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科研发现

这种方法,或许能不开刀不吃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

举报/反馈
2019-04-11 00:00:02医学界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这种方法,或许能不开刀不吃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谓大脑中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但是要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进行处理,同样有着手术带来的风险。有没有一种无创的方法,能够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呢?

  

  炎症是动脉瘤壁不稳定、生长和破裂风险的关键决定因素,靶向抑制炎症或可抑制动脉瘤破裂。既往研究显示刺激迷走神经可抑制全身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那么,刺激迷走神经是否可以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

  近日,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探索了该问题。

  该研究使用小鼠进行了颅内动脉瘤造模,动脉瘤壁伴有炎症。

  具体造模方法如下:通过立体定位方法在颅底往脑脊液内单次注射弹性蛋白酶诱导动脉瘤,并使用脱氧皮质酮与盐进行全身性高血压造模,然后分别进行非高盐饮食或高盐饮食,诱导轻度和重度模型。

  造模后,大脑血管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周围出现多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可出现自发性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

  从弹性蛋白酶注射后的第二天开始,实验组每天进行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刺激方法为:先持续刺激2分钟,间隔5分钟后再持续刺激2分钟),对照组以同样方法进行经皮刺激股神经。

  结果发现 (见下图),在轻度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 迷走神经刺激显著降低了动脉瘤破裂发生率(29% vs 80%)。 迷走神经刺激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级也较低(等级越低意味着出血情况越轻微)。

  在重度模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非常高的动脉瘤破裂率(77% vs 85%)。然而,动脉瘤破裂后,两组虽然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级相似,但与对照组相比,迷走神经刺激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存活率(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13天和6天)。

  进一步研究探索了出现这一结果的背后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下降,这可能是上述结果的潜在作用机制。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每日刺激迷走神经没有改变全身动脉血压。

  因此,刺激迷走神经可能可以成为一种“拆弹”新方法,降低小鼠动脉瘤破裂率,并改善动脉瘤破裂后的预后。这一方法是否能真正转化到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阻击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从阻断CD22开始!

  大脑中除了神经元,还有一堆其他细胞维持着大脑的正常运转,比如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清除蛋白质聚集体和细胞碎片,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

  而在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期间,小胶质细胞这种功能会出现退化,此时病人常有认知能力的下降。那么,如果找到使小胶质细胞稳态功能受损的机制,并针对性地恢复这种功能,是否可以改善认知呢?

  近日,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探索了该问题的答案。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CRISPR-Cas 9敲除技术和RNA测序分析技术,筛选了与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相关的遗传修饰因子。

  结果发现,CD22(一种B细胞受体)是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负调节因子,它在老年小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 CD22介导了抗吞噬作用,而抑制CD22可促进小鼠大脑中髓鞘碎片、淀粉样蛋白-β寡聚体和α-突触核蛋白纤维的清除。

  进一步研究发现,往衰老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中长期递送阻断CD22功能的抗体,可使小胶质细胞恢复吞噬功能,并改善衰老小鼠的认知功能。

  这些发现阐明了年龄相关性小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以及提供了使衰老大脑恢复稳态的策略。要是未来打个预防针将该抗体送往大脑,就能轻松阻止大脑的衰老及痴呆,那岂不是爽歪歪!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帕金森病不仅是运动障碍病!非运动症状、认知都和它有关!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很多患者其实早已表现出一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提示着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那么,有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病人,其认知的表现水平又如何呢?这些临床前期症状和认知水平相关吗?

  近期,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探索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希腊的1629名年龄≥65岁的没有诊断为痴呆或帕金森病的参与者。

  研究者评估了这些参与者症状是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并通过一系列神经精神测验评估了他们在5个认知域(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视空间功能)的认知表现。

  结果发现,这些参与者中出现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平均概率为1.81%(0.2%–96.7%)。与认知正常的参与者相比,具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参与者出现帕金森病临床前期症状可能性更高(p < 0.001)。

  出现临床前期症状的概率,与5个认知域的认知表现成反比 (p < 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差认知表现与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某些非运动症状标志相关,比如白天嗜睡、抑郁、泌尿功能障碍、便秘和亚临界帕金森综合征(p <0.001)。

  因此,患者临床前期帕金森病的可能性较高时,认知表现也较差,临床前期帕金森病与轻度认知障碍有相关性。这可能反映了帕金森病人脑内存在着广泛的病理改变,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也提示,在临床上应尽早评估可能有帕金森病的患者的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 Tomoaki S, Tsubasa T, Yoshinobu K, et al. Noninvasive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Prevents Ruptures and Improves Outcomes in a Model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 Mice. Stroke. 2019.

  [2] John V, Michael S, Benjamin A, et al. CD22 blockade restores homeostatic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ageing brains.Nature 2019 April 3.

  [3] Higher probability of prodromal Parkinson disease is related to lowe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astasia B, Maria I, Mary Y。Neurology Apr 2019, 10.1212/WNL.000000000000745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