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学术会议

临床需重视卒中10个新的危险因素

举报/反馈
2014-06-29 12:27:4239健康网

  39健康网编辑6月28日下午来到天坛会的分论坛——卒中新的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论坛。本次论坛第一位发言嘉宾——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康宁表示,卒中的预防除了关注10个传统危险因素,还要关注10个新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现场

(图为卒中新的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论坛现场两位主持人)

  危险因素控制是脑卒中二级预防控制的基础,据陈康宁介绍,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腹型肥胖、心脏疾病、不健康饮食、酒精、糖尿病及心理因素,其中,高血压是第一位的危险因素。

  新的危险因素则包括高尿酸血症、氧化三甲胺、脂联素、冠状动脉钙化、尿微量蛋白、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亢、带状疱疹、脑外伤及体温,这10种危险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代谢因素、验证标志物、疾病因素、物理因素。

  以高尿酸血症为例,一项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人群的15个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显著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22%,男性增加8%,女性增加25%。而CRP(C反应蛋白)作为缺血性卒中的生物标记物近年来被研究的比较多,陈康宁说,CRP是脑卒中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RP升高与缺血性卒中后的长期随访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如果说以上的危险因素专业性比较强,那么物理因素中的体温。疾病/病变因素中的脑外伤等则是老百姓更容易理解的。有组研究显示脑外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有相关性,是正常情况的1.3倍,而体温因素会影响卒中的预后。陈康宁表示,这些因素在临床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有一些研究能够支持新危险因素与卒中的关系,但陈康宁也指出,新危险因素是指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或公认的因素,所以只能称为可能的危险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在论坛的发言也指出,一方面目前的研究取样可能只有几十个人,太少了,研究结果尚待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许多新危险因素的证据链并未补齐。

  “尽管我们控制了所有的传统危险因素,还是有人得脑卒中,所以这些新的危险因素还是有研究价值的。”王拥军强调。

王拥军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