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发表于Thyroid上的一项研究,大约1/6的诊断为甲状腺毒症的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危象,但与不伴有甲状腺危象的甲状腺毒症患者相比,出现甲状腺危象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近12倍。
甲状腺危象常在感染、手术、创伤或突然停药后出现,是以高热(体温>39℃)、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240次/分)、心律失常、严重呕泻、意识障碍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其病死率可高达 20%~50%。一般认为只出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数为原发性甲亢,少数为继发性甲亢。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大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有关。
主要诱因:(1)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2)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血糖症、败血症、脑卒中、严重创伤或急腹症等;(3)严重精神创伤;(4)口服过量甲状腺素制剂。
研究概况
甲状腺危象是一种急性、威胁生命的高代谢状态,由甲状腺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过度释放引起。甲状腺危象可能是未确诊儿童甲状腺中毒的最初表现,尤其是新生儿,尽管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很少见。因为甲状腺危象不经治疗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快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而甲状腺危象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没有具体的实验室检查可参考。
目前关于美国甲状腺危象患者发病率和预后的证据仅限于单中心病例系统。日前发表于Thyroid上的一项研究对美国首次甲状腺危象住院的患者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住院人群样本数据进行了纵向分析。本研究旨在确定美国10年中住院患者中伴有甲状腺危象和无甲状腺危象的甲状腺毒症的全国发病率,包括人群的临床结局。
研究纳入121384例在2004年至2013年确诊的甲状腺毒症患者,其中19723(16.2%)被诊断为甲状腺危象。总的发病率为 0.57-0.76/100000人-年,而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为4.8-5.6/100000人-年。
与不伴有甲状腺危象的甲状腺毒症患者相比,伴有甲状腺危象的甲状腺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率更高(1.2-3.6% vs 0.1-0.4%;P<0.01);伴有甲状腺危象的患者住院时间也更长(平均住院天数4.8-5.6 vs 平均住院天数2.7-3.4;P<0 .001)。
甲状腺毒症患者无论是否有患有甲状腺危象,其患者特征相似,多数为中年白人,约76%为女性。种族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与白人相比,被诊断为甲状腺毒症的拉美裔和非裔美国人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危象(20.8% vs 18.7%vs 13.7%,P<0.0001)。
出现甲状腺危象的患者更有可能伴有Graves病疾病史(51.1% vs 41.4%;P<0.001)和药物不依从史(15.4% vs 5.9%;P<0.001)。另外,多变量校正后,年龄较小和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小于3分与甲状腺风险死亡率较低相关(P<0.05)。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与无甲状腺危象的患者相比,甲状腺危象患者的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包括室性心律失常(2.5% vs 1.2%;P<0.001)、心脏骤停(1.3% vs 0.1%;P<0.001)、心力衰竭(19.4% vs 10.3%;P<0.001)和急性冠脉综合征(1.8% vs 0.7%;P<0.001)。
与无甲状腺危象的患者相比,甲状腺危象患者在住院期间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也更高(5.9%比0.8%;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