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面对亚健康危机 男人怎么做?

  现象:七成城市男人处于“亚健康”

  近几年,我国中年男性的“猝死”屡屡发生。这些英年早逝的中年男性给众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非健康状态,而在这个“亚健康”人群中,中年男性所占的比例高达75%。

  心血管病是中年男性要警惕的第一大健康杀手。长期的疲劳、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酒,是这类病的直接诱因。

面对亚健康危机 男人怎么做?

  中年男性在工作中身担重任,往往都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更有一类工作狂,追求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给自己无穷的压力。每周工作时间达70小时以上。工作之外则是无休止的应酬,其中又杂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性。这势必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梗塞,最后引发“猝死”。

  此外,颈椎病也使得中年男性苦不堪言—————四肢乏力头痛眩晕、烦躁、心悸失眠、易怒。颈椎病变严重时会导致椎动脉系供血紊乱、眩晕神志不清,严重者会瘫痪

  前列腺的疾病也往往起源于中年。当你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小腹坠胀,腰痛时,可能就是泌尿系统有问题了。这个时候不要忌医。如果一旦转成慢性病,治疗起来就较困难了。

  中年男性在发现病变后,除去积极的药物治疗外,也必须注意身心的调整。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旅游一下,放松自己;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进身体锻炼。美国一专家称:人体在锻炼的时候,大脑可以分泌出一种抗抑郁的物质,使人心情愉快。

  追问:什么是男人亚健康

  男人亚健康定义:没有病但却感觉不健康,这就是人体第三状态(亚健康)的定义。现代医学将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第三状态,也称亚健康状态或诱发病状态。

  亚健康表现:我国的医学工作者,经过研究也在最近宣布60%的中国人,即有7亿左右的中国人处于第三状态,另据我国卫生部对10个城市上班族的调查,处于第三状态的人占70%,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老年人。

  亚健康危害:从现代临床医学分析,其病理改变及多种生化检查结果尚不足以作为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既从医学上无法明确诊断为某种病患,但很大程序上是某种慢性疾病的潜伏期,是一种趋向疾病的状态。

  现化医学研究证实:目前全世界60%的人正在受到第三状态的折磨,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焦虑忧郁,性功能减退等表现。

  警惕:男人亚健康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发现,在一般人群中,真正患病和完全健康者不足2/3,还有1/3以上人群处于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这些人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易怒、头痛疲乏失眠等,这些症状往往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人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最终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机体受损

  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使人们用脑过度,身心长时期处于超负荷紧张状态,从而造成身心疲劳,表现为疲劳,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不佳,颈背腰膝酸楚疼痛,性功能减退等。

  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内脏功能过度损耗,身体机能下降。

  可引发脑血管病、肿瘤等

  现在,世界各国公布的死亡前三位病因,几乎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这些病在发病前相当长的时间内,机体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体内脏系统虽然没有显著病变,但已经有功能性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无名疼痛等。正因为这些症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才导致后来的严重病症。

  对策:男人要学会苦中作乐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身体是生存和生活的本钱,现代都市人如何能让透支的身体增加活力?生活中有多少保健误区?男人们,你们是否知道呢?这里,教你几招,让你远离亚健康

  1.均衡营养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西方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要50种食品以上。既要吃山珍海味、牛奶,也要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饮食合理,疾病就不易侵入。还要注意饮食方法,勿暴饮暴食,大饥大饱,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2.保障睡眠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当今最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睡眠一应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如常。

  3.动养兼顾

  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

  4.培养兴趣

  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5、善待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感到疲劳,首先是情绪使我们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出来。

  善待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压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理顺思绪,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

  其次,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自我的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倘若目标经过积极努力有可能实现,无论出现何种艰难和困厄,都不要退缩和逃避,要借助压力的刺激,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充分发挥全身的能量,达到目标。

  再者,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使体内的正气旺盛,去除致病的因素,早日回到第一状态,成为健康人。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贺)

