,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然而,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便秘,因为药物可能会减弱肠道蠕动。3、甲钴胺片:甲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能够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恢复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辅助缓解带状疱疹遗留的神经痛。其在帮助修复受损神经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麻木症状。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用药期间,建议患者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务必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此外,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神经痛痛多久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急性期疼痛明显,1到3个月若免疫好,疼痛可减轻;免疫弱或损伤重,疼痛可能超过3个月甚至数年。此外,年龄大、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会延长疼痛时间。在带状疱疹急性期,也就是出疹后的1个月内,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处于快速进展阶段,此时神经痛最为明显且难以忍受。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身体开始积极修复受损神经,从1个月往后到3个月这段时间,疼痛通常会呈现出逐渐减轻的趋势。但要是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或者病毒对神经造成的损伤范围广、程度深,疼痛就可能持续超过3个月,甚至延续数年。但多种因素会影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时间区间。年龄因素至关重要,年龄越大,神经的修复能力越差,疼痛持续的时间往往就越长,例如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几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此外,治疗时机和方法对疼痛时长影响巨大,早期及时且规范地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疼痛时间;相反,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疼痛就会迁延难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带状疱疹神经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重疼痛感受。因此,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