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奇闻趣事

看完这份报告,我想给精神科医生们一个温暖的抱抱……

举报/反馈
2019-03-04 00:00:03医学界

  最近,一份Medscape发布的报告引起了小编的注意:《Medscape Psychiatrist Lifestyle, Happiness & Burnout Report 2019》

  

  比起直接翻译,小编更想将份报告解读为:《美国精神科医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着眼于精神科医生的生活方式、幸福感和职业倦怠。

  针对全美15000名医生中占比7%的精神科医师进行了单独的统计。

  在看到这篇报告之前,小编也曾以为精神科医生在西方世界的生存现状会很好(因为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起步更早)。

  但事实证明,小编错了。

  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精神科医生并不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轻松和戏剧化,很多时候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精神科医生尝试自杀的概率也高于医生群体的均值。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调查报告。

  01 精神科医生职业幸福感高吗?

  总体来说,美国精神科医师的职业幸福度仅仅处在所有医生的中间位置,大约有29%的精神科医师说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感觉到愉悦。

  这个比率并不算高,尤其在本身就具备精神医学专业知识的精神科医生中,显得有些过低了。

  职业幸福感最高的科室是整形外科,大约有41%整形外科医生表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感到愉悦。比精神科医师高出12%,笔者猜想这可能与整形行业的高度商业化有关。

  02 精神科医生生活幸福感高吗?

  所谓生活幸福感,在这里是特意区别于工作幸福感的一个概念,意指在工作状态之外的幸福感,49%的精神科医生表示自己在工作以外有较高的幸福感。

  这个比例看上去还不错,刚刚够到全美医生的平均值(49.5%),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勉强令人满意。

  03 美国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情况如何?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这个概念最早由弗洛德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教师、医生等)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一部分学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总体来说,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度在所有科室医生中的排名比较靠后,之前针对全美医生的调查显示有44%的医生存在职业倦怠,而精神科的调查报告中,这个数据为39%。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口述自己患有抑郁的精神科医师只有7%(全体医生调查均值为11%),但临床诊断抑郁症的比例却高于全体医生均值(4%)。

  在很多非专业人士眼中,精神科医生是治疗和解决抑郁症的人,应该不会被抑郁困扰才对。

  事实上,从这份报告中就可以看出精神科医生罹患抑郁症的概率并不低。

  甚至由于精神科医师在治疗中常常需要共情,会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这或许也是职业倦怠度不高却患病率较高的原因。

  04 当倦怠和抑郁来袭,他们如何应对?

  其他科室的医生大多使用运动作为应对职业倦怠的手段(48%),但精神科医生的应对技巧则更加积极和具有专业性:50%的精神科医师会选择和家人以及朋友交谈,其他的应对方式的百分比如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对策略并非独立存在的,精神科医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应对职业倦怠。

  特别说明:大麻在美国并非毒品,而在我国是明令禁止使用的!

  05 是什么带来了职业倦怠?

  可以看出,许多因素都能够导致精神科医生产生职业倦怠,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大量的行政工作”(59%)。

  在职业倦怠的原因上,精神科医生的调查报告数据和全科室医生的调查数据高度相似,由此可见,减少行政工作和提高医生待遇是所有科室医生的需要。

  额,有没有觉得跟国内的情况有点像?

  06 负面情绪会影响对患者的诊疗吗?

  对于大部分(59%)医生来说,抑郁会对患者的诊疗有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易怒(36%)、积极性降低(31%)、犯一些“低级”错误(17%)、在患者面前表现挫败感(10%)。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同一位抑郁的医师身上,我们可能会看到两种或者更多表现形式。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大部分精神科医师并不会在遭遇职业倦怠或者抑郁时寻求专业帮助。

  或者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求助。

  仅有42%的医生有或有过寻求专业帮助的经历,而同等比例的医师则选择将倦怠和抑郁自我消化(或者说合理化)。

  一部分接受调查的医生表示自己周边并不存在所谓的“医师精神健康项目”,并且他们对这些项目是否真的能够起作用保持怀疑[1]。

  07 精神科医师也会有自杀倾向?

  事实证明,精神卫生的专业知识也并没有将所有精神科医生拽出自杀意念的深渊。

  甚至在“自杀过”这件事情上,精神科医生的比率还高于全体医生的均值(1%)。

  08 精神科医师的休假情况:

  47%的精神科医师有3-4周的年休假,18%的精神科医生则有5周到五周以上。总体来说休假情况和全体医生的调查结果相似。

  但长期休假(5周及以上)的比例稍低于全体医师的均值(23%)。

  外界人士常常有种误解,就是精神科医生是不会受困于负面情绪的,小编就有过被质疑的经历:“你不是学精神卫生的吗?怎么还会抑郁呢,不会自己调节一下?”。

  说实话真的有苦难言,精神科医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呀,并不会因为我们掌握了精神心理的专业知识,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一个情绪层面的“完人”。

  看完这篇调查报告,真心地希望每一位精神科医生不要以“耗竭”自己的方式去工作,在关注病人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保重自己!

  参考资料:

  [1]https://www.medscape.com/slideshow/2019-lifestyle-psychiatrist-6011149src=ban_lifestyle_specialty2019_desk_mscpmrk_hp#1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