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西医结合六疗法治疗早泄

  对早泄的治疗,重在预防。首先要加强性知识的教育,了解女性性高潮较男性出现较晚的生理性差异,夫妻偶然发生早泄,不要埋怨男方,早泄较显著者,夫妻可以暂时分居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打破已经形成的病理条件反射,使性功能得到调整和重建射精条件反射。

  双方密切配合,也能延长性交时间,使双方都能得到性的满足。性交时避免过分激动,感到快要射精时,停止阴茎在阴道内提插,并分注意力,从性器官上转移到非性器官上去,因纵欲过度或长期手淫而造成早泄者,适当节欲和戒除手淫会逐渐减少早泄。由器质性病变引起早泄者,针对病因进治疗。

  西药治疗:

  A.内服药:为降低兴奋性,可给小剂量的抗焦虑药或镇静药。可选用其中一种:

  三溴0.1~0.3克,每日3次。

  鲁米那0.03克,每日3次。

  谷维素10毫克,每日3次。

  普鲁本辛30毫克,加利眠灵20毫克,每晚一次。

  性交前1小时口服甲硫哒嗪25毫克,以抑制射精。

  B.外用药:性交前0.5~1小时,洗净阴茎龟头,涂点麻醉膏,如1%达克罗宁油膏,或1%地卡因或2%可卡因,注意药只能少量涂在龟头尖上,不可多涂,否则降低射精反应,甚至导致不射精,而且会影响阴茎勃起功能,使勃起不坚。

  中药治疗:

  对早泄的治疗一般同阳痿一样,因为早泄往往是阳痿的前兆,二者在病因病历上基本一致。

  A.相火亢进:性欲亢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眩头昏目赤耳鸣、面部烘热、口苦干、质红苔黄,脉弦。选用知柏地黄汤(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加龙骨、牡蛎等。

  B.肾阳不足:性欲减退、腰膝酸痛、面色晦暗、小腹拘急、大便溏池、小便频数、溺后余沥、阳痿早泄、脉细弱。选用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茱萸、泽泻、丹皮、桂枝、附片、山药)加沙苑蒺藜、龙骨、牡蛎等。

  C.肾阴不足:阴茎勃起不坚、腰膝酸软、少寐健忘头晕目眩、鸣、耳聋、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苔黄,脉细数。选用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乌梅肉等。

  D.心亏损:早泄、气短乏力、面色少华、心悸怔忡、腹胀便溏、少寐多梦、食少纳呆、头昏健忘、舌质淡、脉细。选用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龙眼肉、枣仁、远志、茯神、当归、木香、生、大枣)加金樱子、芡实、煅龙骨、煅牡蛎等。

(实习编辑:李贺)

