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零风险”的“小手术”让博士生毙命?误解与歪曲正使医患关系如履薄冰……

举报/反馈
2019-09-03 07:48:18医学界

  近日,一篇题为《博士做零风险手术后死亡,家属:无法接受小手术丧命》的报道被曝出。据报道称,8月20日下午6时许,刚刚考取西北大学2019级博士生的杨超宇,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鼻中隔偏曲手术,术后7小时后的8月21日凌晨4点,杨超宇因“低钾血症去世”。

  在手术风险评估表中的末尾NNIS分级为0,所以,部分媒体将此等同于“零风险”手术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业内的争议与愤慨。

  昨日,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发布了关于患者杨某某死亡情况的说明。

  什么是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

  目前,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来划分。

  它将手术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变量的分值相加,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也就是说,0级手术风险,并非媒体所报道的0风险,只是说相对于其他级别的手术,存在着较低风险。

  一个“级”字之差,加深了群众对此的误解,这并非咬文嚼字,而是概念上的认知错误。

  另外,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后并发症也不是一回事,手术即使很顺利、风险低,但是术后的罕见并发症也会导致一些意外发生,跟这个手术风险评估关系也不大。

  因此,再将0级手术风险与术后7小时后死亡完全挂钩,确实是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医学术语中不存在“零风险”的“小手术”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同事常常被问及:手术大不大?风险高不高?很多人为了安慰患者家属,会用“小手术”、“风险不大”这样的词汇来安慰他们。

  然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一方面,从患者自身来说,由于不同体质结构和疾病类型,遇到的风险也是千差万别、不可预判;另一方面,患者所使用的药物、麻醉、手术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不能规避或未知的风险。

  以看似简单的麻醉为例,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1岁、30岁、80岁,哪怕是同样的疾病,在考虑麻醉方案时都有着天壤之别。不管任何一种麻醉方式,由于麻醉药固有的副作用、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手术等不良刺激,不可预见性地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手术没有大小之分,风险一定存在,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医患之间才能存在更多的信任,最大程度地降低彼此的误解。

  医学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表述应当本土化

  此事件中的“0级风险”让群众对手术有了很大的误解,除了主观认知方面的问题之外,客观上在标准分解的表述上也容易给人带来误解。

  举一反三,我们看到在欧美国家很多标准和常规出来以后,国内的相关机构和组织不少均纷纷生搬硬套,甚至是照抄照搬,难以将国内民众体质、社会认知以及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一套方案。

  要知道,国外的标准和常规再完善,国内也只能是作为参考。一味缺少本土味道的“拿来主义”,只会增加工作的难度,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随着国家的强盛和崛起,我们应当有更多的自信,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诊疗方案及相关标准制定方面,有符合国人体质特点、社会伦理和认知判断方面的“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患者的死因还需在解剖后进一步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媒体舆论在对手术风险与患者病情方面的判断与揣测,更应当谨小慎微,不负责任地引导和噱头,只会伤害原本脆弱的医患关系,既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更是对自身权威性的侮辱,误解与歪曲正在使医患关系如履薄冰!

  希望真相能尽快浮出水面,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