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男子拔针后30秒人就死了,基层输液警惕这类药物!

举报/反馈
2019-05-15 00:00:03医学界

  近日,据华商网报道,5月1日凌晨,西安一男子于某诊所输液,输液时感觉皮肤瘙痒告知医生,拔针后一分钟内倒地死亡[1]。

  据华商网报道,该事情详细经过如下:

  5月3日晚上,魏某的妻子袁女士通过警方了解到:5月1日凌晨5时许,45岁的魏先生因为腹痛前往杜城村寻找诊所治疗,后找到一家诊所进行输液,第一瓶还没事,当输到第二瓶的时候,魏先生觉得身上有点痒,就询问诊所的医生有没有加氟哌酸之类的药物,医生赶紧拔掉吊瓶。过了不到一分钟,魏先生便倒地不行了。

  事发后,诊所医生也感到惊慌失措,四处寻找急救药品,但没找到。

  据当地警方了解到:这家诊所没有任何手续,卫生部门也出具了相关证明。目前,涉案的医生因为涉嫌非法行医已被刑拘,魏先生具体死因等情况还在做进一步调查。

  关于魏先生的死因已交由警方调查处理,“医学界”不便随意评论。但关于魏先生输液所用的“氟哌酸类”药物以及基层输液所涉及的种种问题却不得不多说几句。

  

  喹诺酮类药物不能掉以轻心

  上述事件涉及氟哌酸(诺氟沙星)药物属于抗菌药喹诺酮类的一种。

  近50年内,喹诺酮类药物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新一代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加诺沙星、奈诺沙星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氟奎诺酮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不良反应是值得我们医务人员提高警惕的,否则轻则出现皮肤、神经性等不良反应,重则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性休克。

  FDA曾多次警告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周围神经病变风险警告。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出现疼痛、发热、刺痛、麻木或虚弱等症状,周围神经病变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种已知风险,早在 2004 年此类药物的周围神经病变风险警告即已添加到药品标签内容中[2]。

  2016年,FDA限制低风险感染人群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FDA称除非没有其他的替代疗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应作为急性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首选治疗;也不应作为呼吸道感染的常规用药。这基于FDA开展的一项安全审查发现全身性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片剂、胶囊和注射剂)与致残以及其他可能同时发生的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有关[3]。

  2018年,FDA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增加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破裂风险。FDA建议除非没有其他治疗选择,否则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应该用于风险增加的患者。风险增加的人包括:有主动脉或其他血管阻塞或动脉瘤者,高血压患者,某些累及血管的遗传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等[4]。

  2016年,FDA建议氟喹诺酮不应作为一线用药。由于过去数年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许多不良反应相关,且存在潜在的无法逆转或永久存在的不良反应,这类药物不应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喹诺酮类药物需要皮试吗?

  据记者采访魏先生的妻子袁女士得知:魏先生在使用氟哌酸输液前,诊所医生并没有给他做皮试。那么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上要求做皮试吗?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规定喹诺酮类药物输液前要做皮试。因此临床输液一般不需做皮试可直接使用[5,6]。

  需注意的是,虽然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也不要求皮试,但是此类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的报道却时有发生。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根据我国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指出:

  ①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②18 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③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④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等与咖啡因、丙磺舒、茶碱类、华法林和环孢素同用可减少后数种药物的清除,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⑤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⑥ 本类药物偶可引起抽搐、癫痫、意识改变、视力损害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因此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⑦ 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变、肌腱炎、肌腱断裂(包括各种给药途径,有的病例可发生在停药后)等,并偶可引起心电图 QT 间期延长等,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波动,用药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

  ⑧ 应严格限制本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输液需谨慎,尤其是基层!

  我国输液“泛滥”,真的有必要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人日报早有报道,2010年中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我国的门诊输液率高达60%至70%,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左右,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带有抗生素的药物。

  在中国,普通民众错误的用药观念根深蒂固,一旦生病,人们往往选择“好得快”的输液方式治疗,却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过敏反应。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句合理用药口号在我国似乎反过来了。

  据了解,在美国的医院,不到重病或紧急抢救,都不主张给患者打针或打点滴。欧美医生普遍认为输液不亚于一场“小手术”,因为它本质上的风险就不低于外科手术。但是国内似乎对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认识。

  输液医疗事故屡见不鲜,警惕“黑诊所”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

  由于医生经验不够、基层急救条件不足等等原因,基层输液事故更是频发,而且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很多小诊所并不具备紧急抢救条件。

  近年来,类似上述案件中在基层违规为患者输液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诊所发生率更高。尤其是目前国家禁止很多大医院门诊及正规的基层医疗机构输液以后,给一些资质较低甚至无行医资质的机构有了可乘之机,加重输液乱象。

  2015年,同样是据华商网的报道,整理了2013-2015热线数据,有关诊所的投诉有1421条,其中涉及黑诊所的179条,致死病例6成是输液导致的[8]。

  那么,隐藏在中国市井中大大小小的“黑诊所”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无从了解,这正是可怕的地方……

  严重过敏后抢救时间就几十秒,咋办?

  “医学界”曾采访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药师关于“头孢过敏问题的解疑”(头孢过敏六大争论点,再邀专家精准答疑)。关于输液前所需要做的准备,放在此案件中同样值得借鉴。

  输液前准备可有效降低风险:

  一问过敏史:一定要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过敏史。

  二做好急救准备:如果不幸发生过敏,一是立即隔离过敏原(停止输注),二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三是注射肾上腺素。当然这三个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争分夺秒是抢救的关键。

  三要持续监测患者:有的患者在输液时可能不会表现出过敏症状,但是仍然存输液完成后的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后再发生严重过敏,如果不对患者进行持续关注,万一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就手忙脚乱,为时已晚。

  在上述案件中:一是诊所医生并未事先询问病人过敏史,二是诊所并不具备任何抢救药品和条件,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对于一些不能做全急救的准备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小诊所,输液更要万分小心!

  参考文献

  [1] http://news.hsw.cn/system/2019/0507/1082997_2.shtml?rand=W5ckUIGM

  [2]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2013-drug-safety-communications

  [3]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drug-safety-communication-fda-advises-restricting-fluoroquinolone-antibiotic-use-certain

  [4]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2018-drug-safety-communications

  [5]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6] 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7] 贺锦云. 社区门诊输液潜在危险研究[J]. 全科护理, 2010, 08(36):3349-3350.

  [8] http://news.hsw.cn/system/2015/1102/320826.shtml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