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生殖器水疱千万不可忽视

  有一种发生在生殖器上的皮肤病,起病时病情很轻微,只是在男性生殖器的龟头、阴茎部,或者女性生殖器大小阴唇的皮肤黏膜上,发出几颗米粒大晶莹发亮的小水疱,起初也无自觉症状。这就是刚起病的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疱疹

  少女小A计划十一结婚。她和男朋友B君几个月来忙于装修新房,购买家俱,脸上总是挂满了甜蜜的微笑。然而,近几天外阴出现了一些小疱疱,有些灼痛感困扰着她。在医院就诊时,医生问她以前有无类似发作。联想起几个月前一场感冒后她也有类似情况,几天后渐渐消失,男朋友也曾有相同症状。她把这些告诉了医生,并说她只谈过一个男朋友。医生诊断她患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给她当头一棒。待稍冷静后,她决定取消了婚礼,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近年来日益增多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多由性途径传播,也可由鼻、咽、眼结膜或破损的皮肤间接接触传入人体内。往往在发热、感冒、过度疲劳、月经期、胃肠功能紊乱等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时,潜伏的病毒被激发而发病。多在第一次发病后的四个月内复发,一年内发作数次,常在包皮、龟头、冠状沟、阴唇、阴阜及阴蒂等处出现红斑、有细小水疱,病人感觉灼热感。这种病最可恼的是经常发作,一发就是一周,令人苦恼不堪。

  由于本病常在身体疲劳时发病,保持生活规律,充满信心,注意饮食调节和局部卫生,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只有坚持治疗,大多数病人在六年内发作次数会明显减少,发作时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只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即使是这样,也并不可怕,像吃饭一样长期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也能控制发作,用药也是很安全的。

  生殖器疱疹是由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生殖器疱疹通过直接性接触传染,健康人一旦传染上了该病毒后,该病毒可以长期潜居在人体生殖器皮肤和黏膜细胞内,不离开人体,可以暂时不发病。但是,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例如感冒、发热、病灶感染、月经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过敏反应,以及饮酒、过度劳累,甚至人体的情绪变化,都能使人体抵抗力降低,都可以使潜伏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重新活动起来,引起一次发作。

  生殖器疱疹很容易复发,复发次数一般为每年1~7次,一般间隔1~4个月。据此,得了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除了在发作期治疗外,缓解期也应进行治疗,可采用联合疗法以控制或减少复发,首先使用抗疱疹病毒药,具体治疗方案为:口服阿昔洛韦片或万乃洛韦片,阿昔洛韦片为每次一片(每片200毫克),每三小时服一次,每天五次,连服七天。万乃洛韦片为每天两次,每次一片(每片含万乃洛韦300毫克),也是连服七天。再外用喷昔洛韦霜,每天三次,直接涂于皮损处。再同时注射免疫增强剂胸腺肽或者干扰素,胸腺肽为每次10毫克,隔天一次,连续注射两个月为一个疗程。干扰素为每次100万单位,每三天一次,也是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当然,要彻底避免传染上生殖器疱疹,最重要的是“洁身自尊”,不搞性乱。

(责任编辑:张蓝飞)