2010-11-07 05:00:00浏览1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稍微运动下体就流液体是阴道炎导致的吗
稍微运动下体就流液体,并不一定是阴道炎导致的,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感等。当女性患有阴道炎时,阴道黏膜可能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且可能伴有异味。在运动时,由于身体活动增加,阴道内的分泌物可能更容易流出,从而表现为下体流液体的现象。此外,阴道炎还可能引起性交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进一步支持了阴道炎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凭运动时下体流液体这一症状,并不能直接诊断为阴道炎,还需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运动时下体流液体也可能与多种非疾病因素相关。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分泌物可能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运动时,这些分泌物可能更容易被排出,从而表现为下体流液体。其次,运动时身体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能导致阴道及周围组织的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此外,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裤和运动服,也可能影响阴道的通气和排汗,导致分泌物增多。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运动时下体流液体的现象,但与阴道炎无关。女性应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和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和运动服,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凯格尔运动正确做法是什么
凯格尔运动是通过重复缩放部分骨盆肌肉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其正确做法包括找准肌肉、规范动作及合理安排锻炼频率。凯格尔运动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盆底肌肉。首先要找到盆底肌,可通过在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尿流的方式来感知,能使尿流中断的肌肉即为盆底肌,但日常训练时不建议在排尿时进行。确定盆底肌位置后,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微微分开,全身放松,尤其是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避免这些部位发力。接着收缩盆底肌肉,就像憋尿动作,但程度要更强烈,保持收缩状态3到5秒,然后缓慢放松,同样维持3到5秒,如此重复进行。训练时呼吸要均匀自然,不要憋气,收缩肌肉时吸气,放松时呼气。盆底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随着年龄增长、妊娠分娩等因素影响,盆底肌会逐渐松弛,导致脏器脱垂、尿失禁等问题。凯格尔运动通过反复锻炼,能使盆底肌纤维增粗,提高其弹性和张力,更好地维持脏器位置和正常功能。在女性群体中,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极大损伤,产后及时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加速盆底肌恢复,降低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男性,良好的盆底肌功能有助于改善前列腺健康状况,提升性生活质量。从心理层面讲,当通过坚持凯格尔运动,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如尿失禁等尴尬问题得到缓解,个人的自信心会显著增强,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轻因身体不适带来的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进行凯格尔运动时,需注意循序渐进。初始阶段,每天进行3组,每组收缩、放松动作重复10到15次即可,随着肌肉力量增强,逐渐增加每组的次数和每天的组数。运动过程中若出现疼痛、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要保持长期坚持,凯格尔运动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持续练习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产前筛查孕几周做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产前筛查一般在孕16-22周进行较为合适。对于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在孕前就咨询遗传科医生,了解相关的筛查知识和最佳筛查时间。孕16-22周是较为理想的筛查时间,这是因为在此期间,羊水的量较为充足,胎儿的细胞在羊水中分布相对均匀,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基因检测,能较为准确地诊断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而且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已经较为稳定,进行羊水穿刺等操作对胎儿和孕妇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此阶段如果检测出胎儿患有该病,孕妇和家属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考虑后续的决策。影响筛查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孕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若孕妇存在前置胎盘、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推迟筛查时间,以降低穿刺过程中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胎儿来说,如果胎儿发育迟缓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筛查时间,确保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此外,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测技术和流程也可能对筛查时间有一定影响,一些机构可能在特定孕周才能提供较为完善的检测服务。孕期要按时进行产检,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筛查时间。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和后续可能的处理措施。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损伤为什么腿很重
脊髓损伤后腿部感觉沉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脊髓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脊髓作为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神经信号,控制运动、感觉和内脏功能。当脊髓受损时,这种神经信号的传递会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包括腿部沉重感。脊髓损伤后,下肢的神经信号传递受阻,导致腿部肌肉无法正常接收来自大脑的指令,进而出现肌肉无力、痉挛或萎缩等症状。这种肌肉状态的改变,加上神经传导的异常,使得患者在行走或活动时感到腿部异常沉重。此外,脊髓损伤还可能引发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腿部的不适感。除了肌肉和神经传导的异常外,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对腿部沉重感产生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状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加剧腿部沉重的感觉。此类疾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首先,对于脊髓损伤本身,应根据损伤的原因和程度,采取手术、药物或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如地塞米松等皮质类固醇药物在减少脊髓损伤和修复神经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应遵医嘱选择。另外针对腿部沉重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以减少对脊髓和下肢的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