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名人堂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药名人堂

王虎峰:建立管理者激励机制是医院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举报/反馈
2009-12-29 18:28:0039健康网

  2009年12月15日,由39健康主办的“2009中国医院经营管理高峰论坛暨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颁奖盛典”在京举行。本次盛典不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企事业单位,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陇德、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障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顾问、卫生部原副部长傅征少将、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韩卫强先生、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陈宝英女士、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先生、台湾长庚医院资深管理专家傅天明先生、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方文军先生、北京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陈洪先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海朋先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书记何明军女士、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先生等也应邀出席此次开幕典礼。

王虎峰:建立管理者激励机制是医院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王虎峰:建立管理者激励机制是医院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视频)

  在本次盛典上,中国著名的医改政策研究专家MPA公共卫生与医疗政策研究方向责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的主任王虎峰先生做了主题为《建立管理者激励机制是医院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的专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新的医改方案在今年4月份已经正式出台,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公立医院改革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到年底我们要总结,到明年两会的时候,我们要有说法,究竟第一步怎么样关键看我们现在怎么去改?

  应该说医改方案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为什么这样讲?也许很多人从比较理想的角度认为新医改方案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个方案还是反应了我们前一阶段大家对医改的共识,是大家通过各方面努力最后得出来的结果。我认为这个政策机制已经适合了大家的认识水平,我们不可能奢望一步到位做成一个特别理想的方案。既然方案已经出台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去实施。从医改政策看一万多字的总体方案无非讲了四个方面的认识,或者说是四个领域的问题。

  第一个领域讲公共卫生领域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提出要提供一个同质化的服务,在这方面我们有了高度的认识,公共卫生应该是由政府承担责任,我觉得这种事情,政府愿意投入,这事就比较好办了。

  第二个领域是医疗保障,我认为医疗保障相对来说比较好办。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到医疗保障是一个增量改革。现在医疗保障提出人人享有,甚至给农村城市居民配套资金,虽然现在程度不高,但是我们还得说相对比较容易。

  还有一个领域就是药品产业,药品产业我们定义的目标相对比较窄,就是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大的政策已经基本出来了,如果仅仅就这个目标来说,我觉得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当然如果真正要解决药品产业的问题,就要从生产流通的角度去做,那就是很巨大的工作量,但是这次我们提的基本药物,应该能达到。

  还有一个就是医院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的医疗资源90%以上是在公立医院。虽然在加速上来说,非公有这一块数量不少,但是它所提供的服务量远远不成比例,所以我们说重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在这个改革上问题多、难度大,是一个存量改革,实际上就是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

  这次医疗改革涉及到公立医院现有的利益格局。所以我认为医改方案的四个领域最难的是两个:药品产业和医疗服务机构。我今天要重点讲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我今天要讲一个新的切入点——就是怎么样建立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怎么样让管理者有积极性、有动力去做这个工作?

  就一般理论来讲,大家都觉得医生要改革,医院很多的方面要改革。但是我要说,如果医院的管理者、领导者不愿意改,能改得了吗?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些问题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所以我从医改对应的全局考虑,提出了几点认识,供大家讨论。

  第一,这一轮的医改不能简单的延续以往改革初期提出来的那种由下至上的办法。大家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层经营改起的。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一个小村庄——小岗村开始的,而小岗村的改革是因为几户农民自己签了一个《生死合同》土地单干开始的。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了这么一个说法,群众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我们的这种改革就应该让群众大胆的去做,大胆的去试。但是改革开放30年,现在的社会法律环境变了。现在不能简单想当然的认为医改就让地方改,就让基层改,我让你们改就可以改好了,我觉得这个观点到了转变的时候了。因为当年我们是要在点上突破,市场经济的因素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经过30年的改革,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了一整套的法律法规,现在已经不是几个职工签一个合约,哪一个小的医院自己就可以摆脱这个环境单干的。

  所以从思路上不应该简单的说让基层去试。我觉得应该是上下结合,下面改,上面也要改。特别是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体会,叫“下动上不动,越改越被动”。如果我们没有配套改革,它很难深入。

  第二,重点要提出来不能光试着改小医院。小医院改革和大医院改革的经验不能替代。改革大型的公立医院具有绝对性的意义。我认为小医院的经验和大医院的经验完全不是一回事。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有各类研究生,也有各省各大医院的专家。在讨论中我们发现,大医院的问题和小医院的问题和中医院的问题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你让他们坐在一起谈谈不起来,因为他们考虑的问题不一样。它的分工不同,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它的发展认识不同,所以在大医院里改革经验,应该由大医院来承担。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