2010-10-06 19:01: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张峰彬
精选
张峰彬副主任医师男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去咨询
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勃起不好、勃起不够硬、硬不起来、勃起硬度差、中途疲软、房事早泄、房事阳痿、早射、龟头敏感、射的快、射精太快、射精快、手淫过度、同房时间短、包皮过长、尿路感染、阴囊潮湿瘙痒、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男性尖锐湿疣、龟头上有红点红肿、小便尿道刺痛、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疾病、杭州男科医生 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等男科疾病的诊治,阴茎假体植入 (阴茎起搏器)、复杂性阴茎畸形整形、阴茎延长增粗、ADM-H颗粒增粗、隐匿性阴茎整形、阴茎损伤修复、阴茎海绵体硬结切除+补片植入、尿道狭窄修复、男科显微手术、输精管结扎术等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低能量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硬度不好等问题,及运用性感集中指导训练、行为疗法治疗性生活时间短,延长性生活时间等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案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郝东明
精选
郝东明主治医师男科
济源市人民医院
去咨询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李墨农
精选
李墨农副主任医师男科
青岛市市立医院
去咨询
擅长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前列腺相关疾病、男性不育及精索静脉曲张、包皮及阴茎阴囊相关疾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器畸形血精等。 泌尿男科工作20余年,对泌尿男科7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有一定见解。擅长手术:显微镜、电切镜、精囊镜等微创手术及阴茎假体植入、隐匿阴茎等畸形矫形、包皮手术及包皮扩张、前列欣穿刺等技术
查看更多男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是什么
哮喘的特效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抗组胺药物等。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支气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常见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扩张支气管;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为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3、白三烯调节剂:常见有孟鲁司特钠片等。该药物可帮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患者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4、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抗组胺药物可通过阻止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哮喘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可以完成,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购药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以明确是否存在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流受限等情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过敏原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气功能检测可评估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是否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之一;支气管舒张试验则用于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是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提示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有助于判断哮喘的炎症类型,并可用于指导治疗。3、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诱发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通过观察皮肤对常见过敏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来明确过敏原。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哮喘患者在缓解期通常无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对于不典型的哮喘或怀疑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时具有重要价值。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综合多种检查结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若怀疑患有支气管哮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老年人哮喘如何治疗
赵大爷最近几个月总是感觉呼吸不畅,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还伴有频繁咳嗽,咳痰也比较费劲。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但症状逐渐加重,晚上睡觉都受到影响,常常被憋醒。家人见状,赶忙带赵大爷去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医生最终确诊赵大爷患有哮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全球约有3亿人受其影响。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哮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因病情控制不佳引发严重并发症,增加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适用于病情较为持续、频繁发作的患者。而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的,通常在患者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控制药物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这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基石药物。通过吸入装置,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效果显著,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维持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病情稳定,改善肺功能。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有效缓解哮喘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的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更好地控制老年人哮喘症状,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3、白三烯调节剂这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对其疗效不佳的老年人哮喘患者,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替代或补充治疗,如孟鲁司特。它能够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药物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当老年人哮喘患者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时,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吸入粉雾剂等,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症状。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可按需使用。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也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常用药物,一般使用后5分钟左右即可起效。它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抗胆碱能药物有较好的效果。「非药物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老年人哮喘的重要措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及皮屑、霉菌等。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老年人外出活动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同时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2、呼吸训练指导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是让老年人平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隆起,感觉气息充满腹部,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缩唇呼吸则是让老年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长期坚持呼吸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哮喘发作。【老年人哮喘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吸入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主要给药方式,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对于确保药物疗效至关重要。不同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如气雾剂需要双唇完全包裹气雾剂喷嘴,按压装置的同时深吸气,屏气10秒后再呼吸;干粉吸入剂需要快速有力地吸气。2、及时就医如果老年人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原有的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发热等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3、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坚持长期、规律使用药物。不要因为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4、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哮喘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老年人哮喘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治疗哮喘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有什么影响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涵盖呼吸功能受损、影响睡眠质量、引发心理障碍等。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哮喘得到有效控制。1、呼吸功能受损:哮喘发作时,气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且分泌物增多,致使气道显著狭窄,引发气流受限。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促、胸闷与咳嗽等症状。轻度发作时,症状或许仅在活动后出现;严重发作时,则会产生呼吸困难,甚至被迫采取端坐呼吸,以缓解症状。长期反复的哮喘发作会引发气道重塑,导致气道永久性狭窄,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这不仅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楼梯,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2、睡眠质量下降:哮喘症状在夜间通常会加重,这主要是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反应性增高所致。患者夜间常因喘息、咳嗽等症状惊醒,难以再次入睡,睡眠浅且多梦。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患者白天极度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3、心理障碍产生:哮喘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与管理,且症状易反复,这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患者常对疾病发作感到恐惧、焦虑,担心病情失控危及生命。长期心理压力易引发抑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与生活态度,使其对生活和未来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参与社交活动,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另外,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与监测病情,了解哮喘症状与发作规律,掌握正确吸入器使用方法,定期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以便及时察觉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