2010-11-06 05:18:00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中药可以根治直肠炎吗
吃中药一般不可以根治直肠炎,但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直肠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芍药汤、四神丸、黄连等中药进行治疗。1、白头翁汤白头翁汤由黄柏、黄连、三七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血痢。对于湿热瘀滞引起的直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白头翁汤进行治疗。2、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等药物组成,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引起的直肠炎,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3、芍药汤芍药汤由芍药、黄芩、黄连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直肠炎,症见便血、腹痛、里急后重等。4、四神丸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等。5、黄连该药物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腹痛、腹泻等症状。对于直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由于其性味苦寒,所以不建议长期大量用药,以免导致腹胀、纳差等情况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先天肠闭锁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先天肠闭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营养不良、排便困难、贫血、发育迟缓等情况。1、腹痛先天性肠闭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肠道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孩子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比如腹部膨隆、呕吐、无法排气排便等,从而引起腹痛的症状。2、营养不良如果孩子长期无法正常进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孩子可能会表现为身体消瘦、皮肤干燥、乏力等症状。3、排便困难如果孩子存在先天性肠闭锁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大便排出受阻,从而引起排便困难的情况。孩子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4、贫血先天性肠闭锁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孩子无法吸收足够的铁元素,导致体内的铁元素含量下降所引起。孩子可能会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5、发育迟缓先天性肠闭锁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肠闭锁会导致孩子的消化功能受到损伤,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肠切除吻合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孩子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痹用什么中药
风湿热痹常用的中药包括清热通络类药物、祛风除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等,该病是中医对一种以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的描述,其治疗原则为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1、清热通络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秦艽,其性味辛平,能清热除湿、舒筋通络;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忍冬藤,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2、祛风除湿类药物:防己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肿胀;威灵仙性味辛温,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闭阻所致的关节不利、屈伸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苍术:性味苦温,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适用于湿邪偏盛的风湿热痹。3、活血化瘀类药物: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痹症;白芍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所致的痹证;川芎性味辛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关节疼痛,尤其对于血瘀较重的患者效果显著。对于风湿热痹患者,建议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淋巴瘤中药能治疗吗
淋巴瘤中药能辅助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采用中药辅助治疗,建议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首先,从中药对机体整体调理的作用来看,中药可以改善淋巴瘤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淋巴瘤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身体往往处于虚弱状态,且免疫系统受到肿瘤的影响而功能失调。中药中的一些扶正药物,如黄芪、党参等,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的功效,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能力,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也能减轻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从中药的抗肿瘤特性来讲,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例如,一些清热解毒类中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研究发现这些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虽然其抗肿瘤作用相对放化疗等手段较弱,但在辅助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地对抗淋巴瘤。同时,中药治疗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西医的规范化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肥胖用什么中药能减肥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此类人群可遵医嘱选用荷叶、决明子、山楂、黄芪、泽泻等中药来达到减肥的效果。1、荷叶:荷叶具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其含有的荷叶碱等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脂肪的吸收,并且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2、决明子:决明子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其可以通过润肠的作用,使肠道内的宿便更易排出,减少肠道对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肥胖伴有血脂异常者较为适宜。3、山楂: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并提高其活性,帮助分解油腻食物中的脂肪,降低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改善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肥胖。4、黄芪:黄芪能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等。从中医角度看,肥胖多与脾虚有关,黄芪可通过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更好地被运化吸收,避免水湿和脂肪的堆积,尤其适用于脾虚型肥胖。5、泽泻:泽泻有利水渗湿、泄热等作用。能够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同时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对肥胖伴有水湿内停者效果较好。使用中药减肥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合理配伍用药。同时,还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不建议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腹膜炎在哪个位置疼痛,吃什么中药好
腹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腹部器官损伤引起的腹膜炎症性疾病,其疼痛部位和治疗药物因病因及病情类型而异。腹膜炎的疼痛部位主要包括全腹疼痛、上腹部疼痛、右上腹疼痛和右下腹疼痛;治疗药物则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为清热利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和温阳散寒类药物等。一、疼痛部位:全腹疼痛:弥漫性腹膜炎常表现为全腹部疼痛,多由胃肠道穿孔、腹腔内广泛感染等引起,疼痛剧烈且持续,常伴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上腹部疼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疼痛起始于上腹部,可能伴有肩部牵涉痛。右上腹疼痛:多由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引发,疼痛部位集中在右上腹,伴有局部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疼痛:常见于阑尾炎穿孔引起的局限性腹膜炎,疼痛起始于右下腹,可能逐渐扩散至全腹。二、治疗药物:清热利湿类药物: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腹膜炎,常用中药包括黄柏、牛膝、猪苓、车前子、泽泻、赤芍、丹皮、茵陈、苍术等。若腹痛明显,可加用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药物:适用于瘀热互结型腹膜炎,常用药物包括当归、元胡、败酱草、酒大黄、赤芍、香附、桃仁等。若小腹刺痛明显,可加乳香、没药化瘀止痛。温阳散寒类药物:适用于寒湿凝滞型腹膜炎,常用方剂为少腹逐瘀汤,药物包括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桂枝、赤芍、没药、艾叶、苍白术、云苓、泽兰等。腹膜炎病情复杂且可能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在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中药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