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新型肺炎存在粪口传播风险,看施毅教授如何解答!

举报/反馈
2020-02-04 00:00:03医学界

  截至2月1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型肺炎病例14380例,疑似病例19544例,死亡人数304人,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590例。

  连日来,新型肺炎的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不断攀升,“医学界呼吸频道”特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施毅教授详细阐述目前新型肺炎防控其中的三个难点。

  难点一:传播途径多样,粪口传播风险值得关注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布,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疫情早期的指导性文件提示,新型冠状病毒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在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冠病毒是否能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何为粪口途径?

  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也被称为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粪便中存活,故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粪便污染了手或食物,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部分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为阴性,症状也好转,为何持续成为传播源呢?施毅教授指出,初步发现,患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带有病毒,存在粪口传播风险,粪便污染的地方仍可能引起接触传播,不过这需要进一步证实。目前的信息至少提示,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而感染新型肺炎的,需要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接触传播的防护措施,如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如何理解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主要指的是间接接触传播,除了飞沫可以直接喷溅到呼吸道、眼口鼻处黏膜而感染病毒。此外,接触传播还包括呼吸道分泌物(打喷嚏、咳嗽的口沫)污染物体表面,或手上有这些分泌物再摸键盘或玩具而污染物体表面,他人再用手摸这些物体后摸眼口鼻,进而引发感染。

  施毅教授指出:“接触传播需要比较密切的接触,并非像飞沫传播那么容易传播。”那么问题来了?哪些人应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呢?这指的是14天内曾与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如病毒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同乘出租车或电梯的人员等。

  患者接触过的地方都要消毒吗?

  施毅教授认为,虽然接触传播感染的可能性较飞沫传播小,但在较严重的疫情下,应更加小心谨慎,只要患者接触过的物体就应该尽量去消毒,如电梯、门把手等,并提示防控人员避免接触。此外,患者经过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要消毒,但也不必消毒过度,如一个露天的空旷篮球场就没有必要消毒。

  难点二:“无症状感染者”成为隐性传染源

  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中确认了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

  河南安阳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案例:一位在武汉居住的女士于1月10日回到家乡,至今无病毒感染症状,但她的父母和另外三个家人却感染,并在最近得到确诊,接受隔离治疗。

  何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患者即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缺乏典型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核酸检测却是阳性的。换句话说,无症状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同时还作为隐性传染源潜伏在人群中。

  施毅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此次新冠肺炎与SARS、MERS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并没有症状。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临床诊断困难,不能仅以肺炎来判定会不会感染,即只要有流行病学史就要特别予以关注;二是给防控带来困难,特别是在流行病学史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患者不知道自我隔离,医务人员也不知道把他作为隔离患者来处理,因此导致疾病传播更为广泛。”

  如何更快速准确识别“无症状感染者”?

  主要还是看流行病学史。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对流行病史进行了修改,有下列流行病学史的人员需要采取措施。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施毅教授谈及:“这是现有措施较之前严格的地方,只要从有关疫区来的人员,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应尽量减少外出,在家隔离,就有可能对防控起到很大作用。就目前全国广泛出现的病例来看,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需要就医?

  施毅教授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一般不会主动就医,通常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追查到。无症状感染者若无肺炎表现,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提高自身免疫力、多喝水,保持充足休息等一般治疗即可;若有肺炎表现,按肺炎治疗处理,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若在家观察,需定时向负责的医生汇报其每天症状,如果症状好转,继续居家治疗,如症状恶化,需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部分患者直到病情好转都没有出现症状,另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治疗,只是当时并未出现症状,后续会逐渐显现,最终需要接受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一直持续无症状表现,但其核酸仍为阳性?

  施毅教授表示,一般而言,病毒有其自限性,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好,病情会慢慢转归,核酸检测不会一直阳性。如果患者自身免疫特别差,会出现症状,病情会恶化。通常不会出现患者既无症状表现,核酸检测又长期阳性的现象。但需要警惕的是,由于目前在患者粪便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是否有可能存在长期粪便排毒的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难点三:“无肺炎表现”患者不易识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临床表现部分提及,“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一周后恢复”,其中增加了“无肺炎表现”这种提法。

  在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中改变最突出的,是将第三版临床表现中的三点都必须具备,改为“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意味着可能缺乏“具备(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一部肺炎诊疗方案中出现了“无肺炎表现”,自相矛盾吗?

  “这并不矛盾”,施毅教授解释道,之所以在第四版把诊断标准放宽,是为了提醒临床医生和防疫工作人员,不要仅以肺炎为切入点,不要拘泥于肺炎影像学检查。只要有流行病学史,存在任意两条就可收入疑似病例,再进行病原学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